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亨建专利>正文

救助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290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救助背带,包括背带本体、连接带、第一连接件和背带连接本体;其中,背带本体设置有沿背带主体的四周分布的多个连接带;连接带活动连接第一连接件;背带连接本体设置有沿背带连接本体的四周分布的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担架杆,背带本体的两侧端部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担架杆连接孔;担架连接孔沿背带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背带本体;担架杆依次穿过担架杆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背带本体和背带连接本体,能够将需要救助的人背在身上,使用及其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连接带活动连接第一连接件,能够调节背带本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救护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救助背带
技术介绍
世界上有众多自然灾害高发的国家,而当自然灾害多发在山区时,这样给灾后的救护增加了困难。在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地方,最重要的救护工具就是担架,但是现在的担架重量和体积较大,不易携带。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02278634.1,名称为一种救护担架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救护担架,只需一人操作,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救护担架。它包括躺架、支架、支架轮、躺架前部的支承小轮,后部的支承座,支架包括对称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支架,其特点在于:支架还包括能使平行四边形支架稳定伸直站立及收叠的对称的两斜支杆,其一端与躺架铰连,另一端与前平行四边形支架铰连,斜支杆由二段构成,其中间设有单向转动铰接点;设有一套能使支架保持放立稳定或收叠的安全机构,该机构由手柄、连杆、摇杆、拉簧构成,本技术能够取代传统的救护担架,大大降低了医院进行救护的成本。但是该技术重量和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该担架设置有支架轮,不便于山区等交通不便的地方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救助背带。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救助背带,包括背带本体、连接带、第一连接件和背带连接本体;其中,所述背带本体设置有沿所述背带主体的四周分布的多个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背带连接本体设置有沿所述背带连接本体的四周分布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优选地,还包括担架杆,所述背带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担架杆套筒;所述担架杆设置在所述担架杆套筒中。优选地,还包括担架杆,所述背带本体的两侧端部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担架杆连接孔;所述担架连接孔沿所述背带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背带本体;所述担架杆依次穿过所述担架杆连接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带的数量为四个。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连接带的数量为六个。优选地,所述背带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担架杆套筒和第二担架杆套筒;所述第一担架杆套筒和所述第二担架杆套筒在同一轴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书包扣的公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书包扣的母件。优选地,所述背带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背带本体通过担架杆穿入两个背带本体的第一担架杆套筒和第二担架杆套筒连接。优选地,所述背带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背带本体通过担架杆穿入两个背带本体的担架杆连接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背带本体和背带连接本体,能够将需要救助的人背在身上,使用及其方便;2、本技术中背带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担架杆套筒,能够通过担架杆组成担架,携带及其方便;3、本技术中连接带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调节背带本体与第一连接件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中第一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实施例中背带连接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三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三实施例中背带连接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第四实施例中背带连接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第四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第三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救助背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救助背带,包括背带本体1、连接带3、第一连接件4和背带连接本体2 ;其中,所述背带本体I设置有沿所述背带主体I的四周分布的多个连接带3 ;所述连接带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 ;所述背带连接本体2设置有沿所述背带连接本体2的四周分布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可拆卸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例中,本技术提供的救助背带,还包括担架杆,所述背带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担架杆套筒6 ;所述担架杆设置在所述担架杆套筒6中。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背带本体I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担架杆套筒和第二担架杆套筒;所述第一担架杆套筒和所述第二担架杆套筒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背带本体I呈四角形;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带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连接件4采用书包扣的公件;所述第二连接件5采用书包扣的母件。当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救助背带时,可以将待救护人员放置在背带本体I内,将上侧的连接带3通过人体肩部穿入到人体前侧;将下侧的连接带3通过人体肋部穿入到人体前侧;然后将第一连接件4与第二连接件5相连,从而将待救护人员背在背上。当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救助背带时,也可以将待救护人员报在前面。图3示出了本技术中第二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具体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背带本体I沿四周上设置有担架杆连接孔并省略担架杆套筒6。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担架杆连接孔仅设置在所述述背带本体2的两侧端部。所述担架杆依次穿过所述担架杆连接孔。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第三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具体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连接带3的数量为六个。图6示出了本技术中第四实施例中背带连接本体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个变化例,具体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第二连接件5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连接带3的数量为六个。图7示出本技术中第四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当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救助背带时,两个背带本体I通过担架杆穿入两个背带本体I的第一担架杆套筒和第二担架杆套筒连接从而构成担架。图8示出本技术中第三实施例中救助背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当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救助背带时,两个背带本体I通过担架杆穿入两个背带本体I的担架杆连接孔连接从而构成担架。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主权项】1.一种救助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本体、连接带、第一连接件和背带连接本体; 其中,所述背带本体设置有沿所述背带主体的四周分布的多个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 所述背带连接本体设置有沿所述背带连接本体的四周分布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救助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本体、连接带、第一连接件和背带连接本体;其中,所述背带本体设置有沿所述背带主体的四周分布的多个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背带连接本体设置有沿所述背带连接本体的四周分布的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多个第二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亨建
申请(专利权)人:尹亨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