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97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涉及农业有机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双孢菇菌渣、鸡粪和发酵剂进行有机混合发酵后制的有机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技术简单,无需专门的设备设施,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增产效果明显,可以提高双孢菇菌渣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肥料的使用成本,适宜农作物使用,并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调理土壤,改善因过度施用化肥而板结的土壤,使土壤变得疏松、通透性增强,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An Organic Fertilizer Based on Bispora Mushroom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有机肥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
技术介绍
双孢菇是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一种食用菌之一,双孢蘑菇的产业发展为我国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随着双孢蘑菇产业的快速发展,双孢蘑采摘后形成的菌渣数量日益增长,大量菌渣就地堆放或直接到入农田中。直接到入农田肥效作用小,腐解速度慢,影响到植物的生根和成活率,而直接堆放则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给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给食用菌生产环境带来杂菌污染。双孢蘑菇栽培一般以稻草、牛粪或鸡粪为主要原料。栽培后的菌渣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且其中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落,尤其含有大量对纤维素类物质有很强降解能力的真菌类微生物、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和各类水解酶,同时菌渣又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基于双孢菇废渣的有机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解决了现有的双孢菇菌渣直接到入农田肥效作用小,腐解速度慢,影响到植物的生根和成活率,直接堆放则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给附近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给食用菌生产环境带来杂菌污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包括双孢菇菌渣、鸡粪和发酵剂。进一步地,所述双孢菇菌渣PH值为8.26、电导率(EC值)2.2mS·cm-1,有机碳质量分数是47.34%、全氮(TN)质量分数1.29%、全磷(TP)质量分数0.5%、全钾(TK)质量分数1.87%。进一步地,所述鸡粪PH值为7.43、电导率(EC值)7.81mS·cm-1,有机碳质量分数是33.85%、全氮(TN)质量分数是2.15%、全磷(TP)质量分数2.81%、全钾(TK)质量分数1.83%。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剂为有机肥发酵剂。进一步地,所述双孢菇菌渣、鸡粪和发酵剂的用量为每11.5t双孢菇菌渣加入3.5t鸡粪和10kg发酵剂。进一步地,所述双孢蘑菇菌渣是经过一次微生物分解后的剩余物料。进一步地,所述双孢菇菌渣和鸡粪中加入发酵剂后进行堆料发酵,堆料发酵时的初始含水质量分数为55%,然后依次加入菌剂和鸡粪。进一步地,所述发酵料制堆时堆高不超过1.5m,并且制堆完成后在料堆上层每隔40~60cm打一个深度50~70cm直径5~10cm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过程中每3天翻堆1次,翻堆时需要补充水分,以保证堆肥含水率达到55%。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天数为16天。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生产技术简单,无需专门的设备设施,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增产效果明显,可以提高双孢菇菌渣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肥料的使用成本,适宜农作物使用,并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调理土壤,改善因过度施用化肥而板结的土壤,使土壤变得疏松、通透性增强,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包括双孢菇菌渣、鸡粪和发酵剂。其中,双孢菇菌渣PH值为8.26、电导率(EC值)2.2mS·cm-1,有机碳质量分数是47.34%、全氮(TN)质量分数1.29%、全磷(TP)质量分数0.5%、全钾(TK)质量分数1.87%。其中,鸡粪PH值为7.43、电导率(EC值)7.81mS·cm-1,有机碳质量分数是33.85%、全氮(TN)质量分数是2.15%、全磷(TP)质量分数2.81%、全钾(TK)质量分数1.83%。其中,发酵剂为有机肥发酵剂,有机肥发酵剂即有机物料腐熟剂,能够分解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并将细菌、真菌等复合而成,有机肥发酵剂有效活菌数含量高,降解能力强,同时能够达到升温、除臭、消除病虫害、杂草种子和提高养分的效果。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迅速将堆料中的碳、氮、磷、钾、硫等分解矿化,形成简单有机物,从而进一步分解为作物可吸收的营养成分。其中,双孢菇菌渣、鸡粪和发酵剂的用量为每11.5t双孢菇菌渣加入3.5t鸡粪和10kg发酵剂。其中,双孢蘑菇菌渣是经过一次微生物分解后的剩余物料,其中含有多种微生物,营养成分丰富,只需要加入发酵菌剂即可使得营养成分得到进一步有效的积累,达到良好的发酵效果。其中,双孢菇菌渣和鸡粪中加入发酵剂后进行堆料发酵,堆料发酵时的初始含水质量分数为55%,然后依次加入菌剂和鸡粪,有机肥中加入菌剂可以快速提高堆肥温度,缩短堆肥时间,在堆肥的初始阶段,温度升高迅速,说明微生物活动剧烈,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和除臭。其中,发酵料制堆时堆高不超过1.5m,堆太高操作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是一个需要大量氧气进行有氧发酵的过程,制堆过高会造成堆内氧气缺乏,造成发酵不均匀、发酵过程缓慢甚至发酵失败,制堆高度不超过1.5m可以很好的控制发酵中氧气的含量,并且制堆完成后在料堆上层每隔40~60cm打一个深度50~70cm直径5~10cm的圆孔,发酵过程一个需要大量氧气进行有氧发酵的过程,微生物发酵过程有益菌的生长有高峰和低谷之分,发酵高峰时对氧气的需求量最大,通过堆上打孔可以保证大量氧气快速进入堆内,有利于加快堆料有机质的分解。其中,发酵过程中每3天翻堆1次,翻堆时需要补充水分,以保证堆肥含水率达到55%。其中,发酵天数为16天。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双孢菇菌渣晒干至含水量30%以下,粉碎至直径1cm以下,粉碎均匀,不含块状物;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处理好的的双孢菇菌渣与晒干的鸡粪在加入发酵剂后,进行堆料发酵,堆料发酵时的初始含水质量分数为55%;步骤三:发酵过程中每3天翻堆1次,翻堆时需要补充水分,以保证堆肥含水率达到55%。步骤四:发酵天数为16天后制得双孢菇菌渣有机肥。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孢菇菌渣、鸡粪和发酵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孢菇菌渣、鸡粪和发酵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孢菇菌渣PH值为8.26、电导率(EC值)2.2mS·cm-1,有机碳质量分数是47.34%、全氮(TN)质量分数1.29%、全磷(TP)质量分数0.5%、全钾(TK)质量分数1.8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鸡粪PH值为7.43、电导率(EC值)7.81mS·cm-1,有机碳质量分数是33.85%、全氮(TN)质量分数是2.15%、全磷(TP)质量分数2.81%、全钾(TK)质量分数1.8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剂为有机肥发酵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孢菇废料的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孢菇菌渣、鸡粪和发酵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史瑞杰赵武云仇镕睿谢贤谋周黎俊李伊合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金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