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35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槽、升降板和电机,所述反应槽内壁底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搅拌叶片在蜗杆的转动下可对反应槽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且蜗杆转动后可通过蜗轮和齿条的运转,使升降板进行升降移动,从而使沉淀到升降板上的聚合物在混合液中进行飘起,配合搅拌叶片的搅拌可使聚合物进行分散,从而提高混合液混合的速率,压板在升降板进行升降时,会在复位弹簧的拉力与弹力作用下进行往复升降,从而将牢牢吸附在升降板上的聚合物从升降板上撕开,刮刀可对反应槽内壁的混合物进行部分刮除,也减轻了工人后期对反应槽进行清洗的难度,提高了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的实用性。

A Reaction Device for Electrode Foil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极箔生产加工的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电极箔是铝电解电容器制造的关键原材料。由于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通信产品、计算机、家电等整机产品市场的急剧扩大,对铝电极箔产业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由于铝电解电容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片式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电极箔的制造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质量要求。铝箔生产工艺中需要使用电极箔反应槽,需要将电极箔与反应槽内的反应液混合进行反应,但是现有的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需要使用搅拌机构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来提高电极箔的反应速率,但在搅拌的过程中,一些混合液的聚合物可能会沉淀并吸附在反应槽的底部,影响到混合液混合的速率,且聚合物在反应槽底部吸附时间较长后较难清洗,影响了工人后期对反应槽进行清洗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槽、升降板和电机,所述反应槽内壁底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滑动套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焊接有齿条,所述反应槽底部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焊接有蜗杆,所述蜗杆顶端贯穿电机槽套在反应槽内部,所述蜗杆外壁顶端均匀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反应槽内壁底部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侧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齿节数为原有齿节数的一半,所述蜗轮一侧与蜗杆螺纹区啮合连接,所述蜗轮另一侧与齿条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板外壁顶部均匀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底部均匀焊接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顶部焊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外壁与凹槽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升降板外壁焊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刮刀,所述刮刀与反应槽内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反应槽顶部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反应槽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搅拌叶片在蜗杆的转动下可对反应槽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且蜗杆转动后可通过蜗轮和齿条的运转,使升降板进行升降移动,从而使沉淀到升降板上的聚合物在混合液中进行飘起,配合搅拌叶片的搅拌可使聚合物进行分散,从而提高混合液混合的速率,压板在升降板进行升降时,会在复位弹簧的拉力与弹力作用下进行往复升降,从而将牢牢吸附在升降板上的聚合物从升降板上撕开,刮刀可对反应槽内壁的混合物进行部分刮除,也减轻了工人后期对反应槽进行清洗的难度,提高了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板仰视图。图中:101-反应槽;102-进液孔;103-出液孔;104-滑槽;105-电机槽;201-升降板;202-齿条;203-凹槽;204-复位弹簧;205-压板;206-刮刀;301-电机;302-蜗杆;303-搅拌叶片;304-蜗轮;305-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槽101、升降板201和电机301,所述反应槽101内壁底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槽104,两个所述滑槽104之间滑动套有升降板201,升降板201可在滑槽104内滑动而不脱离,反应槽101顶部开设的圆孔内螺纹套有圆塞,便于定期取出圆塞对反应槽101内进行清洗,所述升降板201顶部焊接有齿条202,所述反应槽101底部开设有电机槽105,所述电机槽105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301,电机301为交流电机,所述电机30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301输出端焊接有蜗杆302,所述蜗杆302顶端贯穿电机槽105套在反应槽101内部,所述蜗杆302外壁顶端均匀焊接有搅拌叶片303,电机301输出端转动带动蜗杆302和搅拌叶片303进行转动,所述反应槽101内壁底部焊接有固定杆305,所述固定杆305一侧转动连接有蜗轮304,固定杆305可对蜗轮304进行支撑,所述蜗杆302和固定杆305均活动套在升降板201内部,便于升降板201进行升降移动,所述蜗轮304齿节数为原有齿节数的一半,如图1所示,所述蜗轮304一侧与蜗杆302螺纹区啮合连接,所述蜗轮304另一侧与齿条202啮合连接,蜗杆302转动可带动蜗轮304转动,从而使齿条202和升降板201进行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板201外壁顶部均匀开设有凹槽203,所述凹槽203内壁底部均匀焊接有复位弹簧204,所述复位弹簧204顶部焊接有压板205,压板205顶部焊接有拉环,便于定期拉动压板205对凹槽203内进行清洗,所述压板205外壁与凹槽203内壁相接触,压板205在混合液的重力作用下会一直压在凹槽203内,所述升降板201外壁焊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刮刀206,所述刮刀206与反应槽101内壁相接触,刮刀206可对反应槽101内壁的混合物进行部分刮除,所述反应槽101顶部开设有进液孔102,所述反应槽101内壁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孔103,进液孔102和出液孔103便于混合液在反应槽101内的进出。工作原理:本技术的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开启电机301后,电机301输出端转动后带动蜗杆302进行转动,搅拌叶片303在蜗杆302的转动下可对反应槽101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混合,且蜗杆302转动可带动蜗轮304转动,蜗轮304齿节数为原有齿节数一半,当蜗杆302与蜗轮304啮合时可使齿条202上升,当蜗杆302转动到蜗轮304齿节空缺处时齿条202由于重力下降,从而使齿条202和升降板201进行往复升降移动,使沉淀到升降板201上的聚合物在混合液中进行飘起,配合搅拌叶片303的搅拌可使聚合物进行分散,从而提高混合液混合的速率,压板205在升降板201进行升降时,会在复位弹簧204的拉力与弹力作用下进行往复升降,从而将牢牢吸附在升降板201上的聚合物从升降板201上撕开,刮刀206可在升降板201升降移动时对反应槽101内壁的混合物进行部分刮除,也减轻了工人后期对反应槽101进行清洗的难度,提高了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的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槽(101)、升降板(201)和电机(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01)内壁底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槽(104),两个所述滑槽(104)之间滑动套有升降板(201),所述升降板(201)顶部焊接有齿条(202),所述反应槽(101)底部开设有电机槽(105),所述电机槽(105)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301)输出端焊接有蜗杆(302),所述蜗杆(302)顶端贯穿电机槽(105)套在反应槽(101)内部,所述蜗杆(302)外壁顶端均匀焊接有搅拌叶片(303),所述反应槽(101)内壁底部焊接有固定杆(305),所述固定杆(305)一侧转动连接有蜗轮(304),所述蜗轮(304)齿节数为原有齿节数的一半,所述蜗轮(304)一侧与蜗杆(302)螺纹区啮合连接,所述蜗轮(304)另一侧与齿条(202)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极箔生产加工用反应装置,包括反应槽(101)、升降板(201)和电机(3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101)内壁底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槽(104),两个所述滑槽(104)之间滑动套有升降板(201),所述升降板(201)顶部焊接有齿条(202),所述反应槽(101)底部开设有电机槽(105),所述电机槽(105)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301)输出端焊接有蜗杆(302),所述蜗杆(302)顶端贯穿电机槽(105)套在反应槽(101)内部,所述蜗杆(302)外壁顶端均匀焊接有搅拌叶片(303),所述反应槽(101)内壁底部焊接有固定杆(305),所述固定杆(305)一侧转动连接有蜗轮(304),所述蜗轮(304)齿节数为原有齿节数的一半,所述蜗轮(304)一侧与蜗杆(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薛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荣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