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312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塔体,所述吸收塔塔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气体管道,所述气体管道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的外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的内部,所述吸收塔塔体的内部设置有浆池,所述浆池在吸收塔塔体的内部底端,所述吸收塔塔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道,所述吸收塔塔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喷淋管道,且所述喷淋管道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的内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的外部;吸收塔的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塔内部设有多个喷淋层,对烟气进行多段吸收,减小烟气分离的阻力,同时不需要借助配套湿式电除尘设备对液滴和粉尘的进一步的调整,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An absorption tower with built-in gas-liquid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
本技术属于节能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炭占比约70%,而且限于我国的能源储存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发电等煤炭燃烧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灰渣及噪声等污染物,其废气中的SO2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SO2的排放造成我国大面积的酸雨危害,为了减少空气污染,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标准,推动建设了大量的脱硫设施;但是目前的脱硫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占地面积大、烟气阻力损失高、投资大,需借助配套湿式电除尘等高效设备对液滴和粉尘的进一步的调整,针对目前的脱硫吸收塔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脱硫吸收塔的结构进行改进并优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脱硫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占地面积大、烟气阻力损失高、投资大,需借助配套湿式电除尘等高效设备对液滴和粉尘的进一步的调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塔体,所述吸收塔塔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气体管道,所述气体管道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的外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的内部,所述吸收塔塔体的内部设置有浆池,所述浆池在吸收塔塔体的内部底端,所述吸收塔塔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道,所述吸收塔塔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喷淋管道,且所述喷淋管道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的内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的外部,所述三个喷淋管道的内侧均匀设置有两个导液环,所述导液环的外侧表面与吸收塔塔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导液环的下方设置有挡液帽,所述挡液帽通过支架与吸收塔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液帽的下方设置有喷淋液体承接板,所述喷淋液体承接板的外观结构为圆环结构,所述喷淋液体承接板的外侧表面与吸收塔塔体的内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喷淋液体承接板的底面设置有出液管道,所述出液管道的一端贯穿喷淋液体承接板的底面到达喷淋液体承接板的上表面,且所述喷淋液体承接板的上方与出液管道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喷淋液体承接板的内侧通过支架设置有旋流叶片,所述旋流叶片的外侧设置有升气环,所述升气环的外观结构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升气环的底端设置在喷淋液体承接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升气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两端顶端贯穿升气环的两侧表面,所述排气槽的一侧设置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为弧形叶片,且所述导气板均匀设置在升气环的外侧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吸收塔的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塔内部设有多个喷淋层,对烟气进行多段吸收,减小烟气分离的阻力,同时不需要借助配套湿式电除尘设备对液滴和粉尘的进一步的调整,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导气板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收塔塔体;2、气体管道;3、浆池;4、出液管道;5、喷淋管道;6、排气管道;7、导液环;8、挡液帽;9、升气环;10、旋流叶片;11、喷淋液体承接板;12、排气槽;13、导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塔体1,吸收塔塔体1的一侧表面设有气体管道2,气体管道2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1的外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设有浆池3,浆池3在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底端,吸收塔塔体1的顶端设有排气管道6,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均匀设有三个喷淋管道5,且喷淋管道5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1的内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1的外部,三个喷淋管道5的内侧均匀设有两个导液环7,导液环7的外侧表面与吸收塔塔体1的内壁相连接,导液环7的下方设有挡液帽8,挡液帽8通过支架与吸收塔塔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为了避免导液环7上的液体坠落至旋流叶片10上导致液体分离无效,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挡液帽8的下方设有喷淋液体承接板11,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外观结构为圆环结构,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外侧表面与吸收塔塔体1的内壁相连接。为了便于液体的排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底面设有出液管道4,出液管道4的一端贯穿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底面到达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上表面,且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上方与出液管道4的内部相连通。为了便于对气体的导流,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内侧通过支架设有旋流叶片10,旋流叶片10的外侧设有升气环9,升气环9的外观结构为圆柱形结构,升气环9的底端设在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上表面,便于将液体排至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上表面。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流,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升气环9的内部均匀设有排气槽12,排气槽12的两端顶端贯穿升气环9的两侧表面,排气槽12的一侧设有导气板13,导气板13为弧形叶片,弧形结构能够更好的使得导气板13与空气接触,增大自身与空气的接触面,且导气板13均匀设在升气环9的外侧表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向气体管道2的内部通入气体,气体经过气体管道2到达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喷淋管道5对吸收塔塔体1内部的气体进行喷淋,一部分液体坠落至吸收塔塔体1的底部与浆池3混合,还有一部分的液体以此经过旋流叶片10到达升气环9处进行分层,之后的液体经过排气槽12与导气板13落到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上表面经过出液管道4排出,最后一部分气体到达排气管道6处排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塔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气体管道(2),所述气体管道(2)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1)的外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所述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设置有浆池(3),所述浆池(3)在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底端,所述吸收塔塔体(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道(6),所述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喷淋管道(5),且所述喷淋管道(5)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1)的内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1)的外部,所述三个喷淋管道(5)的内侧均匀设置有两个导液环(7),所述导液环(7)的外侧表面与吸收塔塔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导液环(7)的下方设置有挡液帽(8),所述挡液帽(8)通过支架与吸收塔塔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塔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气体管道(2),所述气体管道(2)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1)的外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所述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设置有浆池(3),所述浆池(3)在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底端,所述吸收塔塔体(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管道(6),所述吸收塔塔体(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喷淋管道(5),且所述喷淋管道(5)的一端贯穿吸收塔塔体(1)的内侧表面到达吸收塔塔体(1)的外部,所述三个喷淋管道(5)的内侧均匀设置有两个导液环(7),所述导液环(7)的外侧表面与吸收塔塔体(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导液环(7)的下方设置有挡液帽(8),所述挡液帽(8)通过支架与吸收塔塔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气液分离器装置的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帽(8)的下方设置有喷淋液体承接板(11),所述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外观结构为圆环结构,所述喷淋液体承接板(11)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任远李明波徐延忠刘大华李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义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