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449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手持式风扇,包括:风扇本体、手柄和风扇控制装置,其中,手柄的一端与风扇本体固定连接,手柄内设置有气腔,手柄具有弹性,气腔的形状随着手柄受到的外部压力而改变;风扇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气腔内,用于感应气腔内的气压,处理单元与气压传感器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设置于气腔内的气压传感器能够感应气腔内的气压,并将气压值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根据接收的电信号调整风扇本体的转速,从而使得用户可通过改变握持手柄的握力的大小来调节手持式风扇的转速。

Hand-held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风扇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风扇。
技术介绍
以前当夏天来临时,多数在外出行的人会随身携带一把扇子(通常是折扇),在身体感到热的时候,使用扇子扇风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普及,各手持式小风扇替代了传统的扇子。它与传统的扇子比,风力更持久,不用人力驱动,携带更便捷。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风扇功能比较单一,采用一个开关来控制手持式风扇的开启或者关闭,并不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调整手持式风扇的转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转速的手持式风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风扇,包括:风扇本体;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风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内设置有气腔,所述手柄具有弹性,所述气腔的形状随着所述手柄受到的外部压力而改变;风扇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柄内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腔内,用于感应所述气腔内的气压,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调整所述风扇本体的转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电路、电源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和电源设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手柄,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电源、处理单元、气压传感器和风扇本体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所述模式开关,所述模式开关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侧壁,所述模式开关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模式开关用于切换所述手持式风扇的运行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侧壁,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所述显示组件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侧壁,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源的当前电量,并在所述电源电量不足时,提示用户对所述电源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TP5400A或HM5906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为微控制单元或者中央处理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内部,所述处理单元和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持式风扇中手柄具有弹性,其内部设置有气腔,该气腔的形状随着所述手柄受到的外部压力而改变,从而使得气腔内的气压相应改变,设置于气腔内的气压传感器能够感应上述气压,并将气压值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根据接收的电信号调整风扇本体的转速,从而使得用户可通过改变握持手柄的握力的大小来调节手持式风扇的转速。【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为简化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手持式风扇中风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图1为简化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风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风扇100,包括风扇本体10、手柄20和风扇控制装置30。所述风扇本体10与所述手柄2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控制装置30设置于所述手柄20内,并与所述风扇本体10电连接,所述风扇控制装置30用于向所述风扇本体10提供电能,并控制所述风扇本体10的运行状态,该运行状态包括风扇本体10的开启、关闭以及风扇本体10的转速调节等。所述风扇本体10包括扇片(图未标示)以及与该扇片连接的电机(图未示),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扇片旋转,以产生风力。如图1所示,所述手柄20呈圆筒状,所述风扇控制装置30设置于所述手柄20内,所述手柄20内设置有气腔21。所述手柄20具有弹性,所述气腔21的形状随着所述手柄20受到的外部压力而改变。如图2所示,所述风扇控制装置30包括处理单元31、气压传感器32、电源管理电路33、充电接口34、电源35、电源开关36、模式开关37和显示组件38。其中,所述处理单元31分别与所述气压传感器32、电源35、所述电源开关36、所述模式开关37、所述显示组件38以及所述风扇本体10电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3分别与所述气压传感器32、所述充电接口34、所述电源35、所述电源开关36、所述显示组件38以及所述风扇本体10电连接。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31位于所述手柄20内,所述处理单元31为微控制单元(MCU)或者中央处理单元(CPU)。所述气压传感器32位于所述气腔21内,并固定于所述气腔21的内壁上,其用于感应所述气腔内气体的压力,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单元31。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3收容于所述手柄20内,具体可以是一种电源管理芯片,例如TP5400A或HM5906芯片。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3用于将电源35的电压处理(升压/稳压/降压),并向所述处理单元31、气压传感器32、显示组件38以及风扇本体10的电机提供适合的电压。所述风扇控制装置30还包括电路板39,所述电路板39设置于所述手柄的内部,所述处理单元31和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3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39上。所述充电接口34设置于手柄20侧壁或者收容于手柄20内,在使用时,可由电线延伸至手柄20外。所述充电接口34具体可以是USB接口。所述电源35可通过所述充电接口34与外部电源连接,进行充电。所述电源开关36设置于所述手柄20的底壁,并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3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电路33的通断。所述模式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本体;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风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内设置有气腔,所述手柄具有弹性,所述气腔的形状随着所述手柄受到的外部压力而改变;风扇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柄内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腔内,用于感应所述气腔内的气压,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调整所述风扇本体的转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本体;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风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内设置有气腔,所述手柄具有弹性,所述气腔的形状随着所述手柄受到的外部压力而改变;风扇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气压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手柄内部,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气腔内,用于感应所述气腔内的气压,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气压传感器的电信号,并根据所述电信号调整所述风扇本体的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电路、电源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和电源设置于所述手柄内,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所述手柄,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电源、处理单元、气压传感器和风扇本体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控制装置还包括模式开关,所述模式开关设置于所述手柄的侧壁,所述模式开关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模式开关用于切换所述手持式风扇的运行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岳峰杨军红黄千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