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85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其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和不锈钢钻头,不锈钢钻头固定连接在下筒体的下端,上筒体活动连接在下筒体的上端,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块下压板,下筒体底壁的中间位置上端垂直连接一根中心杆,中心杆穿过上筒体以及下压板,连接到上压板,上压板位于下压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采用上下筒结构,整体到达指定深度后,通过推动上压板,下筒体继续向下移动,土壤进入到采集槽中,操作便捷;底部采用不锈钢钻头,能够保证强度的同时又不影响土壤成分,筒体采用工程塑料材质,保证了采样的准确性;设有刻度线,能准确定位采集深度。

A Soil Collection Structure Contaminated by Heavy Met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属于土壤采集

技术介绍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土壤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特别是一些重金属污染企业,对土壤的污染甚至是永久性的,这就需要科学的对土壤进行监测。土壤监测的过程主要是对土壤进行采样,土壤采样过程中目前采用的采样装置很难采集到深层的土壤,有时甚至需要挖一个深坑来进行取样,这耗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该采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采集深层土壤。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其包括上筒体、下筒体和不锈钢钻头,所述不锈钢钻头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筒体的下端,所述上筒体活动连接在所述下筒体的上端,所述上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块下压板,所述下筒体底壁的中间位置上端垂直连接一根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穿过所述上筒体以及所述下压板,连接到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上方。所述下压板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筒体的直径。下压和上拉所述下压板带动所述上筒体、所述下筒体和所述不锈钢钻头钻入或钻出土壤。下压和上拉所述上压板,通过所述中心杆带动所述下筒体和所述不锈钢钻头下移或者上移。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中心杆的外侧套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位于所述上筒体的内部。所述稳定块与所述中心杆固定连接,并跟随所述中心杆上下移动。所述上筒体的外壁以及所述中心杆的外壁均设有刻度线。所述下筒体内部的空腔结构为采集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采用上下筒结构,整体到达指定深度后,通过推动上压板,下筒体继续向下移动,土壤进入到采集槽中,操作便捷;2、本技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底部采用不锈钢钻头,能够保证强度的同时又不影响土壤成分,筒体采用工程塑料材质,保证了采样的准确性;3、本技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设有刻度线,能准确定位采集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筒体,2为下筒体,3为不锈钢钻头,4为下压板,5为中心杆,6为上压板,7为稳定块,8为刻度线,9为采集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其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不锈钢钻头3固定连接在下筒体2的下端,上筒体1活动连接在下筒体2的上端,上筒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块下压板4,下筒体2底壁的中间位置上端垂直连接一根中心杆5,中心杆5穿过上筒体1以及下压板4,连接到上压板6,上压板6位于下压板4的上方。下压板4的直径大于上筒体1的直径。下压和上拉下压板4带动上筒体1、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钻入或钻出土壤。下压和上拉上压板6,通过中心杆5带动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下移或者上移。上筒体1和下筒体2的接触面为斜面。中心杆5的外侧套有稳定块7,稳定块7位于上筒体1的内部。稳定块7与中心杆5固定连接,并跟随中心杆5上下移动。上筒体1的外壁以及中心杆5的外壁均设有刻度线8。下筒体2内部的空腔结构为采集槽9。工作时,将不锈钢钻头3插入土壤里,向下按压下压板4,使得上筒体1、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进入土壤里,根据刻度线8,确定插入深度,然后保持下压板4不动,向下按压上压板6,使得上筒体1保持不动,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继续下移,需要采集的土壤会进入采集槽9内,然后上拉上压板6,使得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上移,下筒体2与上筒体1上接触后,上拉下压板4使得上筒体1、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钻出土壤,最后向下按压上压板6,使得上筒体1和下筒体2分离,就可以倒出位于采集槽9内的土壤。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所述不锈钢钻头(3)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筒体(2)的下端,所述上筒体(1)活动连接在所述下筒体(2)的上端,所述上筒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块下压板(4),所述下筒体(2)底壁的中间位置上端垂直连接一根中心杆(5),所述中心杆(5)穿过所述上筒体(1)以及所述下压板(4),连接到上压板(6),所述上压板(6)位于所述下压板(4)的上方,所述上筒体(1)和所述下筒体(2)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中心杆(5)的外侧套有稳定块(7),所述稳定块(7)位于所述上筒体(1)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筒体(1)、下筒体(2)和不锈钢钻头(3),所述不锈钢钻头(3)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筒体(2)的下端,所述上筒体(1)活动连接在所述下筒体(2)的上端,所述上筒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块下压板(4),所述下筒体(2)底壁的中间位置上端垂直连接一根中心杆(5),所述中心杆(5)穿过所述上筒体(1)以及所述下压板(4),连接到上压板(6),所述上压板(6)位于所述下压板(4)的上方,所述上筒体(1)和所述下筒体(2)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中心杆(5)的外侧套有稳定块(7),所述稳定块(7)位于所述上筒体(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采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4)的直径大于所述上筒体(1)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海亮罗微刘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