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工作台及其除尘机和风力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240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工作台及其除尘机和风力循环结构,所述风力循环结构包括风机、吸尘装置、第一集尘装置和第二集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设置于待除尘区的一端,所述吸尘装置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集尘装置设置于所述待除尘区的另一端;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装置连接;通过所述风机对空气的抽吸作用所述吸尘装置、所述第一集尘装置、所述风机及所述第二集尘装置之间形成风力循环,从而使待除尘区内形成负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吸尘漏斗、第一集尘装置、风机、第二集尘装置构成风力循环系统,在待除尘区形成持续的负压区域,能够有效的清除工件表面灰尘。

Dust removal table and its dust removal machine and wind cyc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工作台及其除尘机和风力循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除尘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除尘工作台及其除尘机和风力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工业除尘机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对工作区域进行吹气,利用气流把工件表面灰尘碎屑吹到除尘机的集尘器里面,这种结构的缺点有,气流在经过工件表面时,受到工件的阻挡,在工件表面附近形成局部涡流,部分灰尘在涡流的作用下,有的粘在工作台的其它区域,污染其它工件,有的又粘在工件表面,难以被彻底清除;另一种是对工作区域吸气,使工作区域产生持续负压,把工件表面灰尘碎屑吸到集尘器里面,这种结构的缺点有,工作范围小,只有吸尘口附近灰尘被清除,效率低,工作区域的浮尘吸收效果明显,工件表面吸附的灰尘难以清除,另外这种除尘器与工作台是分体式的,不方便移动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机的风力循环结构,该风力循环结构工作范围大,且除尘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机,该除尘机采用上述的风力循环结构进行除尘;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工作台,该除尘工作台将工件的原始工作台与除尘机设置为一体式,便于移动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机的风力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43)、吸尘装置(41)、第一集尘装置(42)和第二集尘装置(44);所述吸尘装置(41)设置于待除尘区(3)的一端,所述吸尘装置(4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42)连接,所述第二集尘装置(44)设置于所述待除尘区(3)的另一端;所述风机(43)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42)连接,所述风机(43)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装置(44)连接;通过所述风机(43)对空气的抽吸作用所述吸尘装置(41)、所述第一集尘装置(42)、所述风机(43)及所述第二集尘装置(44)之间形成风力循环,从而使待除尘区(3)内形成负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机的风力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43)、吸尘装置(41)、第一集尘装置(42)和第二集尘装置(44);所述吸尘装置(41)设置于待除尘区(3)的一端,所述吸尘装置(4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42)连接,所述第二集尘装置(44)设置于所述待除尘区(3)的另一端;所述风机(43)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42)连接,所述风机(43)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集尘装置(44)连接;通过所述风机(43)对空气的抽吸作用所述吸尘装置(41)、所述第一集尘装置(42)、所述风机(43)及所述第二集尘装置(44)之间形成风力循环,从而使待除尘区(3)内形成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机的风力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尘装置(42)上,与所述风机(43)的出风口的连接处的侧板上,设置有第一滤尘部件(47);所述第二集尘装置(44)的侧板上,设置有第二滤尘部件(4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机的风力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尘部件(47)及所述第二滤尘部件(48)均包括防尘棉,所述防尘棉内部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钢丝网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尘机的风力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尘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林周汝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