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泡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72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升降式泡茶器,包括外杯、收容件、活动架、导柱及杯盖;所述收容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收容件可拆的套设在外杯内,收容件上设有导柱固定孔,杯盖盖住收容件上端口,所述导柱装配于收容件内可转动地穿套在固定孔内,其表面设置有螺旋导槽,所述活动架活动地装配于收容件内,活动架上设有与导柱匹配的导柱孔并活动地套设在导柱上,该导柱孔上设置有与导柱螺旋导槽相匹配的凸块,致使活动架能随着导柱的转动在收容件内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泡茶器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适用面广,采用此结构的泡茶器相比传统泡茶器体积更小,更便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泡茶器
本技术涉及生活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泡茶器。
技术介绍
饮茶是多数人的生活习惯,茶水由沸水冲泡茶叶而成,常用的一种方便泡茶杯是外杯内套置一可放冲泡物的内杯,内杯内放置有过滤网、茶水排放机构等配件,内杯底部设有漏水孔,当需要泡茶时,往内杯内放入茶叶倒入开水,待适宜片刻按动茶水排放机构,茶水即从内杯底部漏水孔流入外杯中,进而形成茶水分离,该方案结构可靠,使用方便,但是存在以下缺陷,该方案的原理是利用内杯漏水孔与外杯间存在水位差将内杯中的茶水排放到外杯中来达到茶水分离的功能,外杯必须相对做的较高较大因此相对来说比较笨重,否则当外杯中的茶水与内杯水位持平时,内杯内的茶水便无法漏到外杯中,无法实现茶水分离功能,同时因该方案中内杯底部漏水孔偏小,当外杯内的茶水与内杯水位持平时,外杯内的茶水难以与内杯内的茶水形成有效对流,因此难以实现时下比较流行的煮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泡茶器,解决上述方便泡茶杯比较笨重同时难以实现煮茶功能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泡茶器,包括外杯、收容件、活动架、导柱及杯盖;所述收容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收容件可拆的套设在外杯内,收容件上设有导柱固定孔,杯盖盖住收容件上端口,所述导柱装配于收容件内可转动地穿套在固定孔内,其表面设置有螺旋导槽,所述活动架活动地装配于收容件内,活动架上设有与导柱匹配的导柱孔并活动地套设在导柱上,该导柱孔上设置有与导柱螺旋导槽相匹配的凸块,致使活动架能随着导柱的转动在收容件内往复移动。优选的,所述收容件的上端套设有一旋转盘,该旋转盘能沿着其轴线进行转动,所述导柱上端设有传动结构,旋转盘上设置有与传动结构匹配的驱动结构,致使导柱能在旋转盘的驱动下转动。优选的,所述导柱上端设有传动接头,杯盖上设置有与传动接头匹配的驱动机构,当杯盖盖合时,传动接头与驱动机构形成连接,致使导柱能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优选的,所述的传动结构为齿轮,所述驱动结构为与齿轮啮合的内齿轮,致使导柱能随着转动盘的转动而转动。优选的,所述收容件设有第一滤网,该滤网可拆的装配在收容件底部。优选的,所述滤网通过卡扣或者螺接方式可拆的固定在收容件底部。优选的,所述的收容件的外侧设有弹性件或卡台。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片或硅胶环。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架上设有第二滤网。优选的,所述的导柱螺旋导槽为两条,对称设置于导柱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收容件内设置导柱,导柱上设置有螺旋导槽,该收容件内还装配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设有与导柱导槽匹配的凸块并套设在导柱上,泡茶时,茶叶落在活动架上随着导柱的旋转而上下移动实现了泡茶和茶水分离的功能;当活动架上移到收容件上部时,其底部空间可全部作为茶水存放空间,当活动架下移到底部时,外杯的茶水存放空间便成为茶水浸泡空间,使用灵活,无需传统方便泡茶杯需要多次泡制只需冲泡一次即可泡出一大壶茶,因茶水浸泡空间相对也是茶水存放空间,空间使用率相对传统方便泡茶杯大大提高,因此实现相同泡茶量本结构茶壶体积可大大缩小,同时因该收容件与外杯间无需做密封隔离,因此也兼具有时下流行的煮茶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升降式泡茶器的零件爆炸图。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升降式泡茶器的装配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升降式泡茶器的活动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一种升降式泡茶器的装配剖视图。其中,1、外杯,2、收容件,21、导柱固定孔,22旋转盘,221、驱动结构,23、第一滤网,24、弹片,3、活动架;31、导柱孔,311、凸块,32、第二滤网,4、导柱,41、螺旋导槽,42、传动结构,43、传动接头,5、杯盖,51、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升降式泡茶器,包括外杯1、收容件2、活动架3、导柱4及杯盖5;所述收容件2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收容件2可拆的套设在外杯1内,收容件2上设有导柱固定孔21,杯盖5盖住收容件2上端口,所述导柱4装配于收容件2内可转动地穿套在固定孔21内,其表面设置有螺旋导槽41,所述活动架3活动地装配于收容件2内,活动架3上设有与导柱4匹配的导柱孔31并活动地套设在导柱4上,该导柱孔31上设置有与导柱螺旋导槽41相匹配的凸块311,致使活动架3能随着导柱4的转动在收容件2内往复移动。所述收容件2的上端套设有一旋转盘22,该旋转盘22能沿着其轴线进行转动,所述导柱4上端设有传动结构42,旋转盘22上设置有与传动结构42匹配的驱动结构221,致使导柱4能在旋转盘22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的传动结构42为齿轮,所述驱动结构221为与齿轮啮合的内齿轮,致使导柱4能随着转动盘22的转动而转动,可以理解地,所述的内齿轮可以是整圈轮齿,也可以是部分轮齿,依实际需要设计。所述收容件2设有第一滤网23,该滤网可拆的装配在收容件2底部。所述第一滤网23通过卡扣或者螺接方式可拆的固定在收容件2底部。所述的收容件2的外侧设有弹性件或卡台。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片24或硅胶环(图示未画出)。所述的活动架3上设有第二滤网32。所述的导柱螺旋导槽41为两条,对称设置于导柱表面。实施例2。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式泡茶器除以下技术特征外同实施例1,如图4所示,所述导柱4上端设有传动接头43,杯盖5上设置有与传动接头43匹配的驱动机构51,当杯盖5盖合时,传动接头43与驱动机构51形成连接,致使导柱4能在驱动机构51的驱动下转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与实施例1中的驱动结构作用类似,通过驱动导柱4转动带动活动架3在收容件2内上下移动。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收容件、活动架、导柱及杯盖;所述收容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收容件可拆的套设在外杯内,收容件上设有导柱固定孔,杯盖盖住收容件上端口,所述导柱装配于收容件内可转动地穿套在固定孔内,其表面设置有螺旋导槽,所述活动架活动地装配于收容件内,活动架上设有与导柱匹配的导柱孔并活动地套设在导柱上,该导柱孔上设置有与导柱螺旋导槽相匹配的凸块,致使活动架能随着导柱的转动在收容件内往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收容件、活动架、导柱及杯盖;所述收容件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收容件可拆的套设在外杯内,收容件上设有导柱固定孔,杯盖盖住收容件上端口,所述导柱装配于收容件内可转动地穿套在固定孔内,其表面设置有螺旋导槽,所述活动架活动地装配于收容件内,活动架上设有与导柱匹配的导柱孔并活动地套设在导柱上,该导柱孔上设置有与导柱螺旋导槽相匹配的凸块,致使活动架能随着导柱的转动在收容件内往复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件的上端套设有一旋转盘,该旋转盘能沿着其轴线进行转动,所述导柱上端设有传动结构,旋转盘上设置有与传动结构匹配的驱动结构,致使导柱能在旋转盘的驱动下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上端设有传动接头,杯盖上设置有与传动接头匹配的驱动机构,当杯盖盖合时,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意树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