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88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结构,属于建筑领域。建筑物结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柱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柱连接,第一支撑梁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梁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框架;第一顶板,第一顶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内,第一顶板和第一支撑框架连接,第一顶板上靠近于支撑柱的面为板底面;第二支撑梁,第二支撑梁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内,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柱连接,第二支撑梁和第一顶板连接;第二支撑梁伸出于板底面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板底面的高度;加固件,加固件分别和第一顶板和第一支撑梁连接。这种建筑物结构可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降低层高。

Bui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物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物结构跨度大、荷载重、功能复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为了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需要设置各种线路管道,由于建筑物的梁具有一定的高度,而线路管道需要设置在梁的下面也需要占用一定的高度,从而在保证满足使用净高的条件下层高较大。层高大导致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增加、运营费用增加,浪费资源、能源、破坏环境、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目标,因此降低层高成为建筑物节能降耗、节约造价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物结构存在的层高较大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物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框架;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上靠近于所述支撑柱的面为板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所述板底面;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分别和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所述加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的边缘,所述加固件伸出于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和所述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支撑梁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三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梁和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支撑梁,所述第四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内,所述第四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支撑梁,所述第五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五支撑梁设置为多个;至少部分所述第五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第四支撑梁连接;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五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三支撑梁以及所述第四支撑梁连接;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五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三支撑梁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三支撑梁、所述第四支撑梁以及所述第五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均大于第二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为扁梁。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为暗梁。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为上翻梁。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主要线路管道,所述主要线路管道和所述第一顶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建筑物结构,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加固件伸出于板底面的高度不大于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板底面的高度,并且加固件设置于第一顶板的边缘位置,从而在布置线路的时候,可以将线路布置在贴合第一顶板的板底面,从而有效降低线路布置的管道对房屋净空高度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降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由于设置有加固件,可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结构强度。综上,这种建筑物结构可以在保证整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线路布置的管道对房屋净空高度造成的影响,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层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建筑物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建筑物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建筑物结构;110-第一支撑梁;120-第二支撑梁;130-第一顶板;140-加固件;150-第三支撑梁;160-第五支撑梁;170-支撑柱;180-第二顶板;190-墙板;200-主要线路管道;210-第四支撑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结构100,请参阅图1和图2,这种建筑物结构100包括:支撑柱170,支撑柱170设置为多个,多个支撑柱170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110,第一支撑梁110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柱170连接,第一支撑梁110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梁110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框架;第一顶板130,第一顶板130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内,第一顶板130和第一支撑框架连接,第一顶板130上靠近于支撑柱170的面为板底面;第二支撑梁120,第二支撑梁120设置于第一支撑框架内,第二支撑梁120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支撑柱170连接,第二支撑梁120和第一顶板130连接;第二支撑梁120伸出于板底面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梁110伸出于板底面的高度;加固件140,加固件140分别和第一顶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框架;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上靠近于所述支撑柱的面为板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所述板底面;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分别和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所述加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的边缘,所述加固件伸出于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形成第一支撑框架;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上靠近于所述支撑柱的面为板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所述板底面;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分别和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所述加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顶板的边缘,所述加固件伸出于所述第一顶板上的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内,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和所述第一顶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梁伸出于所述板底面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梁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三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梁和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形成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珑信建筑科技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