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斯科公司专利>正文

顶起螺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88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将第一平板连接至第二平板的顶起螺丝,当该螺丝在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提供了一个沿第一方向的力以将第一平板顶至第二平板,而当该螺丝沿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提供了一个轴向力以将两个平板分离。该顶起螺丝包括一个螺丝(20),一个连接至平板的套环(40),以及一个连接至螺丝头部的旋钮(30),该旋钮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分(32),该圆柱形部分将旋钮固定在套环上,使之能够相对旋转,同时使得基本上不能产生轴向运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紧固件。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平板或模块固定至一接收框架或壳体上的那种类型的紧固件,该接收框架或壳体需要借助常规被称作“顶出螺丝”的螺丝将该平板或模块顶出。这种类型的顶起螺丝已用于许多应用场合。例如,使用安装在一壳体内的一个印刷电路板组件上的顶起螺丝是有利的。如果该印刷电路板组件被插入一个连接器中且需要较大的力将该板从连接器中抽出,那么采用一个或多个顶出螺丝是非常需要的。某些现有的顶起螺丝使用了一个位于螺丝轴部上的扣环,以将该螺丝固定在安装于第一平板上的壳体中。在顶起操作过程中,该扣环可能会分离且造成顶起螺丝脱开或者以其它方式分开。用于将第一平板连接至第二平板的顶起螺丝在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提供了一个沿螺丝轴向方向的力以将第一平板顶下至第二平板,并且当该螺丝沿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提供了一个沿螺丝轴向方向相对于平板的力以将第一平板抬离第二平板。该顶起螺丝包含一个具有螺纹轴部和头部的螺丝,一个围绕着且与螺丝轴部同轴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套环。套环的第一端具有一个用以将该套环锚固至第一平板的平板连接装置,第二端具有一个向外突出的环形台阶。最后,一个旋钮连接至螺丝的头部并且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大体圆柱形的部分,该圆柱形部分与螺丝轴部和套环同轴,并且围绕着靠近该套环第二端的套环的一部分。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分具有用以将旋钮固定至套环的装置,使得旋钮可以相对于套环作旋转运动、但是相对于套环基本上没有轴向运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顶起螺丝,在顶起操作的过程中,不需使用可能导致顶起螺丝分开的扣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顶起螺丝,它能够将螺丝保持在其壳体内一个远离该螺丝螺纹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顶起螺丝,它基本上不会使螺丝相对于套环产生轴向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中得出。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方案的顶起螺丝的主视图。图3是用在附图说明图1或图2所示顶起螺丝中的一个印刷电路板压入式套环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印刷电路板压入式套环的主视图。图5是图3所示印刷电路板压入式套环的主视剖面图。图6是用在图1或图2所示顶起螺丝中的一个压入式套环的透视图。图7是图6所示压入式套环的主视图。图8是图6所示压入式套环的主视剖面图。图9是用在图1或图2所示顶起螺丝中的一个浮动式套环的透视图。图10是图9所示浮动式套环的主视图。图11是图9所示浮动式套环的主视剖面图。图12是用在图1或图2所示顶起螺丝中的一个瓶颈式(flare-in)套环的透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瓶颈式套环的主视图。图14是图12所示瓶颈式套环的主视剖面图。图15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方案的顶起螺丝的部分剖开主视图。图16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方案的顶起螺丝的部分剖开主视图。图17是用于图16所示顶起螺丝的旋钮的剖开主视图。图18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方案的顶起螺丝的部分剖开主视图。图19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五个实施方案的顶起螺丝的部分剖开主视图。图20是用于图19所示顶起螺丝的套环的剖开主视图。螺丝20优选通过本领域已知的装置被刚性连接在旋钮30上,例如采用位于螺丝20的滚花部分26和旋钮30上的内环凸缘34之间的紧配合。将旋钮保持在图1所示优选实施方案中的套环上的装置包括一个套环40,该套环具有一个与其第二端44相邻的向外突出的环形台阶48。该环形台阶48的高度、也就是从套环40的第二端44到套环外径减小处49的高度大体对应于旋钮30的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分32的长度,该圆柱形部分32在旋钮30上的内环凸缘34的下面延伸。旋钮30的向下延伸圆柱形部分32的端部36随即被翻卷而包围环形台阶48,从而旋钮30基本上不会相对于套环40产生纵向运动。因此,套环40连接于一个平板,旋钮30和螺丝20被保持在该套环上,从而旋钮30和螺丝20基本上不会产生纵向运动,但是旋钮30和螺丝20可以相对于套环40产生旋转运动。因此,当固定螺丝10安装在第一平板且旋钮30或螺丝20的螺丝起子凹槽23顺时针旋转到第二平板的一个螺纹孔中时,第一平板被一个顶起动作而下降到第二平板上。当旋钮30或螺丝20的螺丝起子凹槽2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平板被一个顶起动作而抬离第二平板。图2是图1所示顶起螺丝10的一个替换实施方案的顶起螺丝50。在此,一个金属或塑料填隙片60占据了旋钮30’的翻卷部分36’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一种套环设计可以使用不同的旋钮长度并且可以改变填隙片60的长度以便使螺丝/旋钮相对于套环产生某些竖直运动。这个实施方案的其它元件基本上与图1所示实施方案中的相同。图3-14示出了具有不同平板连接装置46的各种套环,包括本领域已知的印刷电路板压入式30”(图3-5)、标准压入式30(图6-8)、浮动式30’(图9-11)、以及瓶颈式30’(图12-14),它们可以用在在此示出的其它实施方案上。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其它形式,例如“卡扣式”。图15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替换实施方案的顶起螺丝70。在此,一个具有上部元件82和下部元件84的两段式旋钮80将套环90的突出环形台阶92加以固定。螺丝100的螺丝头部102和套环90的突出环形台阶92被包围在旋钮80的上部元件82和下部元件84之间。该上部元件82和下部元件84通过可挠曲的上部和下部环形元件86、88相互固定,如图15所示。图16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顶起螺丝110的第三个替换实施方案。在此,一个单段式旋钮120(图17为组装前所示)具有一个围绕着旋钮120之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分124的外周边的环形凹槽122。为了将旋钮120固定在套环130上,将压力沿方向A(图16所示)施加到旋钮120上,使得环形凹槽122(图17)皱缩并且产生一个与套环130的突出环形台阶132相邻的径向向内突出的凸起126,该凸起126将旋钮固定在该套环上。图18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顶起螺丝140的第四个替换实施方案。在此,一个具有轻微紧配合的环圈150、例如一个分裂环或者一个实心环被插入旋钮160中、与旋钮160的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分162相邻,以便将旋钮160相对于套环170定位。最后,图19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顶起螺丝180的第五个替换实施方案。这个实施方案采用了第三替换实施方案的皱缩作用,但是在此,螺丝210被插入套环190中并且将压力沿轴向施加在套环190上以便使套环壁194的一部分192皱缩(图20),从而该皱缩的部分192与螺丝200之轴部204中的环形凹槽202啮合,将螺丝200相对于套环190固定。另外,可以采用任何已知的平板连接装置。如上所述,当提到术语“基本上无轴向运动”时,某些限制量的轴向运动显然是需要的,以便在所述上述实施方案中使旋钮相对于套环进行平滑的旋转。意料到由于制造公差等引起的某些适度的轴向运动是可接受的,但是希望只产生小量的运动。预计这种运动落在基本上无轴向运动的本限定范围内。当然,任何类型的螺丝起子凹槽将足以使用于本顶出螺丝,包括Phillips式、六叶式、槽式等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创造概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改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而是覆盖了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第一平板连接至第二平板的顶起螺丝,当该螺丝在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提供了一个沿螺丝轴向方向的力以将第一平板顶下至第二平板,而当该螺丝沿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提供了一个沿螺丝轴向方向相对于平板的力以将第一平板抬离第二平板,该顶起螺丝包括: (a)一个具有螺纹轴部和头部的螺丝, (b)一个围绕且与螺丝轴部同轴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套环,所述第一端具有一个用以将该套环锚固至第一平板的平板连接装置,第二端具有一个向外突出的环形台阶;以及 (c)一个连接至螺丝头部的旋钮,该旋钮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大体圆柱形的部分,该圆柱形部分与螺丝轴部和套环同轴,并且围绕着靠近该套环第二端的一部分,所述向下延伸的圆柱形部分具有用以将旋钮固定至套环的装置,使得旋钮可以相对于套环作旋转运动、但是旋钮相对于套环基本上没有轴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J克雷利三世M多布森
申请(专利权)人:索斯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