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949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所述噻虫啉用于包虫病的治疗,所述噻虫啉用于制备治疗包虫病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为包虫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手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噻虫啉的新用途,拓展了噻虫啉的应用,该药物有用于包虫病治疗药物开发的前景,为包虫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

A New Use of Thiacyc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包虫病(Echinococcosis),又称棘球蚴病(Hydatiddiseases),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引起,呈全球性分布。感染者因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附有虫卵的动物皮毛而致病,表现出类癌症的生长方式,并可通过血液循环扩展到肺、脑、肾等远处器官。近年来,中国北方西部地区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尤其在青海省,其发病率已达到0.63%,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寄生虫还会感染牛、羊、马等家畜,影响家畜的正常生长,给农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并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该病起病隐匿,且病情发展缓慢,一旦发现患者多处于疾病晚期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并发症状甚至死亡。据统计,患者不行相关治疗,70%患者在5年内死亡,90%患者在确诊后10年内死亡。外科手术治疗一直是治疗包虫病的首选方法。尽管根治性切除是治疗包虫病最有效的方式,但很多病人直到晚期才被发现,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苯并咪唑类药物化疗(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作为包虫病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术前用于抑制病灶增生和虫体活性,术后用于预防包虫病的复发。但这类药物由于肠道吸收差,且患者必须长时间内接受化疗,其治愈率仅仅为30%左右。目前,已有的抗寄生虫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及效果差限制了其使用,抗包虫病药物的研发工作进展也较为缓慢,因而迫切需要研发治疗包虫病的新型药物,从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和负担。噻虫啉是一种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上世纪90年代由德国拜耳农化公司和日本拜耳农化公司合作开发。噻虫啉(Thiacloprid,C10H9ClN4S)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噻虫啉在农业上主要用于防治大多数害虫,同时也用于防治家畜体表的寄生虫,对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它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接合后膜,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引起神经通道的阻塞,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积累,从而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速效且持效期长。噻虫啉对人畜毒性极低,对人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不会污染空气。但是截止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于噻虫啉在治疗包虫病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为包虫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手段。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所述噻虫啉用于包虫病的治疗。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噻虫啉用于制备治疗包虫病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噻虫啉的新用途,拓展了噻虫啉的应用,该药物有用于包虫病治疗药物开发的前景,为包虫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噻虫啉药物结构示意图;图2为噻虫啉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影响结果示意图(Viability指原头节的存活率,Days指天数,ABZSO阿苯达唑亚砜);图3为噻虫啉体外毒性评价效果图(DMSO为二甲基亚砜);图4为噻虫啉对小鼠体内包虫病灶的影响效果图;图5为噻虫啉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1、噻虫啉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体外作用效果(1)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制备分离本实验室在蒙古长爪沙鼠体内保种的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将包虫病灶剪碎后,通过四层纱布过滤分离原头节至50mL离心管,自然沉降10min后,弃上清,0.9%生理盐水洗涤8-10次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的存活状况。(2)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体外培养将原头节用含灭活血清1640培养基重悬后加入25cm2培养瓶中,放置于37℃5%CO2、相对湿度为95%左右培养箱中培养,每4-5d换液一次。(3)噻虫啉的体外效果评价方法将培养的原头节置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6mL培养基,将不同浓度的噻虫啉加入培养孔中,使终浓度分别为0、12.5、25、50、75、100、150、200μg/mL,于加药后连续观察7d药物的作用效果。用0.1%伊红溶液对原头节进行染色,死亡原头节会被染成红色,计数进行原头节药物作用后活性计算。原头节活性=活原头节数/原头节总数×100%。实验结果(1)啉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效果经药物作用7d后,噻虫啉浓度为50μg/mL时,原头节死亡率为70%以上,低于此浓度,噻虫啉对原头节无明显的作用效果(详见图2和图5)。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正常原头节多呈外翻型,内部结构清晰可见,边缘光整;药物作用后原头节多呈外翻状态,原头节头钩脱落,原头节体表可见大小不等的泡状结构。2、噻虫啉体外毒性评价培养HepG2细胞和LO2细胞,待细胞传代培养1次后,消化细胞并调整细胞密度为5×104个/mL,以200μL/孔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待细胞贴壁后饥饿处理24h,加入不同终浓度的噻虫啉药物处理48h,用CCK-8试剂盒(购自于上海生工)测定细胞活性。计算待测药物对上述培养细胞活性的抑制率:细胞活性抑制率=[(对照组吸光度值-调零孔吸光度值)-(药物处理组吸光度值-调零孔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调零孔吸光度值)×100%。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HepG2和LO2细胞在100μg/mL浓度以下细胞的增殖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说明在对多房棘球蚴原头节杀伤效果的有效浓度内噻虫啉对细胞无明显毒性。3、噻虫啉抗小鼠体内包虫的作用效果(1)多房棘球蚴原头节的制备分离本实验室在蒙古长爪沙鼠体内保种的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将包虫病灶剪碎后,通过四层纱布过滤分离原头节至50mL离心管,自然沉降10min后,弃上清,0.9%生理盐水洗涤8-10次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头节的存活状况。(2)继发性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建立将分离多房棘球蚴原头节0.9%生理盐水重悬,以2000个/只接种Balb/c小鼠,置于SPF级动物房中饲养。模型建立3月后用于后续实验。(3)噻虫啉小鼠灌胃处理Balb/c小鼠接种多房棘球蚴原头节3月后,随机分成五组:感染对照组,阳性对照阿苯达唑组(100mg/kg),噻虫啉10mg/kg组,噻虫啉40mg/kg组,每组8只小鼠,连续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液并分离血清用于肝肾功能分析,称量包虫病灶重量。实验结果结果如图4所示,与未给药组相比,噻虫啉作用后组包虫病灶的湿重明显下降,表明噻虫啉有很好的体内抗包虫的效果;同时,在该药物浓度下,与对照组相比,噻虫啉给药组和阿苯达唑组肝肾功能均没有显著变化,表明在此有效浓度范围内噻虫啉不影响肝肾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噻虫啉用于包虫病的治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噻虫啉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噻虫啉用于包虫病的治疗。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日力刘川川马兰毕续海汤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