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94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支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V型开口,两对所述支杆安置于安装板下壁面,所述安装板V型开口内安装有抬起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靠产妇自身控制腿部活动,长时间生育过程中容易疲劳,医务人员的辅助固定不仅稳定性差,不利于产妇安全快速的进行生产工作的问题。

A Maternal Therapeutic Suppor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产妇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两腿张开分叉,有助于医师进行接生工作,并且腿部保持一定的分开角度有助于产妇生产,以往的生产方法多是靠产妇自身控制腿部活动,长时间生育过程中容易疲劳,医务人员的辅助固定不仅稳定性差,而且人员众多不便于接生,长此以往,不利于产妇安全快速的进行生产工作,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解决了靠产妇自身控制腿部活动,长时间生育过程中容易疲劳,医务人员的辅助固定不仅稳定性差,不利于产妇安全快速的进行生产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支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V型开口,两对所述支杆安置于安装板下壁面,所述安装板V型开口内安装有抬起结构;所述抬起结构,其包括:固定板、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接板、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连接板、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接板,伺服电机、竖板、螺纹杆、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第一滑块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滑块;所述固定板嵌装于安装板V型开口内底端,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安置于固定板侧壁面,且位于V型开口内,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底端,且位于V型开口内,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底端,且位于V型开口内,所述伺服电机安置于固定板下壁面,所述竖板安置于固定板下壁面,且位于伺服电机一侧,所述竖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竖板圆孔内嵌装有轴承,所述螺纹杆安置于伺服电机驱动端,且一段穿过轴承,位于竖板右侧,一对所述固定杆安置于竖板右侧壁面,且呈V型位于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下方,所述第一滑块旋接于螺纹杆上,所述第一滑块与安装板下壁面之间安装有滑杆,一对所述第二滑块穿过一对所述固定杆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下壁面,且位于第一滑块两侧,所述第一滑块与一对所述第二滑块之间均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杆。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与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底座:该底座用于固定伺服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上均安装有卡扣:该卡扣用于固定腿部。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壁面且位于V型开口上方处安装有海绵垫:该海绵垫用于使病人更为舒适。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两侧安装有护栏。优选的,所述伺服单电机内安装有垫片:该垫片用于防止伺服电机发生串动。优选的,所述支腿为圆柱形。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伺服电机驱动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二滑块与一对所述固定杆之间滑动配合。优选的,一对所述固定杆分别位于螺纹杆两侧,且呈V型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首先将产妇的腿放置于连接板上,通过卡扣将腿固定在连接板上,然后通过控制启动电机,连接板运动会自动带着产妇的腿抬起,并保持一定角度分开,产妇可以放松身体,不用自己出力便可以完成处理工作,解决了靠产妇自身控制腿部活动,长时间生育过程中容易疲劳,医务人员的辅助固定不仅稳定性差,不利于产妇安全快速的进行生产工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支腿;3、固定板;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第三连接板;7、伺服电机;8、竖板;9、螺纹杆;10、固定杆;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3、轴承;14、连杆;15、底座;16、卡扣;17、海绵垫;18、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1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支腿2,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V型开口,两对所述支杆安置于安装板1下壁面,所述安装板1V型开口内安装有抬起结构;所述抬起结构,其包括:固定板3、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接板4、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连接板5、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接板6,伺服电机7、竖板8、螺纹杆9、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10、第一滑块11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滑块12;所述固定板3嵌装于安装板1V型开口内底端,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4活动安置于固定板3侧壁面,且位于V型开口内,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5活动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4底端,且位于V型开口内,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6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5底端,且位于V型开口内,所述伺服电机7安置于固定板3下壁面,所述竖板8安置于固定板3下壁面,且位于伺服电机7一侧,所述竖板8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竖板8圆孔内嵌装有轴承13,所述螺纹杆9安置于伺服电机7驱动端,且一段穿过轴承13,位于竖板8右侧,一对所述固定杆10安置于竖板8右侧壁面,且呈V型位于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6下方,所述第一滑块11旋接于螺纹杆9上,所述第一滑块11与安装板1下壁面之间安装有滑杆,一对所述第二滑块12穿过一对所述固定杆10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6下壁面,且位于第一滑块11两侧,所述第一滑块11与一对所述第二滑块12之间均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杆14;所述伺服电机7与安装板1之间安装有底座15:该底座15用于固定伺服电机7;所述第一连接板4以及第二连接板5上均安装有卡扣16:该卡扣16用于固定腿部;所述安装板1上壁面且位于V型开口上方处安装有海绵垫17:该海绵垫17用于使病人更为舒适;所述安装板1两侧安装有护栏18;所述伺服单电机内安装有垫片:该垫片用于防止伺服电机7发生串动;所述支腿为圆柱形;所述螺纹杆9与伺服电机7驱动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对所述第二滑块12与一对所述固定杆10之间滑动配合;一对所述固定杆10分别位于螺纹杆9两侧,且呈V型结构。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下列为本案中的电气件采用的种类以及作用:电机驱动器:采用科尔摩根伺服驱动器的S700系列驱动器,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伺服电机:采取110AEA12020-SH3型号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1)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V型开口,两对所述支腿(2)安置于安装板(1)下壁面,所述安装板(1)V型开口内安装有抬起结构;所述抬起结构,其包括:固定板(3)、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接板(4)、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连接板(5)、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接板(6),伺服电机(7)、竖板(8)、螺纹杆(9)、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10)、第一滑块(11)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滑块(12);所述固定板(3)嵌装于安装板(1)V型开口内底端,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4)活动安置于固定板(3)侧壁面,且位于V型开口内,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5)活动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4)底端,且位于V型开口内,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6)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5)底端,且位于V型开口内,所述伺服电机(7)安置于固定板(3)下壁面,所述竖板(8)安置于固定板(3)下壁面,且位于伺服电机(7)一侧,所述竖板(8)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竖板(8)圆孔内嵌装有轴承(13),所述螺纹杆(9)安置于伺服电机(7)驱动端,且一段穿过轴承(13),位于竖板(8)右侧,一对所述固定杆(10)安置于竖板(8)右侧壁面,且呈V型位于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6)下方,所述第一滑块(11)旋接于螺纹杆(9)上,所述第一滑块(11)与安装板(1)下壁面之间安装有滑杆,一对所述第二滑块(12)穿过一对所述固定杆(10)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6)下壁面,且位于第一滑块(11)两侧,所述第一滑块(11)与一对所述第二滑块(12)之间均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连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妇用治疗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1)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支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上开设有V型开口,两对所述支腿(2)安置于安装板(1)下壁面,所述安装板(1)V型开口内安装有抬起结构;所述抬起结构,其包括:固定板(3)、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接板(4)、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连接板(5)、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接板(6),伺服电机(7)、竖板(8)、螺纹杆(9)、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10)、第一滑块(11)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滑块(12);所述固定板(3)嵌装于安装板(1)V型开口内底端,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4)活动安置于固定板(3)侧壁面,且位于V型开口内,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5)活动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板(4)底端,且位于V型开口内,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6)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二连接板(5)底端,且位于V型开口内,所述伺服电机(7)安置于固定板(3)下壁面,所述竖板(8)安置于固定板(3)下壁面,且位于伺服电机(7)一侧,所述竖板(8)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竖板(8)圆孔内嵌装有轴承(13),所述螺纹杆(9)安置于伺服电机(7)驱动端,且一段穿过轴承(13),位于竖板(8)右侧,一对所述固定杆(10)安置于竖板(8)右侧壁面,且呈V型位于一对所述第三连接板(6)下方,所述第一滑块(11)旋接于螺纹杆(9)上,所述第一滑块(11)与安装板(1)下壁面之间安装有滑杆,一对所述第二滑块(12)穿过一对所述固定杆(10)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然吕爽祖新颖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