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33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包括背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带主体的背面上的多个减震凸部;所述减震凸部内部挖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空腔;所述减震凸部排列分布在所述背带主体上,且各个所述减震凸部之间形成提供气体流动的间隙凹糟;所述减震凸部的上端面设有增加该减震凸部的上端面摩擦力的多个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所述减震凸部具有减震作用,所述间隙凹糟具有透气散热功能,以及在所述减震凸部的上端面上设有具有摩擦作用的凸起来防止吉他手在弹奏时吉他带发生滑动。

A Kind of Shock Absorbing Guita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
本技术涉及背带
,具体地,涉及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
技术介绍
现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艺术的享受要求也越来越高,吉他及尤克里里演奏时,特别是站立演奏的时候,长时间手臂夹着琴,会使手臂酸痛,以致无法长期弹奏,吉他背带是吉他手演出的必需品。吉他手在演出时,在弹奏过程中,吉他会一直处于振动的过程,振动会通过吉他带传到吉他手身上,振动久了会让吉他手的肩膀酸痛,使用不舒服;现有的吉他背带中,基本都是用皮带、布带等,不具有减震的功能;皮带和布带与吉他手肩膀接触,也没有很好的透气效果,容易使吉他手肩膀处大量出汗,影响弹奏舒适感;同时皮带和布带与吉他手身体接触时,因振动可能会使吉他带在吉他手身体发生滑动,附着不稳。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风机过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其设有减震凸部具有减震功能,间隙凹糟具有透气散热功能,以及在所述减震凸部的上端面上设有具有摩擦作用的凸起来防止吉他手在弹奏时吉他带发生滑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包括背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带主体的背面上的多个减震凸部;所述减震凸部内部挖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空腔;所述减震凸部排列分布在所述背带主体上,且各个所述减震凸部之间形成提供气体流动的间隙凹糟;所述减震凸部的上端面设有增加该减震凸部的上端面摩擦力的多个凸起。较佳地,所述背带主体的正面上包裹有护带。优选的,在所述护带和所述背带主体的两端分别固设有连接吉他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调节带和连接带;所述调节带上设有多个排列分布的条形开口,所述连接带穿过所述条形开口与所述调节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带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优选的,所述背带主体的背面上还有与所述减震凸部结构相同的LOGO。优选的,所述背带主体,所述减震凸部,以及所述凸起为硅胶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所述减震凸部,来缓冲吉他手弹奏时对肩膀的振动,减轻肩膀的酸痛;通过所述间隙凹糟来减少吉他带与吉他手的身体接触,且所述间隙凹糟还有利于空气在吉他带的所述减震凸部间流动,具有清爽透气散热功能;所述减震凸部的上端面上的凸起,增加吉他带与吉他手身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吉他手在弹奏时,吉他带发生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减震的吉他背带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减震的吉他背带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减震的吉他背带的背带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减震的吉他背带的背带主体的另一视角图。附图标记说明:背带主体1、减震凸部2、空腔3、间隙凹糟4、LOGO5、凸起6、护带7、第一连接部8、第一连接孔81、第二连接部9、调节带91、连接带92、条形开口93、第二连接孔94、限位部9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包括背带主体1。所述背带主体1的背面朝向观赏者,所述背带主体1的背面贴向吉他手的身体。所述背带主体1的正面上包裹有护带7。所述护带7可通过裁缝线与所述背带主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一起,或者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所述护带7可以为皮质、布质或者其他材质。所述护带7还可以印上或绣上各类形状和图案,以增加所述吉他背带的整体美观度。参照图2和图3,所述背带主体1的背面上设有多个减震凸部2。所述减震凸部2排列分布在所述背带主体1上,且各个所述减震凸部2之间形成提供气体流动的间隙凹糟4。所述间隙凹糟不仅能减少吉他带与吉他手的身体接触,还有利于空气在吉他带的所述减震凸部2间流通,使吉他带具有清爽透气散热功能。参照图4,所述减震凸部2内部挖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空腔3。吉他手在弹奏时产生的振动会挤压所述减震凸部2,而所述减震凸部2内的所述空腔3就可很好的来缓冲吉他手弹奏时对肩膀的振动冲击力,减轻肩膀的酸痛和疲劳。所述减震凸部2设置为如图2和图3所示的几种形状结构组合一起的排列方式设计,可以增加所述减震的吉他背带的美观感。对于所述减震凸部2的形状及排列方式,本技术在此不进行一一限定。参照图2,所述减震凸部2的上端面设有增加该减震凸部2的上端面摩擦力的多个凸起6。通过所述凸起6来增加吉他带与吉他手身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吉他手在弹奏时,吉他带与身体间发生滑动,而产生可能会影响吉他手表演的状况。参照图1,在所述护带7和所述背带主体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连接吉他的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所述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可以为皮质、布质或者其他材质。在本技术中选用的材质为皮质。所述第一连接部8的末端设有第一连接孔81。所述第二连接部9包括调节带91和连接带92。所述调节带91上设有多个排列分布的条形开口93。所述连接带92的一端设有限位部95,另一端设有至少两个排列分布的第二连接孔94。所述限位部95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带92。所述连接带92穿过所述条形开口93,并通过所述限位部95与所述调节带91卡位连接。所述连接带92通过穿过不通位置的所述条形开口93,来调节所述减震的吉他背带的长度。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8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94与吉他连接。进一步说明,所述背带主体1,所述减震凸部2,以及所述凸起6为硅胶材质。所述背带主体1的背面上还有与所述减震凸部2结构相同的LOGO5。通过LOGO5的形状设计来体现吉他带产品的特色。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主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带主体(1)的背面上的多个减震凸部(2);所述减震凸部(2)内部挖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空腔(3);所述减震凸部(2)排列分布在所述背带主体(1)上,且各个所述减震凸部(2)之间形成提供气体流动的间隙凹糟(4);所述减震凸部(2)的上端面设有增加该减震凸部(2)的上端面摩擦力的多个凸起(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的吉他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主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背带主体(1)的背面上的多个减震凸部(2);所述减震凸部(2)内部挖设有具有缓冲作用的空腔(3);所述减震凸部(2)排列分布在所述背带主体(1)上,且各个所述减震凸部(2)之间形成提供气体流动的间隙凹糟(4);所述减震凸部(2)的上端面设有增加该减震凸部(2)的上端面摩擦力的多个凸起(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的吉他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主体(1)的正面上包裹有护带(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的吉他背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护带(7)和所述背带主体(1)的两端分别固设有连接吉他的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秋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云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