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29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包括一个L形外侧板、L形内侧板和若干个强化连接肋,所述L形外侧板和L形内侧板为相互平行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L形外侧板与L形内侧板之间通过强化连接肋相连,所述L形外侧板、L形内侧板和强化连接肋采用植物纤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陶粒混凝土整体浇筑预制为一体;所述强化连接肋上还设置有限位槽。该建筑模块为一种内置免拆、保温一体化、防火性能强、绿色节能的高强度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块,其可以在工厂整体预制,在施工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湿作业,能够有效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

A L-shaped Lattice Mold Shell with High Efficiency of Angle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构件,具体涉及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
技术介绍
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情况下,采用建筑模块建造房屋已经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常见的EPS模块系统具有保温隔热效果好、成本低廉、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这种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制成的模块板作为房屋墙体内外保温层,在模块的空腔内浇筑钢筋混凝土承重层的复合型墙体自建房,主要应用于农村地区或城市里的低层别墅,来改善房屋建筑的保温节能问题。然而,这种EPS聚苯乙烯泡沫模块存在着防火性能差、抗震强度低和不够环保的明显缺陷。在大力提倡“保温一体化”和“环保节能”的装配式建筑的今天,绿色建筑材料慢慢地登上舞台。目前,我国建筑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5%-40%。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的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墙板构造,并不能解决保温问题,只能通过外加保温材料来达到保温目的。另外,当前绿色节能材料并没有在市场广泛推广,国家对绿色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更好地将绿色节能材料运用到建筑行业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主要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节能的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包括一个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若干个强化连接肋3,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为相互平行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L形外侧板1与L形内侧板2之间通过强化连接肋3相连,所述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强化连接肋3采用植物纤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陶粒混凝土整体浇筑预制为一体;所述强化连接肋3上还设置有限位槽4;所述L形外侧板1和/或L形内侧板2预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为矩形,其长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2cm,短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3cm;所述空腔内设置为高效保温层6;所述高效保温层6为聚苯板、挤塑聚苯板、聚氨酯、酚醛、岩棉或真空气凝胶。优选的,在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的每两条相对应的边上都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企口5;所述的连接企口5为阶梯型,在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的边上的连接企口5靠近板外侧的凸出的部分高1-3cm,宽度为1-6cm。优选的,所述L形外侧板1的高度大于所述L形内侧板2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强化连接肋3为椭圆柱体、圆柱体、六棱柱体或长方体等,所述强化连接肋3与侧板连接处采用弧状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具有如下显著的优点:(1)解决了模板的安装、拆卸问题,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湿作业,提高了施工质量。(2)该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是一种绿色节能模块,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不利影响。(3)该建筑模块完美解决了防火问题,防火等级高,并且结构整体性好、抗震强度高。(4)设置的空腔能够解决自保温、水电管线的铺放问题。(5)该建筑模块可以由工厂预制,施工现场组装,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施工难度。总体而言,本技术是一种免拆内置、保温一体化、绿色节能的新型模块,该模块在工厂整体预制,再在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湿作业,能够有效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是本技术中的强化连接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L形外侧板;2-L形内侧板;3-强化连接肋;4-限位槽;5-连接企口;6-高效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具体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包括一个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若干个强化连接肋3,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为相互平行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L形外侧板1与L形内侧板2之间通过强化连接肋3相连,所述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强化连接肋3采用植物纤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陶粒混凝土整体浇筑预制为一体;所述强化连接肋3上还设置有限位槽4。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围成一个L形转角空腔,所述L形转角空腔在放置钢筋后的空间浇筑植物纤维混凝土或轻质筑粒混凝土填充。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预设有空腔,用于放置高效保温层6。所述高效保温层6为多种高效保温材料,可以包括聚苯板、挤塑聚苯板、聚氨酯、酚醛、岩棉、真空气凝胶等。在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的每两条相对应的边上都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企口5。所述的连接企口5为阶梯型,在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的边上的连接企口5靠近板内侧凸出的部分高1-3cm,宽度为1-6cm;与之相对应配合连接的连接企口5则位于靠近板外侧的位置,凸出的部分高1-3cm,宽度为1-6cm。该阶梯型的连接企口构造措施能够做到构造防水,也能降低模块的拼接难度。所述的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模块有不同的尺寸规格,使得砌筑时能够达到错缝搭接的效果。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中同时预设空腔,用于放置高效保温层6,用于外墙砌筑时,与楼板相接的L形外侧板1,其高度比L形内侧板2高度约高一个楼板的厚度,解决了墙体保温和在浇筑楼板时要支侧模的问题;用于内墙砌筑时,与楼板相接的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其高度比标准模块约低一个楼板的厚度,该构造使得在砌筑墙体时施工更加便捷有效。所述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强化连接肋3采用植物纤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陶粒混凝土等轻质保温混凝土整体浇筑预制为一体;所述空腔是通过在工厂特制模板中浇筑植物纤维混凝土形成的,该空腔不仅可以放置高效保温层6,也可以布置水电管线。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厚度为40mm到160mm,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中均预设有空腔。所述的连接企口5在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下部靠近外侧凸出的部分高1-3cm,宽度为1-6cm;在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左侧凸出的部分高1-3cm,宽度为1-6cm,位于靠近板外侧的位置。所述矩形空腔长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2cm,短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3cm;所述的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用于内墙时,当用于放置圈梁时,调整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的高度,使得其高度比标准模块高度约低一个楼板的厚度。两侧板厚度为40-160mm,且在两侧板都预设空腔。其中,所述L形外侧板1的高度大于L形内侧板2的高度。这种模块用于外墙砌筑时,与楼板相接的L形外侧板1,其高度比L形内侧板2高度约高一个楼板的厚度,解决了墙体保温和在浇筑楼板时要支侧模的问题,所述矩形空腔长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2cm,短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3cm。如图3所示为强化连接肋的结构示意图,其为圆柱体。当然,所述强化连接肋3为还可以为椭圆柱体、圆柱体、六棱柱体或长方体等。该形状可以有助于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密实,减少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空隙,同时强化连接肋3与两侧板连接处采用弧状连接,减少其应力集中。另外强化连接肋3上预设的限位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若干个强化连接肋(3),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为相互平行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L形外侧板(1)与L形内侧板(2)之间通过强化连接肋(3)相连,所述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强化连接肋(3)采用植物纤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陶粒混凝土整体浇筑预制为一体;所述强化连接肋(3)上还设置有限位槽(4);所述L形外侧板(1)和/或L形内侧板(2)预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为矩形,其长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2cm,短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3cm;所述空腔内设置为高效保温层(6);所述高效保温层(6)为聚苯板、挤塑聚苯板、聚氨酯、酚醛、岩棉或真空气凝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形转角高效保温格构式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若干个强化连接肋(3),所述L形外侧板(1)和L形内侧板(2)为相互平行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所述L形外侧板(1)与L形内侧板(2)之间通过强化连接肋(3)相连,所述L形外侧板(1)、L形内侧板(2)和强化连接肋(3)采用植物纤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陶粒混凝土整体浇筑预制为一体;所述强化连接肋(3)上还设置有限位槽(4);所述L形外侧板(1)和/或L形内侧板(2)预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为矩形,其长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2cm,短边方向距模壳边缘1cm到3cm;所述空腔内设置为高效保温层(6);所述高效保温层(6)为聚苯板、挤塑聚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张国伟王力明宋放王世乾褚作勇李飞王晓波李航谷雷乔东需徐阳赵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清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