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72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烟机技术领域,其提供了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包括风机蜗壳、油杯以及依次倾斜交错设于所述蜗壳、油杯之间的至少三个导油件,所述导油件形成流道将所述蜗壳流出的油路引入所述油杯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可有效解决现有油烟机存在的油污积存、肆意滴漏的问题。

A Oil Guide Structure of Wind Channel of Side-suction Fum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的设计。
技术介绍
油烟机作为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可有效改善用户在厨房内的工作环境。相较于易碰头的顶吸式油烟机,侧吸式油烟机采用侧面进风及油烟分离的方案,不仅可避让用户且油烟吸净率更高,为此顶吸式油烟机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现有侧吸式油烟机其内部仍存在油污积存、油污易滴漏至油杯之外等问题,油烟机内部积存的油污不仅难以清洁,且降低了油烟吸净率,而滴漏至油烟机下方的油污不仅易弄脏厨房环境,还易引起起火等安全隐患。若在风机蜗壳与油杯设置导油管路,在油污流动过程中不仅易产生噪音,长时间使用还易引起管路阻塞。为此,提供一种有效的风道导油结构,通过限制油路流向,避免油污肆意积存、滴漏是本专利技术需要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以解决现有油烟机存在的油污积存、肆意滴漏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包括风机蜗壳、油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倾斜交错设于所述蜗壳、油杯之间的至少三个导油件,所述导油件形成流道将所述蜗壳流出的油路引入所述油杯内。为了确保油路流动的顺畅性、避免油污积存,所述导油件倾斜设置,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油路过快流动所引起的噪音,优选所述导油件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15°。由于现有侧吸式油烟机包括有内设有风机蜗壳的主箱体和内设有油杯的集烟罩,为了充分利用现有侧吸式油烟机内部空间,优选所述导油件均呈前后倾斜布设,由于所述导油件依次倾斜交错,即所述导油件根据需要由前至后向下倾斜或由后至前向下倾斜。由于导油件数量过多时会阻塞油烟排出通道,油烟无法高效、顺畅地排走,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保证较高油烟吸净率的同时优选在油烟机内设置三个所述导油件。为了充分现有集烟罩通风口、避免额外在集烟罩上开设新的排油孔,本专利技术设计将位于中部的所述导油件用于将主箱体内油路通过集烟罩通风口引入集烟罩内,以实现位于中部的所述导油件通过集烟罩通风口将油路引入位于下部的所述导油件中。优选的,位于上部的所述导油件为在所述蜗壳的漏油孔下方设置的导流嘴。所述导流嘴冲压成型并为敞口的管槽结构,为了便于组装,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连接所述蜗壳用的第一翻边,为了实现定位安装,在导流嘴的上侧还设有与所述蜗壳定位配合的定位凹口。优选的,位于中部的所述导油件为在所述主箱体底部设置的第一导流板。为了更好地引导油路穿过所述集烟罩通风口,优选所述第一导流板设有延伸至所述集烟罩通风口内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导流板可与所述主箱体一体成型;为了降低冲压难度,优选所述第一导流板螺钉连接于所述主箱体底部,具体可在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上侧设有连接所述主箱体底部用的第三翻边,为了保证结构牢固性,还可进一步将第二翻边螺钉连接于所述集烟罩通风口处的翻边结构上。优选的,位于下部的所述导油件为在所述集烟罩内设置的第二导流板。为了避免流至所述第二导流板上的油路溅出或滴落至集烟罩前侧的前面板或油网上,优选在所述第二导流板上设有挡油壁。油路流入所述第二导流板后,沿着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倾斜方向流入所述油杯内,为了实现集中收集所述第二导流板上的油路,优选在所述第二导流板最低侧设有导流孔,为了避免流出所述导流孔的油路在流入或滴落至所述油杯时溅出所述油杯之外,优选将所述导流孔抵贴所述集烟罩内壁,以实现流出所述导流孔的油路沿着所述集烟罩内壁流入所述油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通过在蜗壳、油杯由上而下依次倾斜交错设置的至少三个导油件,使得从而蜗壳流出的油路按照导油件所形成的折线形流道有序地流入油杯内,由于多个导油件之间依次交错设置,油污依靠自身重力以及流动时的惯性无法长时间贴附在导油件,避免了油烟机内部油污积存的问题,此外,由于导油件所形成的流道的有序引导,油路无法肆意流淌、滴漏,而是会安装既定路线有序引入油杯内,因此,本专利技术在避免油污积存的同时还解决了油污滴漏至油杯之外的问题,进而即确保了厨房工作环境,还避免油污滴至炉上所引起的安全隐患问题。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侧吸式油烟机的侧剖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流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侧吸式油烟机的局部侧剖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导流板与主箱体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侧吸式油烟机,包括形成风道的主箱体10以及位于主箱体10下侧的集烟罩30,在主箱体10内安装有风机蜗壳20,在集烟罩30内安装有油杯40,由于蜗壳20、油杯40之间距离较远,若设置单个封闭式导油件(例如:导油管路),则易引起噪音问题,长时间使用油污附着导油件内壁还易引起导油件阻塞,若设置单个敞开式导油件,则由于蜗壳20、油杯40之间的距离使得导油件倾斜度较高,油污过快流动将导致溅出至导油件之外而引发油污积存其他部位以及油污滴漏的问题。为了使得蜗壳20内流出的油污能够顺利地排入油杯40内,有效解决现有油烟机存在的油污积存、肆意滴漏的问题,本实施例在侧吸式油烟机上设有风道导油结构,其包括蜗壳20、油杯40以及至少三个导油件,所有导油件依次倾斜交错地安装蜗壳20与油杯40之间,即两相邻导油件呈y形设置,利用导油件形成回收油路的流道以便将蜗壳20流出的油路引入油杯40内。为了合理利用油烟机内部空间,防止导油件数量过多阻碍油烟排出,本实施例具体在油烟机内安装了3个导油件,分别为:位于上部的导油件、位于中部的导油件、位于下部的导油件。3个导油件可依据油烟机内部空间合理的设置主箱体10内、主箱体10与集烟罩30之间、集烟罩30内。导油件的具体结构并不唯一,3个导油件的结构也不必一致,具体的,位于上部的导油件为在蜗壳20的漏油孔21下方设置的导流嘴50,参考图2所示,位于中部的导油件为在主箱体10底部设置的第一导流板60,参考图3、图4所示,位于下部的导油件为在集烟罩30内设置的第二导流板70,参考图5所示。为了充分利用现有集烟通风口31,尽量降低油烟机结构的复杂性、避免额外开孔,第一导流板60具体将主箱体10内导流嘴50收集的油路通过集烟罩通风口31引入集烟罩30内的第二导流板70上。为了确保油污具有向下流动的趋势,如上本实施例导油件倾斜设置,倾斜方向可根据油烟机内部空间合理布设,例如呈左右倾斜或前后倾斜布设,术语“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用户使用本实施例油烟机时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实施例中3个导油件均呈前后倾斜布设,其中,导流嘴50、第二导流板70由前至后向下倾斜,第一导流板60由后至前向下倾斜。对于导流嘴50的结构设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将蜗壳20的漏油孔21设计为斜向下延伸的翻边孔,利用翻边孔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包括风机蜗壳、油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倾斜交错设于所述蜗壳、油杯之间的至少三个导油件,所述导油件形成流道将所述蜗壳流出的油路引入所述油杯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包括风机蜗壳、油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倾斜交错设于所述蜗壳、油杯之间的至少三个导油件,所述导油件形成流道将所述蜗壳流出的油路引入所述油杯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与水平方向夹角为5°-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均呈前后倾斜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件具有三个,位于中部的所述导油件用于将主箱体内油路通过集烟罩通风口引入集烟罩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吸式油烟机风道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上部的所述导油件为在所述蜗壳的漏油孔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国虎孟永哲董永森石文宋腾陈兆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