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凡军专利>正文

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014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密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包括内管以及可插入所述内管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管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内螺纹以及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以及用于搁置所述密封件的平台,所述平台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内管中,所述密封件设于螺纹连接处的内侧;所述外管设有可抵压所述平台的抵压面,所述密封件夹在所述平台与所述抵压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件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还便于拆卸和安装,通过与平台的配合,提高了检修效率;通过塑形组件可以防止密封件发生形变,提升了密封效果。

A Leakage-proof Sea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密封
,具体为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排水管道、给水管道以及消防管道等大多是由多根管道拼接而成,为了保证拼接处不会漏水,通常需要通过麻带、生料带或液体生料带等对拼接处进行缠绕进行密封,或者是通过涂抹密封胶等工艺进行密封,对工艺要求较高。然而,当需要对拼接处进行检修或者是需要调整拼接的方向时,如液体生料带需要用火高温加温处理,而且不可作为生活用水的供水管道密封,生料带则需要重新缠绕而且必须一次成型到位,如此无疑浪费时间和资源,而且对工艺要求很高,例如用以上方法更换家里的水龙头都需要专业人员处理。有鉴于此,急需一种既能起到密封防水效果,又便于自己动手进行轻松检修的装置来替代上述传统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通过密封件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还便于拆卸和安装,通过与平台的配合,提高了检修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包括内管以及可插入所述内管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管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内螺纹以及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以及用于搁置所述密封件的平台,所述平台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内管中,所述密封件设于螺纹连接处的内侧;所述外管设有可抵压所述平台的抵压面,所述密封件夹在所述平台与所述抵压面之间。进一步,所述密封件以及所述平台均为环状结构,且所述密封件以及所述平台均沿所述内管的径向设置。进一步,所述外管的所述抵压面为所述外管伸至所述内管中的端面,所述端面与所述平台平行。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阻止所述密封件因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的挤压力而发生形变的塑形组件。进一步,所述塑形组件包括可套住所述密封件的骨架,所述密封件具有供所述外管的所述抵压面抵压的部分,该部分露在所述骨架外且置于所述平台上。进一步,所述骨架套在所述密封件远离所述内管的内壁的部分上,且所述骨架具有供水通过的第一通道。进一步,所述塑形组件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骨架从所述密封件上脱落的防脱件。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防止拧紧后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松动的紧固件。进一步,所述紧固件为片状垫片,拧紧后的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分别与所述片状垫片的上下表面抵接,所述片状垫片具有供所述外管穿过的第二通道。进一步,所述紧固件为瓶盖状垫片,所述瓶盖状垫片包括盖缘以及顶面,所述盖缘与所述顶面围合形成可罩盖所述内管的区间,与所述内管拧紧后的所述外管与所述顶面抵接;所述顶面具有供所述外管穿过的第三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密封件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效果,另一方面还便于拆卸和安装,通过与平台的配合,提高了检修效率。2、通过塑形组件可以防止密封件发生形变,提升了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的塑形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内管;10-内螺纹;2-外管;20-外螺纹;3-密封件;4-平台;5-抵压面;60-骨架;7-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方便描述和区分,定义了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实际上,它们的作用都是为了通过水流,并没有区别。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包括内管1以及可插入所述内管1的外管2,所述内管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10,所述外管2的外壁具有外螺纹20,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通过所述内螺纹10以及所述外螺纹20螺纹连接。本装置还包括密封件3以及用于搁置所述密封件3的平台4,所述平台4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内管1中,所述密封件3设于螺纹连接处的内侧;所述外管2设有可抵压所述平台4的抵压面5,所述密封件3夹在所述平台4与所述抵压面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平台4可拆卸,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4,然后再在平台4上放置密封件3,当外管2拧进内管1后,密封件3夹在抵压面5和平台4之间,即可起到密封防水的效果,比起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麻带、生料带或液体生料带等对拼接处进行缠绕密封更为简便,特别是在需要检修时可极大地提高检修效率。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当然除此以外,平台也可以是内管自身的一部分。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密封件3以及所述平台4均为环状结构,且所述密封件3以及所述平台4均沿所述内管1的径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和平台4均为环状结构,其中间有通孔可以供水流通过,密封件3和平台4均沿内管1的径向设置,如此可以保证密封件3稳定地设于平台4上。优选的,环状结构可以是圆环,也可以是方环,都可以,只需要能够与平台4配合即可。同样所选的内管1和外管2也均可以采用方管或圆管。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外管2的所述抵压面5为所述外管2伸至所述内管1中的端面,所述端面与所述平台4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外管2伸进内管1中的端面即为上述的抵压面5,它伸入到内管1中后,通过内管1与外管2的螺纹连接,逐渐向平台4靠近,它与平台4平行,因此当与平台4配合夹住同样是平行设置的密封件3时可以没有任何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效果。当然,该抵压面5还可以是安装在外管2上的一个面,它的作用就是用于抵压密封件3的。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优化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还包括用于阻止所述密封件3因所述外管2与所述内管1之间的挤压力而发生形变的塑形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使用时,密封件3需要被挤压才能更好地起到密封作用,然而当对密封件3挤压力过大时,容易造成密封件3的变形(密封件3通常采用弹性材质,例如橡胶),进而导致密封防水性能下降,但通过塑形组件可以阻止密封件3因外管2与内管1之间的挤压力而发生形变,使得本装置一直有很好的密封防水效果。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塑形组件包括可套住所述密封件3的骨架60,所述密封件3具有供所述外管2的所述抵压面5抵压的部分,该部分露在所述骨架60外且置于所述平台4上。如图2中所示,剖面线部分为露在骨架60外的密封件3,即a所示的圆环,虚线到剖面线之间的部分为骨架60和密封件3重叠的部分,即b所示的圆环,其中骨架60在上,密封件3在下,最后c所示的圆环,为骨架6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该骨架60套住密封件3,可以防止密封件3在被挤压时产生形变。通俗来讲,该骨架60为硬质材质,不易发生形变,因此当其套住密封件3时,具有弹性的密封件3在产生形变时,就会被骨架60“管住”,以达到塑形的目的,从而限制了密封件3的形变。而为了不影响密封效果,即不影响外管2的抵压面5对直接对密封件3进行抵压,有一部分密封件3是露在骨架60之外的,如此,在外管2拧进内管1后,密封件3可以夹在内管1和外管2之间,用于消除内管1与外管2之间的间隙。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所述骨架60套在所述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包括内管以及可插入所述内管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管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内螺纹以及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以及用于搁置所述密封件的平台,所述平台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内管中,所述密封件设于螺纹连接处的内侧;所述外管设有可抵压所述平台的抵压面,所述密封件夹在所述平台与所述抵压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包括内管以及可插入所述内管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管的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内螺纹以及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以及用于搁置所述密封件的平台,所述平台可拆卸地安设于所述内管中,所述密封件设于螺纹连接处的内侧;所述外管设有可抵压所述平台的抵压面,所述密封件夹在所述平台与所述抵压面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以及所述平台均为环状结构,且所述密封件以及所述平台均沿所述内管的径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所述抵压面为所述外管伸至所述内管中的端面,所述端面与所述平台平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止所述密封件因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的挤压力而发生形变的塑形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漏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组件包括可套住所述密封件的骨架,所述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胜曾凡军
申请(专利权)人:曾凡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