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动力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42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锤冲击机构,具有该锤冲击机构的手持式动力工具,以及具有该锤冲击机构的附件,该锤冲击机构包括可相对旋转的撞锤和导向件,以及与撞锤抵接的蓄能机构,撞锤和导向件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曲面引导部,撞锤与导向件的另一个上相应地设置有转换件,曲面引导部包括若干个爬坡段以及与爬坡段对应的跌落段,当转换件经过爬坡段时,转换件驱动撞锤克服所述蓄能机构的作用力朝第一方向运动;当转换件经过跌落段时,蓄能机构驱动撞锤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冲击;撞锤相对导向件旋转的相对旋转速度为1000‑2500转每分钟,撞锤的冲击频率与相对旋转速度的比值为2‑4次每转。

Handheld power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动力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动力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轴向冲击功能的手持式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在具有轴向冲击功能的冲击钻产品中,冲击结构的不同会具有不同的冲击效果。传统的冲击结构是利用以对动静端齿,主要冲击力来自操作者对刀具主轴与工作面之间抵接力的施加,与刀具主轴固定连接的动端齿相对静端齿的轴向爬坡形成了刀具主轴轴向运动。相对动静端齿式的冲击结构,主动式冲击结构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在冲击过程中,实现对刀具主轴的轴向冲击来自于主动式冲击结构实现,而非依靠操作者对刀具主轴与工作面之间抵接力的施加。常见的主动式冲击结构有凸轮式主动冲击结构,即冲击钻利用凸轮结构使撞锤在冲击之前先进行爬坡压缩弹簧蓄能,然后由弹簧释放储蓄的能量给撞锤来使撞锤沿轴向快速运动,进而撞击刀具主轴,在凸轮结构的持续旋转下,上述动作重复发生,进而能够给刀具主轴提供间歇性的轴向冲击力。因此,主动冲击技术是取代传统的动静端齿冲击技术来实现冲击钻孔高效率、高破击力,且提升用户体验的一项技术,而且在主动式冲击结构的研发过程中,如何获得更高的钻孔效率也是相关领域面对的一大难题与机会,也提供了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锤冲击机构,包括可相对旋转的撞锤和导向件,以及与所述撞锤抵接的蓄能机构,所述撞锤和所述导向件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曲面引导部,所述撞锤与导向件的另一个上相应地设置有转换件,所述曲面引导部包括若干个爬坡段以及与所述爬坡段对应的跌落段,当所述转换件经过所述爬坡段时,所述转换件驱动所述撞锤克服所述蓄能机构的作用力朝第一方向运动;当所述转换件经过所述跌落段时,所述蓄能机构驱动所述撞锤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冲击;其特征在于:撞锤相对导向件旋转的相对旋转速度为1000‑2500转每分钟,所述撞锤的冲击频率与所述相对旋转速度的比值为2‑4次每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4 CN 20181015157281.一种锤冲击机构,包括可相对旋转的撞锤和导向件,以及与所述撞锤抵接的蓄能机构,所述撞锤和所述导向件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曲面引导部,所述撞锤与导向件的另一个上相应地设置有转换件,所述曲面引导部包括若干个爬坡段以及与所述爬坡段对应的跌落段,当所述转换件经过所述爬坡段时,所述转换件驱动所述撞锤克服所述蓄能机构的作用力朝第一方向运动;当所述转换件经过所述跌落段时,所述蓄能机构驱动所述撞锤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冲击;其特征在于:撞锤相对导向件旋转的相对旋转速度为1000-2500转每分钟,所述撞锤的冲击频率与所述相对旋转速度的比值为2-4次每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段的数量包括2-4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段的数量包括3个。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锤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段包括起始点和的终止点,所述起始点与所述终止点在所述轴线的投影的距离为4-1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锤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优选为4-8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引导部周向地设置在所述导向件的内圆周面上,所述转换件设置在所述撞锤的外圆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锤冲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具有一垂直于所述撞锤的运动方向的端面,所述爬坡段相对与所述端面的爬坡角度为5-25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跌落段倾斜设置,且沿所述导向件的圆周方向朝远离爬坡段的方向延伸。9.一种手持式动力工具,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冲击机构,马达,以及刀具主轴;所述刀具主轴具有一轴线,所述刀具主轴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绕所述轴线转动,所述撞锤能够间歇地沿所述轴线冲击所述刀具主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旋转速度与所述刀具主轴的旋转速度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冲击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撞锤相对所述导向件旋转的冲击轴,所述冲击轴由所述马达旋转驱动。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工具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所述手持式动力工具的壳体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撞锤朝向所述刀具主轴自由端的端面接触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健李佶钟红风张士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