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2562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具体为:一、根据生物模拟实验结果,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二、根据某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温度演化史,获得该位置的温度因数演化史,并求取该位置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三、将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与现今温度因数的比值作为该位置的校正系数;四、求取多口井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校正系数,获得源岩层位校正系数的平面图;五、利用源岩层位的现今温度图,获得源岩层位现今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图;六、将源岩层位的现今温度因数与校正系数相乘,获得源岩层位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图,反映地史温度演化对产气率影响的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Geochemical Temperature Evolution on Biogas Pro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勘探领域中的生物气资源量的计算,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气是指不同类型有机质在未成熟阶段由厌氧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天然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的活性不同,导致甲烷产出量不同。Fuertezetal.(2017)通过生物模拟实验证实了23℃至37℃之间是甲烷产出量最大的温度区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甲烷的生成。即在最适产气温度条件下,甲烷的产出量为最大。依据这一原理,在生物模拟实验中,为了让有机质尽可能多地产生甲烷,实验者往往将实验温度设置为恒定的最适温度——30℃或35℃。因此,实验获得的产气率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产气率。然而,在地质条件下,温度的变化并非均匀升高,可能稳定不变,也可能降低,取决于地层的构造升降。那么,如何定量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是合理计算生物气源岩产气量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这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用于解决生物模拟实验中对生物气源岩的产气率定为最适温度条件下的产气率不合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一、根据生物模拟实验结果,令甲烷产出量最大时的温度对应的温度因数为1,其他温度条件下的甲烷产出量分别与最大产出量求比值,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二、根据某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温度演化史,获得该位置的温度因数演化史,并进一步求取该位置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与现今温度因数的比值作为该位置的校正系数;四、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求取多口井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校正系数,利用构造趋势作为约束进行线性插值,获得源岩层位校正系数的平面图;五、利用源岩层位的现今温度图,获得源岩层位现今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图;六、将源岩层位的现今温度因数与校正系数相乘,获得源岩层位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图,用于反映地史温度演化对产气率影响的大小。上述方案中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求取方法:(1)根据单井热演化史,求取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地史不同时期的温度因数,建立温度因数演化史;(2)对不同时期的温度因数积分后求平均值,为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地史平均温度因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考虑了生物气产气率随温度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客观事实。所建立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可以定量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2、本专利技术可以合理计算生物气源岩产气量。3、本专利技术研究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所涉及到的基础数据包括单井热演化史、地温梯度、构造图,均是油气田勘探早期阶段已掌握的数据,无须额外求取。附图说明图1是产气率温度因数图;图2是不同井点位置处温度与温度因数演化史;图3是源岩层位的构造图;图4是地史平均温度因数的校正系数图;图5是现今温度条件下生物气源岩产气率温度因数图;图6是源岩层位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1)根据Fuertezetal.(2017)的生物模拟实验结果,以PH=7.5,矿化度为3.7毫克/立方厘米时的温度与产气率的关系确定产气率温度因数。图1中为该条件下,最大产气量为65ml所对应的温度为33℃,令此时的温度因数为1。其他温度条件下的产气量分别与最大产气量求比值,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2)根据某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温度演化史,获得该位置的温度因数演化史,并进一步求取该位置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图2中展示了4口井所在的源岩层的温度与温度因数演化史。(3)将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与现今温度因数的比值作为校正系数。表1中展示了4口井所在的源岩层的现今温度因数、平均温度因数和校正系数。表1优选井的温度因数校正系数参数A1井A2井A3井A4井现今温度因数0.870.870.850.13平均温度因数0830.840.710.20校正系数0.950.970.841.54(4)利用构造趋势作为约束进行线性插值,获得源岩层位校正系数的平面图。图3为源岩层位的构造图,一般来说,(同一构造单元内)同一构造深度上地层经历的温度演化一致,具有相同的校正系数。因此,构造趋势可对插值进行合理的约束。图4展示了经过构造约束后的插值结果。(5)根据源岩层位的现今温度图,获得现今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图,见图5。(6)将源岩层位的现今温度因数(现今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与校正系数相乘,获得源岩层位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可用于反映地史温度演化对产气率影响的大小。图6展示了源岩层位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该因数越高,越有利于生物气的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根据生物模拟实验结果,令甲烷产出量最大时的温度对应的温度因数为1,其他温度条件下的甲烷产出量分别与最大产出量求比值,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二、根据某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温度演化史,获得该位置的温度因数演化史,并进一步求取该位置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与现今温度因数的比值作为该位置的校正系数;四、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求取多口井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校正系数,利用构造趋势作为约束进行线性插值,获得源岩层位校正系数的平面图;五、利用源岩层位的现今温度图,获得源岩层位现今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图;六、将源岩层位的现今温度因数与校正系数相乘,获得源岩层位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图,用于反映地史温度演化对产气率影响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根据生物模拟实验结果,令甲烷产出量最大时的温度对应的温度因数为1,其他温度条件下的甲烷产出量分别与最大产出量求比值,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因数;二、根据某井点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温度演化史,获得该位置的温度因数演化史,并进一步求取该位置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地史平均温度因数与现今温度因数的比值作为该位置的校正系数;四、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求取多口井位置处源岩层位的校正系数,利用构造趋势作为约束进行线性插值,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焕来张景军何春波王静怡施尚明刘晓文魏华彬姜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