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景峰专利>正文

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2806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采用电热元件分段加热空气和麻醉剂的方法,使从气泵出来的压缩空气和从药瓶出来的药液,在进入患者的气道前,均保持高于气道温度的恒温,再经过处于室温状态的支气管镜工作通道适当降温,使得进入患者气道内的空气和麻醉剂的温度等于或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消除喷入的麻醉剂与病人气道的温度差所造成的刺激。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重新设计了控制手柄以及药液暂存器;增加了具恒温加热功能的泵头瓶、废液暂存存器、防逆流的阻逆接口、多路无线控制发射和接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能够大幅度降低支气管镜诊疗时病患的痛苦,避免了诊疗时患者容易出现窒息感、濒死感的问题,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Multifunctional Anesthesia System of Soft Bronchoscope with Heat Chai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支气管镜操作的麻醉系统,具体来说,涉及适用于软式支气管镜的多功能麻醉系统。
技术介绍
软式支气管镜(纤维式或电子式)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最重要的肺部疾病诊疗设备。从上世纪60年代专利技术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在这50多年中,对于术中气道粘膜的麻醉,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均沿用支气管镜诞生时就使用的麻醉方法——本申请人称之为“传统麻醉方法”。这种麻醉方法是由助手用注射器预先抽取局部麻醉剂,注入支气管镜的工作通道内,再用注射器内预留的空气,将工作通道内的麻醉剂冲入气道内,或一次注入较多量的麻醉剂,利用麻醉剂自身的重量,流到相应的部位。传统麻醉方法存在的缺陷很多:(1)所需要的麻醉剂量大,麻醉范围小,效果不佳;(2)存在麻醉死角;(3)至少需要两人才能完成操作,导致的结果就是操作步骤多,耗时费力,还存在配合不好的问题。(4)术中不能有效地清除支气管镜物镜头上附着的血液及分泌物,导致视野不清,严重影响诊治的准确性。(5)操作支气管镜的医务人员经常暴露在生物感染的高风险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于2013年研制了“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遥控麻醉系统”,并申请了申请号201320877923.6专利,在临床使用中,的确能解决上述传统麻醉系统存在的问题。使部分受检者和病人的不良体验明显改善。但由于设计考虑不周的原因,新设备也带来许多新问题,导致在某些情况下,病人的难受程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明显增加,遭受感染的风险也增加,这些问题不解决,新的麻醉技术将无法在临床上使用。具体而言,“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遥控麻醉系统”——本申请人称之为“旧版麻醉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1)由于这种麻醉系统是通过正压气泵驱动麻醉剂喷入病人的气道内,气泵泵入的空气是诊疗室内的空气,也就是说泵入的是室温空气,泵入时,空气是高速流动的,所以泵入气道内的空气温度实际上比室温低很多,这种感觉与扇扇子降温的原理相同——扇子挥动或电风扇转动时,空气从皮肤表面高速流过,所以人就感觉凉爽。人的气道粘膜对进入气道内的空气温度差的敏感性远超皮肤,受到不良刺激时的表现更加明显,当温度差达到一定的程度,人就会出现咳嗽,差别越大,咳嗽越剧烈。所以,冬季很多人从室内到室外时,会出现一阵猛烈的咳嗽。旧版麻醉系统的这种降温特性,使其在冬季的应用不但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反而增加了痛苦,因此,此麻醉系统的使用,在冬季或其他天气较冷的时期将会受到明显限制。(2)旧版麻醉系统的无线信号输出是单路的,只能控制麻醉系统执行一种功能,而临床诊疗任务多种多样,因此,旧版麻醉系统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作用很有限。(3)旧版麻醉系统液体暂存器的单向阀位置设计不合理,不能有效地阻止可能带菌的药液逆流入局麻药药瓶中,导致药瓶内药液受细菌污染,从而增加病人遭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4)旧版麻醉系统由于液体暂存器本身的设计和其后的气路设计缺陷,使得其内的药液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流出麻醉系统,进入支气管镜工作通道,也就是说,药液在暂存器内停留的时间不可控,时常在需要定点麻醉时,才发现麻醉剂已经流光了,无法麻醉。这种缺陷不但会增加麻醉剂的消耗,还严重影响麻醉的效果和效率。(5)旧版麻醉系统没有设计专用的支气管镜工作通道接口,而是直接使用旧式输液器上的塑料直通接头与支气管镜工作通道相连接,这样的连接使得塑料接头与麻醉系统的出口在延长线上成直角相交,其结果是很容易造成连接两者的硅胶管成直角折弯,折弯处的管道完全闭锁,药液无法通过,导致麻醉失败。所以在旧版麻醉系统使用时须非常小心,随时检查这根硅胶管,因为没有及时发现硅胶管折弯闭锁而导致麻醉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旧版麻醉系统存在的这些缺陷,严重的影响了麻醉系统的临床使用环境和使用效果,达不到当初研发麻醉系统的目的。因此,本申请人为了解决旧版麻醉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重新设计了整套麻醉系统。以期使本申请人的专利技术能真正的用于临床工作,造福于病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旧版麻醉系统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同时,也解决了旧版麻醉系统存在的其他设计缺陷问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在201320877923.6号专利的基础上,作了重大改进。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其主要部件包括气泵、气泵控制组件、无线控制信号组件、220V交流转直流低电压大功率电源模块、药液暂存器、泵头瓶、控制手柄;其中气泵及气泵控制组件:由气泵进气过滤器、电机、气泵部件、正压力表、出气流量调节阀旋钮、电源接口及脚踏板控制接口、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及相应的控制电路、连接软管组成;所述气泵及气泵控制组件、低压直流电源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及相应的控制电路、脚踏板控制电路都封装在一个密闭的箱子里,即主机箱里;所述主机箱多个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气过滤器、正压力表、主机箱出气管、出气流量调节阀旋钮、交流电源指示灯、气泵工作指示灯、电源总开关、交流电源接口及脚踏板控制接口;所述泵头瓶的瓶身为圆柱形,上盖为手动泵出液按钮,泵的顶端有一较长横向的出液臂,臂末端是开口朝下的出液管。专利技术作出的改进包括:增加了热流源、热流管组件、温度控制器部件,改进了控制手柄。热流源:包括元件及箱体两部分,所述元件包括电热元件、温控保护开关、温度传感器,由低压直流电源供电,其工况受温度控制器控制;其作用是将气泵送来的压缩空气加热成预设值的恒温高温空气;除低压直流电源外,其余上述元件用耐高温导线连接好后,封装在一个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称为热流源箱的密闭盒体里;所述热流源箱表面预制有热流源箱进气管、热流源箱出气管、低压直流电源输入接口、热流源箱控制电路接口;所述热流源箱封装在主机箱中,所述主机箱表面设有温度控制电缆接口;热流管组件: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软管、电热丝、温度传感器仓、温度传感器、热流管接头构成;由主机箱内的低压直流电源供电,受外置温度控制器通过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控制;硅胶管中加入电热丝,即成为热流管;所述热流管的一端朝向主机箱,与下述的废液暂存器相连,称为进气端,另一端朝向支气管镜,通过热流管接头与下述的药液暂存器相连,称为出气端。所述温度传感器仓总体呈中空长方形,其两端预制有气体进出的温度传感器仓进气管和温度传感器仓出气管,温度传感器仓的中部预制有用于安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床,温度传感器仓的边缘预制有供电电源线和温度传感器线路通道;通过此两种通道的线缆汇合共制成插头,与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连接;温度传感器仓内容纳带绝缘层的电热丝和与电热丝紧密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仓进气管与主机箱出气管相连,温度传感器仓出气管通过废液贮存器与热流管进气端相连。温度控制器:选用单个多路温度控制器或者多个单路温度控制器,将与温度控制器相连的工作电路、传感电路、控制电路的所有导线共同预制成一根较长的电缆,该电缆的末端预制有多孔插头,插头上每个电极附近都有该电极名称的醒目标记;所述温度控制器放置在支气管镜操作时便于术者观察的地方,通过所述电缆与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连接;所述控制手柄由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泵头瓶座、“C”形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其主要部件包括气泵、气泵控制组件、无线控制信号组件、220V交流转直流低电压大功率电源模块、药液暂存器、泵头瓶、控制手柄;其中气泵及气泵控制组件:由气泵进气过滤器(0306)、电机、气泵部件、正压力表(0302)、出气流量调节阀旋钮(0301)、电源接口及脚踏板控制接口(0307)、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及相应的控制电路、连接软管组成;所述气泵及气泵控制组件、低压直流电源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及相应的控制电路、脚踏板控制电路都封装在一个密闭的箱子里,即主机箱里;所述主机箱多个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气过滤器(0306)、正压力表(0302)、主机箱出气管(0309)、出气流量调节阀旋钮(0301)、交流电源指示灯(0303)、气泵工作指示灯(0304)、电源总开关(0305)、交流电源接口及脚踏板控制接口(0307);所述泵头瓶的瓶身(1202)为圆柱形,上盖为手动泵出液按钮(1201),泵的顶端有一较长横向的出液臂,臂末端是开口朝下的出液管(1203);其特征在于:主要部件还包括:热流源:包括元件及箱体两部分,所述元件包括电热元件、温控保护开关(0102)、温度传感器(0101),由低压直流电源供电,其工况受温度控制器控制;其作用是将气泵送来的压缩空气加热成预设值的恒温高温空气;除低压直流电源外,其余上述元件用耐高温导线连接好后,封装在一个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称为热流源箱的密闭盒体里;所述热流源箱表面预制有热流源箱进气管(0201)、热流源箱出气管(0202)、低压直流电源输入接口、热流源箱控制电路接口(0203);所述热流源箱封装在主机箱中,所述主机箱表面设有温度控制电缆接口(0308);热流管组件: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软管、电热丝、温度传感器仓、温度传感器、热流管接头构成;由主机箱内的低压直流电源供电,受外置温度控制器通过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0308)控制;软管中加入电热丝,即成为热流管;所述温度传感器仓总体呈中空长方形,其两端预制有气体进出的温度传感器仓进气管(0401)和温度传感器仓出气管(0402),温度传感器仓的中部预制有用于安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床(0403),温度传感器仓的边缘预制有供电电源线和温度传感器线路通道;通过此两种通道的线缆汇合共制成插头,与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连接;温度传感器仓内容纳带绝缘层的电热丝和与电热丝紧密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仓进气管(0401)与主机箱出气管相连,温度传感器仓出气管(0402)通过废液贮存器与热流管进气端相连;温度控制器:选用单个多路温度控制器或者多个单路温度控制器,将与温度控制器相连的工作电路、传感电路、控制电路的所有导线共同预制成一根较长的电缆,该电缆的末端预制有多孔插头,插头上每个电极附近都有该电极名称的醒目标记;所述温度控制器放置在支气管镜操作时便于术者观察的地方,通过所述电缆与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0308)连接;所述控制手柄由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泵头瓶座(0908)、“C”形护圈(0906)、操作部固定支架、多路发射按钮固定板(0910)、多路无线控制器信号发射器以及配套的电池构成;所述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是中空的,分别由上盖、下盖和围边(0907)构成;上、下盖之间的中空区域被隔板分隔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区域;大的区域安装多路无线控制器信号发射器模块,小的区域为电池仓,两者互相独立,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模块的供电电源线设置在电池仓的两端;所述操作部固定支架由两条较长的竖臂与一条较短的横臂构成,呈开口朝下的倒“U”字形;与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相连的一条竖臂为固定竖臂(0905),两者制成一个整体,另一条竖臂为游离竖臂(0903),用于将控制手柄固定在支气管镜的操作部上,两者由横臂(0904)连接;固定竖臂和横臂是中空的,形成容纳控制导线的管道,此管道向下与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内部相通,向上与所述多路发射按钮固定板(0910)内的按钮引线槽相通;所述“C”形护圈(0906),位于上述固定竖臂(0905)的中部偏上的位置,与固定竖臂(0905)制作成一个整体,用于将泵头瓶限制在泵头瓶座(0908)上;所述多路发射按钮固定板(0910)设置在操作部固定支架游离竖臂(0903)的正上方,与之成一整体,是游离竖臂(0903)的向上延长部分,依据需控制的功能的多少不同,安装2个或多个按钮,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内安装2路或多路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所述多路发射按钮固定板(0910)内预制有引线槽,用于安置与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内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相连的控制信号线;所述围边(0907)上缘高于上盖,上盖和围边(0907)构成浅池...

【技术特征摘要】
1.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其主要部件包括气泵、气泵控制组件、无线控制信号组件、220V交流转直流低电压大功率电源模块、药液暂存器、泵头瓶、控制手柄;其中气泵及气泵控制组件:由气泵进气过滤器(0306)、电机、气泵部件、正压力表(0302)、出气流量调节阀旋钮(0301)、电源接口及脚踏板控制接口(0307)、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及相应的控制电路、连接软管组成;所述气泵及气泵控制组件、低压直流电源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控制器及相应的控制电路、脚踏板控制电路都封装在一个密闭的箱子里,即主机箱里;所述主机箱多个表面分别安装有进气过滤器(0306)、正压力表(0302)、主机箱出气管(0309)、出气流量调节阀旋钮(0301)、交流电源指示灯(0303)、气泵工作指示灯(0304)、电源总开关(0305)、交流电源接口及脚踏板控制接口(0307);所述泵头瓶的瓶身(1202)为圆柱形,上盖为手动泵出液按钮(1201),泵的顶端有一较长横向的出液臂,臂末端是开口朝下的出液管(1203);其特征在于:主要部件还包括:热流源:包括元件及箱体两部分,所述元件包括电热元件、温控保护开关(0102)、温度传感器(0101),由低压直流电源供电,其工况受温度控制器控制;其作用是将气泵送来的压缩空气加热成预设值的恒温高温空气;除低压直流电源外,其余上述元件用耐高温导线连接好后,封装在一个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称为热流源箱的密闭盒体里;所述热流源箱表面预制有热流源箱进气管(0201)、热流源箱出气管(0202)、低压直流电源输入接口、热流源箱控制电路接口(0203);所述热流源箱封装在主机箱中,所述主机箱表面设有温度控制电缆接口(0308);热流管组件: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软管、电热丝、温度传感器仓、温度传感器、热流管接头构成;由主机箱内的低压直流电源供电,受外置温度控制器通过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0308)控制;软管中加入电热丝,即成为热流管;所述温度传感器仓总体呈中空长方形,其两端预制有气体进出的温度传感器仓进气管(0401)和温度传感器仓出气管(0402),温度传感器仓的中部预制有用于安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床(0403),温度传感器仓的边缘预制有供电电源线和温度传感器线路通道;通过此两种通道的线缆汇合共制成插头,与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连接;温度传感器仓内容纳带绝缘层的电热丝和与电热丝紧密接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仓进气管(0401)与主机箱出气管相连,温度传感器仓出气管(0402)通过废液贮存器与热流管进气端相连;温度控制器:选用单个多路温度控制器或者多个单路温度控制器,将与温度控制器相连的工作电路、传感电路、控制电路的所有导线共同预制成一根较长的电缆,该电缆的末端预制有多孔插头,插头上每个电极附近都有该电极名称的醒目标记;所述温度控制器放置在支气管镜操作时便于术者观察的地方,通过所述电缆与主机箱表面的温度控制电缆接口(0308)连接;所述控制手柄由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泵头瓶座(0908)、“C”形护圈(0906)、操作部固定支架、多路发射按钮固定板(0910)、多路无线控制器信号发射器以及配套的电池构成;所述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是中空的,分别由上盖、下盖和围边(0907)构成;上、下盖之间的中空区域被隔板分隔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区域;大的区域安装多路无线控制器信号发射器模块,小的区域为电池仓,两者互相独立,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模块的供电电源线设置在电池仓的两端;所述操作部固定支架由两条较长的竖臂与一条较短的横臂构成,呈开口朝下的倒“U”字形;与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相连的一条竖臂为固定竖臂(0905),两者制成一个整体,另一条竖臂为游离竖臂(0903),用于将控制手柄固定在支气管镜的操作部上,两者由横臂(0904)连接;固定竖臂和横臂是中空的,形成容纳控制导线的管道,此管道向下与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内部相通,向上与所述多路发射按钮固定板(0910)内的按钮引线槽相通;所述“C”形护圈(0906),位于上述固定竖臂(0905)的中部偏上的位置,与固定竖臂(0905)制作成一个整体,用于将泵头瓶限制在泵头瓶座(0908)上;所述多路发射按钮固定板(0910)设置在操作部固定支架游离竖臂(0903)的正上方,与之成一整体,是游离竖臂(0903)的向上延长部分,依据需控制的功能的多少不同,安装2个或多个按钮,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内安装2路或多路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所述多路发射按钮固定板(0910)内预制有引线槽,用于安置与无线控制器发射模块仓(0909)内无线控制信号发射器相连的控制信号线;所述围边(0907)上缘高于上盖,上盖和围边(0907)构成浅池子形状,为泵头瓶座(0908),上盖的上面构成泵头瓶座(0908)的底,上盖与围边(0907)是一体的,两者之间没有缝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热链技术的软式支气管镜多功能麻醉系统,其特征在于其部件还包括阻逆接口:位于所述麻醉系统的末端,用于药液暂存器出液气管与支气管镜的工作通道相连,麻醉系统通过此接口,将药液送入支气管镜工作通道内;所述阻逆接口外形近似三角形,由耐高温塑料材质制成;有三个开口,每个开口都延伸成短管,与不同的部件连接;这3个开口分别是:与药液暂存器出液气管(1005)间接相连的阻逆接口主进液气管(1302),所述阻逆接口主进液气管(1302)内插有子弹头裂口单向阀固定管(1301),用于固定子弹头裂口单向阀,子弹头裂口单向阀固定管(1301)通过软管与药液暂存器出液气管(1005)直接相连;阻逆接口主进液气管(1302)与药液暂存器出液气管(1005)不成直角,因此,不会出现连接两管的软管完全闭锁的现象;与阻逆接口主进液气管(1302)在同一平面的阻逆接口辅助进液气管(1304);与上述两进液气管平面成90~145度布局的阻逆接口出液气管(1303),所述阻逆接口出液气管(130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廖景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