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移位牵引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87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肌腱移位牵引钳,包括钳头、钳身和钳柄,钳头设于钳身前端,并具有控制钳头咬合的扭簧,钳口内设有钝形锯齿;钳身呈圆弧状的空心杆结构,钳柄包括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固定钳柄固定于钳身末端,活动钳柄设于固定钳柄后侧并与固定钳柄相铰接,活动钳柄上端设有一随活动钳柄活动以向后牵拉钳头张开的牵引绳,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片。该牵引钳可穿过隧道一次到位后再进行夹持,减少创伤,且具有较佳的咬合效果,又不会对肌腱造成损伤,能够满足相应的解剖弧度结构需求。

Tendon transfer traction forc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肌腱移位牵引钳
本技术属于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肌腱移位牵引钳。
技术介绍
在骨科肌腱移位手术中,通常需要造一较长的皮下隧道,并将移植肌腱穿过该皮下隧道移位至所需位置。例如:在手术切取遗传性多发性软骨瘤中,会发现部分病人因为瘤体大,导致周围的肌腱压迫,以及手外伤、臂丛神经损伤病人,就需要行肌腱移位手术就需要做肌腱隧道移位术。请参见图1所示,但是,由于目前还没有肌腱移位的专用器械,一般只能采用常规的止血钳1进行多切口操作,导致会存在以下多个缺陷:1、止血钳呈A99字形状,非常不适合穿入皮下隧道2,并且夹钳的扩张动作会造成很大的创伤;2、同一隧道2需要多次开创口,加大患者的痛苦;3、长度距离不够,且血管钳钳住后咬合力过大,会造成肌腱的医源性损伤;4、没有弧度,不适用于如腕部等某些部位的解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肌腱移位牵引钳,专用于肌腱移位牵引,能够减少创伤,满足解剖弧度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肌腱移位牵引钳,包括钳头、钳身和钳柄,钳头设于钳身前端,并具有控制钳头咬合的扭簧,钳口内设有钝形锯齿;钳身呈圆弧状的空心杆结构,钳柄包括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固定钳柄固定于钳身末端,活动钳柄设于固定钳柄后侧并与固定钳柄相铰接,活动钳柄上端设有一随活动钳柄活动以向后牵拉钳头张开的牵引绳,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片;所述钳头包括设于上方的活动钳头和设于下方的固定钳头,固定钳头与钳身相固定,活动钳头通过扭簧与固定钳头相铰接,牵引绳一端穿过钳身与活动钳头相连。所述钳身的弧度为10~30度。所述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之间还设有一对定位卡接件,两定位卡接件的相对面上设有相匹配的多道卡槽。采用本技术的肌腱移位牵引钳,具有如下优点:1、具有独立的钳头和钳身,可穿过隧道一次到位后再进行夹持,减少创伤;2、具有钝形锯齿,具有较佳的咬合效果,又不会对肌腱造成医源性损伤;3、钳身具有弧度,能够满足相应解剖结构的需求;4、采用钳柄活动控制牵引绳牵拉钳头张开,松开钳柄后由扭簧自动夹持,使得夹持不会对皮下隧道产生影响,操作更为便捷;5、通过设置定位卡接件,可根据需要保持钳头的张开或夹持状态,使得操作更为精准、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采用止血钳进行肌腱移位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肌腱移位牵引钳的钳头咬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肌腱移位牵引钳的钳头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分别为本技术的钳头的咬合或张开状态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手持钳柄使钳头张开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采用本技术的牵引钳穿隧道进行肌腱移位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肌腱移位牵引钳100如图2~6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钳头110、钳身120和钳柄130,其中:钳头110设于钳身120前端,并具有控制钳头110夹紧的扭簧111,受扭簧111作用在不受外力时钳头110保持夹紧咬合状态,并且在钳口内设有钝形锯齿112,用于对肌腱产生较佳的咬合效果,但又不会对肌腱造成医源性损伤;钳身120呈圆弧状的空心杆结构,直径为3~5mm,根据临床常见的解剖弧度结构,将该钳身120的弧度设计为10~30度为较佳;钳柄130包括固定钳柄131和活动钳柄132,固定钳柄131固定于钳身120末端,活动钳柄132设于固定钳柄131后方,并与固定钳柄131相铰接,活动钳柄132上设有一随活动钳柄132一起活动以向后牵拉钳头110张开的牵引绳133(例如不锈钢钢丝绳等),活动钳柄132与固定钳柄131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片134,当手持钳柄130进行夹持时,活动钳柄132上端拉着牵引绳133向后张开,从而通过牵引绳133向后牵拉钳头110,使其克服扭簧111作用而呈张开状,当松开钳柄130时,受复位弹簧片134作用,活动钳柄132与固定钳柄131上端并拢,下端张开,牵引绳133不对钳头110牵引,钳头110受扭簧111作用呈夹紧状,从而实现设于圆弧状钳身120的钳头110张开和夹紧的控制。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钳头110包括设于上方的活动钳头113和设于下方的固定钳头114,固定钳头114与钳身120相固定,活动钳头113通过扭簧111与固定钳头114相铰接,牵引绳133一端穿过钳身120与活动钳头113相连,通过牵引绳133进行活动钳头113的张开和夹紧的控制,采用如此仅上部活动的钳头110更符合在腕部等表面等特殊部位的肌腱夹持。而钝形锯齿112则分别设于活动钳头113与固定钳头114前端的相对面上。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动钳柄132与固定钳柄131之间还设有一对定位卡接件135,两定位卡接件135的相对面上设有相匹配的多道卡槽,通过不同卡槽之间的卡接,能够根据需要保持钳头110的张开或夹持状态,使得操作更为精准、方便、省力。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钳头110咬合后整体也呈与钳身120相同直径的圆杆状,有利于皮下隧道的穿行。另外,本技术的各部件均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便于消毒。请结合图7所示,本技术的牵引钳100的工作原理如下:先手持牵引钳100在钳柄130不受力的情况下,将钳头110及钳身120穿过以造好的皮下隧道2,此时通过对活动钳柄132施力,由牵引绳133牵拉活动钳头113张开至一定角度去夹持所需要移位的肌腱,并通过缓慢松开活动钳柄132由扭簧111作用使得活动钳柄132复位以夹住肌腱,再通过后移,将肌腱牵引至隧道2内,并通过隧道2牵引至移位所需的位置。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肌腱移位牵引钳100可应用于各种部位的肌腱隧道移位手术,并且在软骨瘤压迫肌腱的肌腱隧道移位术中,除了能够有效进行肌腱移位外,还能够起到分离肌腱加以保护的作用,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腱移位牵引钳,包括钳头、钳身和钳柄,其特征在于:钳头设于钳身前端,并具有控制钳头咬合的扭簧,钳口内设有钝形锯齿;钳身呈圆弧状的空心杆结构,钳柄包括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固定钳柄固定于钳身末端,活动钳柄设于固定钳柄后侧并与固定钳柄相铰接,活动钳柄上端设有一随活动钳柄活动以向后牵拉钳头张开的牵引绳,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片;所述钳头包括设于上方的活动钳头和设于下方的固定钳头,固定钳头与钳身相固定,活动钳头通过扭簧与固定钳头相铰接,牵引绳一端穿过钳身与活动钳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腱移位牵引钳,包括钳头、钳身和钳柄,其特征在于:钳头设于钳身前端,并具有控制钳头咬合的扭簧,钳口内设有钝形锯齿;钳身呈圆弧状的空心杆结构,钳柄包括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固定钳柄固定于钳身末端,活动钳柄设于固定钳柄后侧并与固定钳柄相铰接,活动钳柄上端设有一随活动钳柄活动以向后牵拉钳头张开的牵引绳,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片;所述钳头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阳王隼陈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