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棕点石斑鱼和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种的人工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斑鱼育苗
,特别涉及一种棕点石斑鱼和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种的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棕点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fuscoguttatus),隶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又称老虎斑、褐点石斑鱼,分布于红海、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波利尼西亚、北达琉球群岛、南至澳大利亚、台湾岛以及南海诸岛、澎湖列岛等海域等,栖息深度1-60米,体长可达120厘米,属于暖水性近岸及珊瑚礁鱼类,生活在水质清澈的珊瑚礁、泻湖。肉食性,以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为食,可做为食用鱼、养殖鱼及观赏鱼。棕点石斑鱼摄食凶猛、生长快,广泛应用于养殖生产。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tukula,俗名金钱斑、黑斑石斑鱼,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的鱼类,体型仅次于鞍带石斑鱼,生长较快,是极具养殖前途的石斑鱼物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从红海、东非至澳洲昆士兰海域,栖息深度10-150米,体长可达200厘米,重量可达110公斤,为世界名贵暖水性鱼类。由雌棕点石斑鱼和雄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可得新品种金虎斑。采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棕点石斑鱼和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种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育环境:选择水深1~2m的室内池塘,水温25~29℃,盐度28‰~33‰,pH值7.5~8.0;(2)分阶段培育:第一阶段,将棕点石斑鱼和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种金虎斑的初孵仔鱼投放至池塘中,第1~9天,控制鱼苗密度500~1000尾/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棕点石斑鱼和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种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育环境:选择水深1~2m的室内池塘,水温25~29℃,盐度28‰~33‰,pH值7.5~8.0;(2)分阶段培育:第一阶段,将棕点石斑鱼和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种金虎斑的初孵仔鱼投放至池塘中,第1~9天,控制鱼苗密度500~1000尾/m3,投喂粒径为50~100μm的粉状饲料A,所述饲料A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豆粕8-10份、乌贼膏2-5份、椰子油4-6份、甘露寡糖1-3份、抗菌肽0.2-0.5份、苹果酸0.1-0.2份和虾青素0.2-0.8份;日投量为鱼体重的10~15%,日投1-2次;第二阶段,第10~24天,控制鱼苗密度100~200尾/m3,投喂粒径为80~200μm的粉状饲料B,所述饲料B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豆粕8-10份、玉米粉10-20份、生姜粉3-8份、椰子粉2-5份、红糖3-8份、鸡屎藤叶粉0.5-1.2份、胡椒粉0.1-0.3份、牛磺酸0.1-0.2份和乳酸菌0.3-0.6份,日投量为鱼体重的15~20%,日投2-3次;第三阶段,第25~40天,控制鱼苗密度30~60尾/m3,投喂颗粒饲料C,所述饲料C按重量份计,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明,蔡春有,张国庆,蔡有森,蔡金泉,黄春仁,蔡镇辉,蔡四川,蔡建顺,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