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用夹取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工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锻造用夹取钳。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在模锻完成后,开模后,需要将产品从锻造机模具中去取,锻造件本身的温度以及锻造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使锻造件温度很高,需要借助于夹钳去取出锻造件。但是,现有的夹钳结构简单,且需要双手持续夹持操作,松手后则夹钳松脱,无法固定夹持,从而使得其取放夹取时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容易产生操作疲劳,不利于推广应用,此外,现有的夹钳只能夹持锻件一端的两侧,当加持力不够时,另一端会使锻件绕夹持端翻转,使锻件不能被夹持牢固,从而给锻造工作带来不便,极大的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锻造用夹取钳,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锻造用夹取钳,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手握杆,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造用夹取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手握杆(3),所述支架(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顶端与齿条(6)固定连接,所述齿条(6)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气缸(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板(7),所述齿条(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齿轮(8),且所述齿轮(8)均通过固定架(9)与所述支架(1)的内部一侧连接,所述支架(1)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钳臂(10),且所述钳臂(10)与所述支架(1)之间均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钳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用夹取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手握杆(3),所述支架(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活塞杆顶端与齿条(6)固定连接,所述齿条(6)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气缸(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板(7),所述齿条(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齿轮(8),且所述齿轮(8)均通过固定架(9)与所述支架(1)的内部一侧连接,所述支架(1)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钳臂(10),且所述钳臂(10)与所述支架(1)之间均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钳臂(10)的内侧均设置有所述齿轮(8)相配合的扇形齿轮(11),所述钳臂(10)且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夹持板(12),且所述钳臂(10)的内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夹持板(12)相配合的微调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夹取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杆(3)上绕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按钮(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夹取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7)和所述第二夹持板(12)上均设置有夹持槽(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夹取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7)和所述第二夹持板(12)的内部均设置有耐高温隔热层(14),所述耐高温隔热层(14)的顶部均设置有保温板(15),所述保温板(15)的顶部均设置有隔热层(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用夹取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壳体(201),所述壳体(201)的一侧与所述手握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0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一(202),所述固定板一(20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03),所述驱动电机(203)的输出轴上连接转动盘(204),所述转动盘(204)的外侧开设有环形凹槽(205),所述环形凹槽(205)内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轴承(206),且所述轴承(206)的外侧与所述壳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204)的一侧且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03)的一侧绕设有若干个连接块(207),且所述连接块(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綦江区宏利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