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制砂机及制砂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319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破碎机领域,公开一种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制砂机及制砂机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10:设定进料内腔体出料孔初始开度α和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初始频率f0;步骤20:检测稳定运行状态负荷率a%;步骤30:判断a%是否与满负荷率A%相等,是,则为第一阶段稳定状态,进入步骤40;否则,调整f0和α返回步骤20;步骤40:获取该状态上料皮带驱动电机稳定频率f1和成品砂稳定产量Q1;步骤50:增大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实时频率f2,获取成品砂实时产量Q2;步骤60:当Q2‑Q1>Q0时,返回步骤50;当Q2‑Q1≤Q0时,结束频率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控制防过载,通过电机的持续满负荷运行、中心通过量与溢流量之间的最佳比,实现高效破碎和产砂量最大化,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

Feed Control Method, Sand Making Machine and Sand Making Machine System of Sand M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制砂机及制砂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砂机,具体地涉及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制砂机及制砂机系统。
技术介绍
制砂机是制砂工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装置,主要用于将岩石破碎成所需要的粒径大小要求的成品砂。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最合理的工作状态,使破碎效率达到最大,需要在作业过程中,对制砂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目前对制砂机的这种调整主要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的机械结构或液压机构来调节进料口或出料口的开度,或者通过料位器对制砂机内腔中的料位高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的实时料位与设定料位之间的范围比较,控制调节入料口的开度。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首先,调整过程需要整个系统停机并进行手动操作,甚至还需要专用工具,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其次,无论采用何种调节方式,都仅仅涉及对进料或出料的调节,没有考虑到其他能够代表制砂机工况的参数,比如:制砂机的负荷率、中心通过量与溢流量之间的最佳比值关系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手动调节效率低、检测控制参数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制砂机及制砂机系统,无需人工干预,自动控制防过载,通过电机的持续满负荷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设定所述制砂机的进料内腔体出料孔初始开度α、设定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初始频率f0;步骤20:检测所述制砂机在稳定运行状态下的负荷率a%;步骤30:判断所述步骤20中的负荷率a%是否与满负荷率A%相等,如果是,则达到第一阶段稳定状态,进入步骤40;否则,调整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初始频率f0和进料内腔体出料孔初始开度α后,返回步骤20;步骤40:达到第一阶段稳定状态之后,获取该状态上料皮带驱动电机稳定频率f1,并获取成品砂稳定产量Q1;步骤50:增大上料皮带驱动电机频率至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实时频率f2,并获取成品砂实时产量Q2;步骤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设定所述制砂机的进料内腔体出料孔初始开度α、设定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初始频率f0;步骤20:检测所述制砂机在稳定运行状态下的负荷率a%;步骤30:判断所述步骤20中的负荷率a%是否与满负荷率A%相等,如果是,则达到第一阶段稳定状态,进入步骤40;否则,调整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初始频率f0和进料内腔体出料孔初始开度α后,返回步骤20;步骤40:达到第一阶段稳定状态之后,获取该状态上料皮带驱动电机稳定频率f1,并获取成品砂稳定产量Q1;步骤50:增大上料皮带驱动电机频率至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实时频率f2,并获取成品砂实时产量Q2;步骤60:将成品砂实时产量Q2和成品砂稳定产量Q1进行比较,当Q2-Q1>Q0时,返回步骤50;当Q2-Q1≤Q0时,结束频率调整;其中,Q0为预设成品砂产量增量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0中,Q0=(0.5%-1%)×Q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进一步包括:步骤301:当a%<A%时,增大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初始频率f0,增大进料内腔体出料孔初始开度α后返回步骤20;步骤302:当a%>A%时,减小上料皮带驱动电机初始频率f0,减小进料内腔体出料孔初始开度α后返回步骤20;步骤303:当a%=A%时,达到第一阶段稳定状态,进入步骤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85%-95%。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砂机进料控制方法的制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料腔(100)、破碎腔(200)和出料腔(300),所述进料腔(100)的内部通过隔板(110)分割为内腔体(120)和外腔体(130),所述内腔体(120)的底壁设有内腔体出料孔(121),所述内腔体出料孔包括有自动调节系统,所述自动调节系统进一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徐建华许平增李远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