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52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该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上设有车窗锁定开关按键和若干开关按键,开关按键与所述壳体铰接安装,开关按键的下方设有滑动销,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与滑动销的顶部驱动连接,滑动销的底部连接有导电按键,导电按键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基板上,壳体的侧面设有固定安装部,壳体的底部设有接插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车窗开关集成在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上,汽车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高低配模块化生产,减少成本;而对于已购车用户来说,可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直接替换原车只单独具备车窗开关功能的车窗开关面板总成,即可实现锁车自动升窗的增值功能,加装十分方便。

A Lock-in Automatic Window Lifter Host with Window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
技术介绍
目前,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将锁车自动升窗器的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并保留接插口,通过锁车信号实现锁车升窗,通过开锁信号实现降窗,无法实现手动控制车窗的功能,其结构如图1所示。现有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a通过自带的连接线束b、线束c分别与原车车窗开关和车窗马达连接。这样的安装结构不仅安装困难,而且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a与原车车窗开关又具有相互联系且部分重复的功能,将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a与原车车窗开关分别作为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增加了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管理成本和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关键在于所述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上设有车窗锁定开关按键和若干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所述壳体铰接安装,所述开关按键的下方设有滑动销,所述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与所述滑动销的顶部驱动连接,所述滑动销的底部连接有导电按键,所述导电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基板上,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固定安装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插口。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车窗开关集成在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上,且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的形状、固定方式和接插口结构均与单独具备车窗开关功能的车窗开关面板总成一致,这样汽车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高低配模块化生产,适应不同需求的客户,减少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管理成本;而对于已购车用户来说,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直接替换原车只单独具备车窗开关功能的车窗开关面板总成,即可实现锁车自动升窗的增值功能、不占据安装空间,且有利于后期维护。进一步的,所述滑动销包括前部滑动销、中部滑动销和后部滑动销,所述前部滑动销、中部滑动销和后部滑动销沿所述开关按键的前后方向成列布置。这样的滑动销成列布置方式,相应的改善了车窗开关内电路基板上的对应导电按键的触点分布方式,减少了触点和相应配线所占用的电路基板空间,有利于在电路基板上集成布置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电路和车窗开关电路。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滑动销的动作灵敏度和稳定性,所述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依次设有前缺口部、中缺口部和后缺口部,所述前缺口部设有前驱动水平边和前斜边,所述中缺口部设有驱动水平边,所述后缺口部设有后斜边和后驱动水平边,所述滑动销的顶部为锥形。具体的说,所述固定安装部为卡接凸块。具体的说,所述导电按键可以是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导电橡胶按键或微动开关或锅仔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关按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开关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升窗操作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降窗操作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a、现有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b、线束;c、线束;1、壳体;2、车窗锁定开关按键;3、开关按键;3A、左前窗开关按键;3B、右前窗开关按键;3C、左后窗开关按键;3D、右后窗开关按键;3a、前缺口部;3a1、前驱动水平边;3a2、前斜边;3b中缺口部;3b1、驱动水平边;3c后缺口部;3c1、后斜边;3c2、后驱动水平边;4、滑动销;4a、前部滑动销;4b、中部滑动销;4c、后部滑动销;5、导电按键;5a、前部导电按键;5b、中部导电按键;5c、后部导电按键;6、电路基板;7、固定安装部;8、接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3-7,本专利技术的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1上设有车窗锁定开关按键2和开关按键3,开关按键3与壳体1铰接安装,开关按键3的下方设有滑动销4,开关按键3的下表面与滑动销4的顶部驱动连接,滑动销4的底部连接有导电按键5,导电按键5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路基板6上,壳体1的侧面设有固定安装部7,壳体1的底部设有接插口8。其中,开关按键3包括结构和原理相同的左前窗开关按键3A、右前窗开关按键3B、左后窗开关按键3C、右后窗开关按键3D;车窗锁定开关按键2的结构和与现有车窗开关面板总成的车窗锁定开关按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车窗锁定开关按键2、左前窗开关按键3A、右前窗开关按键3B、左后窗开关按键3C、右后窗开关按键3D集成在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1上,且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1的形状、固定方式和接插口8结构均与单独具备车窗开关功能的车窗开关面板总成一致,这样汽车生产厂家在生产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高低配模块化生产,适应不同需求的客户,减少生产成本、采购成本、管理成本;而对于已购车用户来说,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直接替换原车只单独具备车窗开关功能的车窗开关面板总成,即可实现锁车自动升窗的增值功能,加装十分方便,且有利于后期维护。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滑动销4包括前部滑动销4a、中部滑动销4b和后部滑动销4c,前部滑动销4a、中部滑动销4b和后部滑动销4c沿开关按键3的前后方向成列布置。这样的滑动销成列布置方式,相应的改善了车窗开关内电路基板6上的对应导电按键5的触点分布方式,减少了触点和相应配线所占用的电路基板6的空间,有利于在电路基板6上集成布置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电路和车窗开关电路。相应的导电按键5包括前部导电按键5a、中部导电按键5b、后部导电按键5c。如图6所示,优选的,为了保证滑动销的动作灵敏度和稳定性,开关按键3的下表面依次设有前缺口部3a、中缺口部3b和后缺口部3c,前缺口部3a设有前驱动水平边3a1和前斜边3a2,中缺口部3b设有驱动水平边3b1,后缺口部3c设有后斜边3c1和后驱动水平边3c2,滑动销4的顶部为锥形。优选,固定安装部7为卡接凸块。当然,实际应用时,固定安装部7还可以是螺丝安装孔等其他常见的壳体固定结构。优选,导电按键5为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导电橡胶按键。如图7和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开关按键3的工作状态与现有的手动升窗第一档、自动升窗第二档、手动降窗第一档、自动降窗“第二档”一致,有五个工作状态:在用户不操作时,开关按键3前部操作端与水平线平行;操作向上拉第一档开关的状态,开关按键3前部操作端小幅度凸出水平线平行,后部滑动销4c接通导电按键5c;操作向上拉第二档开关的状态,开关按键3前部操作端大幅度凸出水平线平行,后部滑动销4c接通导电按键5c;并且中部滑动销4b接通导电按键5b;操作向下按第一档开关的状态,开关按键3前部操作端小幅度下沉偏离水平线平行,前部滑动销4a接通导电按键5a;操作向下按第二档开关的状态,开关按键3前部操作端大幅度下沉偏离水平线平行,前部滑动销4a接通导电按键5a;并且并且中部滑动销4b接通导电按键5b。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上设有车窗锁定开关按键和若干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所述壳体铰接安装,所述开关按键的下方设有滑动销,所述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与所述滑动销的顶部驱动连接,所述滑动销的底部连接有导电按键,所述导电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基板上,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固定安装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插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的壳体上设有车窗锁定开关按键和若干开关按键,所述开关按键与所述壳体铰接安装,所述开关按键的下方设有滑动销,所述开关按键的下表面与所述滑动销的顶部驱动连接,所述滑动销的底部连接有导电按键,所述导电按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基板上,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至少二个以上的固定安装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插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车窗开关的锁车自动升窗器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销包括前部滑动销、中部滑动销和后部滑动销,所述前部滑动销、中部滑动销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喜新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科来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