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仕琪专利>正文

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19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包括齿轮座,连接座,限位槽,第二下料斗,带轮,出料布袋,搅动轴,齿轮换向箱和插入式出料板:所述破碎舱为长方形的舱体结构,且其通过螺栓坐落安装在支架的底面上,并且在破碎舱的顶面开设有长方形入料口,此入料口的顶端安装有倒梯形状结构的入料口;所述对辊为两处,可将顶层出料板插入直接出料,当装置使用在建筑石灰物料精细破碎时,可将顶层出料板插出,使底层综合出料结构内的搅动装置进行搅动挤压,实现细粉状出料,由此可以看出,本结构可以适应于矿山石材破碎成石场合,也可以适应于建筑建设中的石灰块破碎成粉末状的场合,结构综合性能好,选择实用性强。

Roller crushing equipment fo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
本技术属于破碎机、建筑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
技术介绍
破碎机也称碎石机,碎石机按照大类可分为医用碎石机和矿业碎石机。矿业碎石机原理上适应于海量矿山硬岩破碎,其典型花岗岩出料粒度≤40mm占90%,该机能处理边长100~500毫米以下物料,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350兆帕,具有破碎比大,破碎后物料呈立方体颗粒等优点。矿业碎石机械是指排料中粒度大于三毫米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的粉碎机械。如中国专利号为;申请号CN201710593113.0公开了一种具备除尘功能的矿山碎石机,包括碎石机本体,所述碎石机本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碎石机本体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碎石齿轮,所述碎石机本体的内腔且位于第一碎石齿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碎石齿轮所述碎石机本体内腔的左壁固定连接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所述碎石机本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吸风机。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上述双辊式结构的破碎设备,结构单一,功能性差,要么使用在建筑行业对石灰块进行精细破碎的碾压式破碎装置,要么使用在矿山行业对矿石物料进行颗粒式破碎,两种场合不能同等用一种设备,因此实用性较差,本设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一款结合上述要求的综合性破碎装置,以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以解决现有的上述结构的破碎设备,结构单一,功能性差,要么使用在建筑行业对石灰块进行精细破碎的碾压式破碎装置,要么使用在矿山行业对矿石物料进行颗粒式破碎,两种场合不能同等用一种设备,因此实用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具有矿山石料打碎及建筑工程施式双工作场合的简单切换,且在建筑石灰粉碎过程中具有环保结构,包括支架,破碎舱,入料口,对辊,电器箱,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第一下料斗,漏孔,齿轮座,连接座,限位槽,第二下料斗,带轮,出料布袋,搅动轴,齿轮换向箱和插入式出料板:所述破碎舱为长方形的舱体结构,且其通过螺栓坐落安装在支架的底面上,并且在破碎舱的顶面开设有长方形入料口,此入料口的顶端安装有倒梯形状结构的入料口;所述对辊为两处,它们的表面均开设有一周凸起条结构的压槽,且两处对辊通过轴承座临近排列安装在破碎舱内;所述支架的左端安装有第一马达,且此第一马达通过传送链与两处经过齿轮换向箱换向连接的对辊实现传动连接,且第一马达与带有按钮的电器箱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破碎舱的底面开设有长方形的出料槽,且在此出料槽的底部按倾斜的方式安装有一处托斗状结构的第一下料斗;所述第一下料斗内排列安装有搅动轴,且最后端的一处搅动轴通过轴端伸出的带轮与支架顶面安装的第二马达实现链传动连接,且此第二马达与带有按钮的电器箱实现电性控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斗内所排列安装的搅动轴为右倾斜式排列的六处,它们通过最左端的齿轮座实现啮合传动连接,且它们之间按交错的螺旋搅动叶片排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斗的底面开设有一排漏孔,且第一下料斗的内腔底面与搅动轴上的螺旋叶片之间留有一厘米的搅动搅动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斗的底面还按其倾斜方式通过连接座还安装有一处右下倾斜的第二下料斗。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下料斗的最右侧倾斜端安装有一处出料布袋,且此出料布袋的最右侧为收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布袋通过卡扣的方式套装在第二下料斗上的,即出料布袋可以从第二下料斗上拆除。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料斗的右端及左侧齿轮换向箱的顶侧均开设有一处阶梯状结构的限位槽,且在此限位槽内平铺放置有一处插入式出料板。进一步的,所述插入式出料板为第一下料斗顶侧的配件,且出料板的顶面为光滑的水平面,其坐落在第一下料斗的顶侧时,与底部的搅动轴留有一段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结构的工程建设用破碎机在现有的双压辊式结构的技术结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装置底侧设有两层出料结构,这两层出料结构,可根据上端加入物料的种类,及特料最终破碎状态进行选择性的使用,顶层出料结构为插入式,是一块插入板式的出料结构,将其放置在上面可对落下的破碎物料快速输出,底层出料结构为两处出料结构进行结合的一处搅动式精细出料结构,可将顶部落下的物料进行再次精细出料,当装置使用在石料破碎时,可将顶层出料板插入直接出料,当装置使用在建筑石灰物料精细破碎时,可将顶层出料板插出,使底层综合出料结构内的搅动装置进行搅动挤压,实现细粉状出料,由此可以看出,本结构可以适应于矿山石材破碎成石场合,也可以适应于建筑建设中的石灰块破碎成粉末状的场合,结构综合性能好,选择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由图1引出的后视视角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视角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由图3引出的去掉底部第二下料斗时底部视角示意图。图5,图6是本技术的内部双辊及内腔底部各结构示意图。图7,图8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限位槽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插入式出料板安装在限位槽内时安装原理及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支架-1,破碎舱-2,入料口-3,对辊-4,电器箱-5,第一马达-6,第二马达-7,第一下料斗-8,漏孔-801,齿轮座-802,连接座-803,限位槽-804,第二下料斗-9,带轮-10,出料布袋-11,搅动轴-12,齿轮换向箱-13,插入式出料板-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本技术提供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具有矿山石料打碎及建筑工程施式双工作场合的简单切换,且在建筑石灰粉碎过程中具有环保结构,包括有:支架1,破碎舱2,入料口3,对辊4,电器箱5,第一马达6,第二马达7,第一下料斗8,漏孔801,齿轮座802,连接座803,限位槽804,第二下料斗9,带轮10,出料布袋11,搅动轴12,齿轮换向箱13和插入式出料板14:所述破碎舱2为长方形的舱体结构,且其通过螺栓坐落安装在支架1的底面上,并且在破碎舱2的顶面开设有长方形入料口,此入料口的顶端安装有倒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具有矿山石料打碎及建筑工程施式双工作场合的简单切换,且在建筑石灰粉碎过程中具有环保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包括支架(1),破碎舱(2),入料口(3),对辊(4),电器箱(5),第一马达(6),第二马达(7),第一下料斗(8),漏孔(801),齿轮座(802),连接座(803),限位槽(804),第二下料斗(9),带轮(10),出料布袋(11),搅动轴(12),齿轮换向箱(13)和插入式出料板(14):所述破碎舱(2)为长方形的舱体结构,且其通过螺栓坐落安装在支架(1)的底面上,并且在破碎舱(2)的顶面开设有长方形入料口,此入料口的顶端安装有倒梯形状结构的入料口(3);所述对辊(4)为两处,它们的表面均开设有一周凸起条结构的压槽,且两处对辊(4)通过轴承座临近排列安装在破碎舱(2)内;所述支架(1)的左端安装有第一马达(6),且此第一马达(6)通过传送链与两处经过齿轮换向箱(13)换向连接的对辊(4)实现传动连接,且第一马达(6)与带有按钮的电器箱(5)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破碎舱(2)的底面开设有长方形的出料槽,且在此出料槽的底部按倾斜的方式安装有一处托斗状结构的第一下料斗(8);所述第一下料斗(8)内排列安装有搅动轴(12),且最后端的一处搅动轴(12)通过轴端伸出的带轮(10)与支架(1)顶面安装的第二马达(7)实现链传动连接,且此第二马达(7)与带有按钮的电器箱(5)实现电性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具有矿山石料打碎及建筑工程施式双工作场合的简单切换,且在建筑石灰粉碎过程中具有环保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包括支架(1),破碎舱(2),入料口(3),对辊(4),电器箱(5),第一马达(6),第二马达(7),第一下料斗(8),漏孔(801),齿轮座(802),连接座(803),限位槽(804),第二下料斗(9),带轮(10),出料布袋(11),搅动轴(12),齿轮换向箱(13)和插入式出料板(14):所述破碎舱(2)为长方形的舱体结构,且其通过螺栓坐落安装在支架(1)的底面上,并且在破碎舱(2)的顶面开设有长方形入料口,此入料口的顶端安装有倒梯形状结构的入料口(3);所述对辊(4)为两处,它们的表面均开设有一周凸起条结构的压槽,且两处对辊(4)通过轴承座临近排列安装在破碎舱(2)内;所述支架(1)的左端安装有第一马达(6),且此第一马达(6)通过传送链与两处经过齿轮换向箱(13)换向连接的对辊(4)实现传动连接,且第一马达(6)与带有按钮的电器箱(5)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破碎舱(2)的底面开设有长方形的出料槽,且在此出料槽的底部按倾斜的方式安装有一处托斗状结构的第一下料斗(8);所述第一下料斗(8)内排列安装有搅动轴(12),且最后端的一处搅动轴(12)通过轴端伸出的带轮(10)与支架(1)顶面安装的第二马达(7)实现链传动连接,且此第二马达(7)与带有按钮的电器箱(5)实现电性控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施工的对辊式破碎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琪尹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刘仕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