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33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46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涉及大功率充电桩领域,所述软导体包括软体导线和波纹铜管导体;所述软体导线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管状导线,所述软体导线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的内管壁内;所述软导体贯穿于液冷电缆的绝缘套管内,且软导体的外径小于绝缘套管的内径,软导体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道作用、导电作用,并且具有电缆弯曲时冷却液流通不受影响的特性,所以进一步地完善了现有的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以及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

A Soft Conductor for Liquid-cooled Cable for High Power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大功率充电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充电桩也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充电桩领域内大功率充电桩以其充电电流大、充电时间短的优势而日渐突出。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249727.1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以及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249723.3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公开了串冷、并冷两种液冷形式的液冷电缆。在这两种液冷形式的液冷电缆中的软导体包括软体导线和防护铜网,软体导线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管状导体,截面面积为35~60平方毫米,防护铜网是由镀锡铜线编织而成的管状护网,软体导线贯穿在防护铜网内管壁上,共同用来导电,电缆套管内的循环冷却液对软导体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继续完善
技术介绍
中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以及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液冷电缆中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所述软导体包括软体导线和波纹铜管导体;所述波纹铜管导体为波纹管状的铜管;所述软导体贯穿于液冷电缆的绝缘套管内,且软导体的外径小于绝缘套管的内径,软导体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电极连接。优选的,所述软体导线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管状导线,所述软体导线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的外管壁外。优选的,所述软体导线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管状导线,所述软体导线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的内管壁内。优选的,所述软体导线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圆柱状导线,所述软体导线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的内管壁内,且软体导线的外径小于波纹铜管导体的内径。优选的,所述软导体位于DC-和DC+并冷电缆的绝缘套管内,软导体的一端压接在并冷端子的导线连接口与并冷端子分流管外管壁之间的环形缝隙中,另一端压接于并冷电极的导线连接口与并冷电极分流管外管壁之间的环形缝隙中。优选的,所述软导体位于DC-和DC+串冷电缆的绝缘套管内,软导体的一端压接在串冷端子的导线连接口与串冷套管外管壁之间的环形缝隙中,另一端压接于串冷电极的导线连接口与串冷套管外管壁之间的环形缝隙中。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软导体的软体导线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的内管壁内,也可以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的外管壁外。由于波纹铜管导体本身为密封的管道,因此可以取代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249723.3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中的冷却液内管,起到同样的构成冷却液内通道的作用。由于波纹铜管导体本身为波纹管,因此具有弯曲时其截面流通面积不变的特性,液冷电缆内的冷却液流动不会受到电缆弯曲的影响。由于波纹铜管导体本身为铜管,所以其本身参与液冷端子与液冷电极之间的电流导通。本技术具有通道作用、导电作用,并且具有电缆弯曲时冷却液流通不受影响的特性,所以进一步地完善了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以及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附图说明图1为软体导线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内管壁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软体导线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外管壁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位于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位于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软体导线为圆柱形导线在导线连接端压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在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中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在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中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为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DC+与DC-串冷液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导体;2、软体导线;3、波纹铜管导体;4、DC-和DC+并冷液冷电缆;5、绝缘套管;6、并冷端子;6.1、并冷端子返水孔;7、并冷电极;7.1、并冷电极返水孔;8、并冷端子分流管;9、并冷电极分流管;10、DC-和DC+串冷液冷电缆;11、串冷端子;11.1、串冷端子返水孔;12、串冷套管;13、串冷电极;13.1、串冷电极返水孔;14、串冷端子分流体;15、并冷液冷电缆内的冷却通道;16、串冷液冷电缆内的冷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如图1-2所示,所述软导体1包括软体导线2和波纹铜管导体3;所述波纹铜管导体3为波纹管状的铜管;所述软导体1贯穿于液冷电缆的绝缘套管5内,且软导体1的外径小于绝缘套管5的内径,软导体1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电极连接。软体导线2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管状导线,也可以是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圆柱状导线。实施例一:对于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4,如图8所示,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是一根集成电缆,在最外层的绝缘外被内包含一根DC+液冷电缆、一根DC-液冷电缆、还有多根信号线。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是指DC+与DC-两根液冷电缆的冷却液循环通道相互独立。冷却液从各自的DC+或DC-并冷液冷电缆的液冷电极进液口进入,流至各自的液冷电极后返回,再从各自的液冷电极出液口流出,循环冷却。如图3所示,软导体1包括软体导线2和波纹铜管导体3,软导体1位于DC-和DC+并冷电缆4的绝缘套管5内。本实施例中,软体导线2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圆柱状导线,软体导线2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3的内管壁内。软导体1的一端压接在并冷端子6的导线连接口与并冷端子分流管8外管壁之间的环形缝隙中,另一端压接于并冷电极7的导线连接口与并冷电极分流管9外管壁之间的环形缝隙中,用来建立并冷端子6与并冷电极7之间的电性连接。如图5所示,波纹铜管导体3在与并冷电极7或并冷端子6压接处为圆柱管状,软体导线2由多股镀锡铜绞合线沿圆周方向分叉散开,并与波纹铜管导体3的圆柱管状接头一起压入上述环形缝隙中,这样既可以保证软体导线2、波纹铜管导体3与并冷电极7或并冷端子6可靠地电性连接,又可以保证冷却液能从软体导线2的圆周分叉间流通。当然,软体导线2也可以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管状导线,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3的内管壁内,这样的冷却液流通效果会更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249723.3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专用DC+与DC-并冷液冷电缆文中的冷却液内管一端连通于液冷端子,另一端连通于液冷电极,构成冷却液内通道,其中冷却液内管为聚四氟乙烯材质。本技术的波纹铜管导体3本身为管道,可以取代聚四氟乙烯管材质的冷却液内管,同样可以起到构成冷却液内通道的作用。为了增加良好的导电性,并冷液冷端子6、并冷液冷电缆电极7、并冷端子内冷却管8、并冷电极内冷却管9的材质均是优质紫铜。工作原理:如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其特征是:所述软导体(1)包括软体导线(2)和波纹铜管导体(3);所述波纹铜管导体(3)为波纹管状的铜管;所述软导体(1)贯穿于液冷电缆的绝缘套管(5)内,且软导体(1)的外径小于绝缘套管(5)的内径,软导体(1)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其特征是:所述软导体(1)包括软体导线(2)和波纹铜管导体(3);所述波纹铜管导体(3)为波纹管状的铜管;所述软导体(1)贯穿于液冷电缆的绝缘套管(5)内,且软导体(1)的外径小于绝缘套管(5)的内径,软导体(1)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端子连接,另一端与液冷电缆的液冷电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导线(2)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管状导线,所述软体导线(2)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3)的外管壁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导线(2)为多股镀锡铜绞合线芯绞合而成的管状导线,所述软体导线(2)贯穿于波纹铜管导体(3)的内管壁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充电桩用液冷电缆的软导体,其特征是:所述软体导线(2)为多股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星臧昊哲臧重庆张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正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