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75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01
一种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密合性不佳及易震动而产生噪音的问题,其包括:一个中空外管体,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热交换单元,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内部,该热交换单元形成有一个第一端面及一个第二端面;一个中空内管体,该中空内管体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导风道;及一个缓冲件,该缓冲件贴接于该中空内管体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二端面之间,该缓冲件连通该第一导风道。

Air duct of air exchan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风管,尤其涉及一种可以使外部空间及内部空间达到循环通风功能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现有的气流交换装置9,该气流交换装置9可供安装于一个隔离件(例如:建筑物的墙面、天花板或电子产品的机壳等)。该气流交换装置9包括一个导风管体91、一个分隔件92、一个热交换单元93及两个风扇94。该分隔件92设于该导风管体91内部,该分隔件92能够将该导风管体91内部分隔为两个导流空间;该热交换单元93结合于该分隔件92的一个结合口921;该两个风扇94分别设置于该分隔件92的两个侧表面,使该两个风扇94分别形成于各导流空间。借此,该气流交换装置9可提供气流交换功能,使该室外空间与该室内空间中的空气能够相互流通。类似于该现有的气流交换装置9的一实施例已公开于中国台湾公告第I577945号“气流交换装置”的专利案当中。上述的现有的气流交换装置9,为了组装的便利性,通常使该热交换单元93松配结合于该分隔件92,再以定位组件加以固定;然而,这种结合方式使该热交换单元93与该分隔件92之间的存在有间隙,该间隙也容易使气流产生外漏,影响气流交换的顺畅性,进而导致该气流交换装置9整体的运转效能不佳;此外,在该气流交换装置9的运转过程中,该间隙容易使该热交换单元93与该分隔件92之间产生震动或摩擦而受损,甚至产生噪音,严重者还会影响该气流交换装置9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鉴于此,现有的气流交换装置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可以防止机构之间存在有间隙,并可同时达到缓冲及吸震的功效,进而可避免噪音的情形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其包括:一个中空外管体,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热交换单元,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内部,该热交换单元形成有一个第一端面及一个第二端面;一个中空内管体,该中空内管体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导风道;及一个缓冲件,该缓冲件贴于接该中空内管体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二端面之间,该缓冲件连通该第一导风道。据此,本专利技术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利用该缓冲件贴接于该中空内管体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二端面之间的设计,可以提升该热交换单元与该中空内管体相结合的密合性,以防止该热交换单元与该中空内管体之间产生间隙,避免因摩擦而受损或因震动而产生噪音,同时也可防止使气流产生外漏;借此,可以提升该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的导风效果、性能及其使用寿命的功效。其中,该热交换单元由多个鳍片组成,各鳍片之间形成多个轴向通道,该缓冲件与对应到该缓冲件的各轴向通道相连通。如此,该结构简易而便于制造及组装,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组装便利性的功效。其中,该缓冲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第一端贴接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二端面,该第二端具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套设于该中空内管体的一个外壁。如此,具有提升该缓冲件与该中空内管体的组装便利性的功效。其中,该缓冲件的第二端利用径差内缩以形成一个肩部,该肩部贴接于该中空内管体端面。如此,具有使该缓冲件与该中空内管体紧密结合的功效。其中,该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还包括一个第一盖体及一个第二盖体,该第一盖体结合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一盖体具有一个第一出风口及一个第一入风口,该第二盖体结合于该第二开口,该第二盖体具有一个第二出风口及一个第二入风口,该第一导风道连通该第一出风口及该第二出风口。如此,具有提升导风顺畅性的功效。其中,该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还包括另一个缓冲件,该另一个缓冲件贴接于该第一出风口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一端面之间,该另一个缓冲件连通该第一出风口,该另一个缓冲件与对应到该另一个缓冲件的各轴向通道相连通。如此,具有避免该热交换单元与该第一出风口的接合处产生震动情形的功效。其中,该第一出风口周缘形成有一个接合部,该另一个缓冲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第一端贴接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一端面,该第二端具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套设于该第一出风口的外周,该第二端利用径差内缩以形成一个肩部,该肩部贴接于该接合部。如此,具有提升该缓冲件与该第一盖体的组装便利性的功效。其中,该多个鳍片排列形成该中空外管体形状以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内部。如此,具有使该多个鳍片易于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内部的功效。其中,该缓冲件及该另一个缓冲件以硅胶或橡胶材质所制成。如此,具有可提供较佳的缓冲及防震动效果的功效。其中,该缓冲件及该另一个缓冲件呈环形状。如此,该缓冲件具有易于与该中空内管体相结合、该另一个缓冲件具有易于与该第一盖体相结合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一种现有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缓冲件的立体图。图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5:如图4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本专利技术﹞1中空外管体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2热交换单元2a第一端面2b第二端面21鳍片22轴向通道3中空内管体30外壁31第一导风道32端面4缓冲件4a第一端4b第二端41定位部42肩部4’缓冲件4a’第一端4b’第二端41’定位部42’肩部5第一盖体51第一出风口511接合部52第一入风口6第二盖体61第二出风口62第二入风口S导流空间﹝现有技术﹞9气流交换装置91导风管体92分隔件921结合口93热交换单元94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以下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例如“前”、“后”、“上(顶)”、“下(底)”、“内”、“外”、“侧面”等,主要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的一个实施例,该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包括一个中空外管体1、一个热交换单元2、一个中空内管体3及一个缓冲件4,该热交换单元2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1内部,该中空内管体3结合于该热交换单元2,该缓冲件4设置于该中空内管体3与该热交换单元2之间。该中空外管体1可以为各种形状的管体,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空外管体1为圆管,然而,该中空外管体1也可为方管或其它各式管柱,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此外,该中空外管体1以选用具有基本通风功能的中空管体为前提要件,该中空外管体1的内部结构组成及外观形状设计,本专利技术不加以限制。其中,该中空外管体1内可形成一个导流空间S,该中空外管体1两端分别为连通该导流空间S的一个第一开口11及一个第二开口12。该热交换单元2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1内部,该热交换单元2形成有一个第一端面2a及一个第二端面2b。详言之,该热交换单元2可由多个鳍片21组成,各鳍片21之间可形成多个轴向通道22,且该缓冲件4较佳与对应到该缓冲件4的各轴向通道22相连通;如此,该结构简易而便于制造及组装,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组装便利性的功效。另外,该多个鳍片21较佳排列形成该中空外管体1的形状以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1内部。如此,具有使该多个鳍片21易于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1内部的功效。该中空内管体3可以为各种形状的管体,在本实施例中,该中空内管体3为圆管,然而,该中空内管体3也可为方管或其它各式管柱,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此外,该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中空外管体,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热交换单元,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内部,该热交换单元形成有一个第一端面及一个第二端面;一个中空内管体,该中空内管体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导风道;及一个缓冲件,该缓冲件贴接于该中空内管体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二端面之间,该缓冲件连通该第一导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4 TW 1071054491.一种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中空外管体,具有一个第一开口及一个第二开口;一个热交换单元,设置于该中空外管体内部,该热交换单元形成有一个第一端面及一个第二端面;一个中空内管体,该中空内管体内部形成一个第一导风道;及一个缓冲件,该缓冲件贴接于该中空内管体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二端面之间,该缓冲件连通该第一导风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单元由多个鳍片组成,各鳍片之间形成多个轴向通道,该缓冲件与对应到该缓冲件的各轴向通道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第一端贴接于该热交换单元的第二端面,该第二端具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套设于该中空内管体外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的第二端利用径差内缩以形成一个肩部,该肩部能够供该中空内管体端面抵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其特征在于,该气流交换装置的导风管还包括一个第一盖体及一个第二盖体,该第一盖体结合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一盖体具有一个第一出风口及一个第一入风口,该第二盖体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麦志豪梁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