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吊重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70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吊重物装置。所述起吊重物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设置在固定机构上的活动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二立柱,活动机构包括行车轨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行车轨道上的行车仪,所述行车仪中设置有电机和设置在电机输出轴的卷筒以及缠绕在卷筒上的链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行车轨道,行车仪带动重物沿着行车轨道做往复运动,开启电机,链条可带动重物上下运动,拉动链条可带动重物绕着第一立柱旋转,从而实现重物的多方位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吊重物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特别的,涉及一种起吊重物装置。
技术介绍
工厂里需要搬运重物时,一般使用大型液压车起吊重物,然而车间有一些较小重物需要搬运时,往往使用小型的起吊机,现有技术的一些小型起吊机结构比较复杂,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起吊重物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吊重物装置,所述起吊重物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活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二立柱,所述活动机构包括行车轨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行车轨道上的行车仪,所述行车轨道相对所述第二立柱垂直设置,所述行车轨道的底部凹陷形成有滑槽,所述行车仪的顶部设置有可在所述滑槽中滑动的滑轮,所述行车仪内设置有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卷筒以及缠绕在所述卷筒上的链条,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链条悬挂在所述行车仪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行车轨道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行车轨道上,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上。进一步地,所述链条远离所述行车仪的一端设置有吊钩。进一步地,所述行车仪的顶部设置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呈旋转180°的Y字型,所述滑轮支架的底部连接在所述行车仪的上端,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滑轮支架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的外周面和所述第一立柱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连接处外部罩设有连接套,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连接套之间设置有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起吊重物装置,通过设置行车轨道,行车仪带动重物沿着行车轨道做往复运动,开启电机,链条可带动重物上下运动,拉动链条可带动重物绕着第一立柱旋转,从而实现重物的多方位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起吊重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起吊重物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0、固定机构,11、固定座,12、第一立柱,13、第二立柱,14、连接套,20、活动机构,21、行车轨道,211、滑槽,212、加强筋,22、行车仪,221、滑轮组件,2211、滑轮支架,2212、滑轮,222、电机,223、卷筒,224、链条,2241、吊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吊重物装置,该起吊重物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0和设置在固定机构10上的活动机构20。固定机构10包括固定座11和设置在固定座11上的第一立柱12以及转动设置在第一立柱12上的第二立柱13。固定座11设置在水平面或操作台上,第一立柱12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1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立柱12焊接在固定座11上,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立柱12也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座11上或粘接固定在固定座11上。第一立柱12远离固定座11的一端凹陷形成安装孔(图未示出),第二立柱1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具体地,第二立柱13的外周面和第一立柱1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轴承,使第二立柱13相对第一立柱12转动时阻力较小。另外,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连接处外部罩设有连接套14,第二立柱13相对第一立柱12转动时,由于外部连接套14的支撑作用,第二立柱13相对第一立柱12不易倾斜,可以理解地,第二立柱13和连接套14之间设置有间隙(图未示出),所述间隙中充满润滑油,方便第二立柱13相对第一立柱12转动。活动机构20包括行车轨道21和可滑动地设置在行车轨道21上的行车仪22,行车轨道21大致呈长方体状,行车轨道21连接在第二立柱13远离第一立柱12的一端,行车轨道21相对第二立柱13垂直设置,且行车轨道21和第二立柱13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12。请参阅图1和图2,行车轨道21的底部凹陷形成有滑槽211,行车仪22的顶部设置有滑轮组件221,滑轮组件221包括相互连接的滑轮支架2211和滑轮2212,滑轮支架2211呈旋转180°的Y字型,滑轮支架2211的一端连接在行车仪22的上端,滑轮支架2211的另一端连接滑轮2212,滑轮2212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211内。行车仪22内设置有电机222、连接在电机222输出轴上的卷筒223以及缠绕在卷筒223上的链条224,固定机构10的一侧设置有电源(图未示出),电机222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电机222为正反转电机,电机222转动时,链条224能够绕卷筒223收卷或放卷。行车仪2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图未示出),卷筒223上的链条224通过通孔悬挂在行车仪22下方,链条224远离行车仪22的一端设置有吊钩2241,吊钩2241上可以吊挂重物。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起吊重物装置的使用过程。当需要悬挂重物时,启动电机222,电机222旋转,使链条224绕卷筒223放卷,当链条224放卷至合适位置,关闭电机222,把重物钩挂在吊钩2241上,然后再次启动电机222,使电机222反向旋转,链条224绕卷筒223收卷,当链条224升至合适位置时,关闭电机222。当需要重物转动一定方向时,用手拉动链条224,使链条224绕着第二立柱13转动,进而链条224带动行车轨道2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立柱13转动,第二立柱13翻过来带动重物转动。当需要重物沿着行车轨道21滑动时,用手拉动链条224,从而带动行车仪22沿着行车轨道21滑动,进而使重物在行车轨道21上滑动。本技术的起吊重物装置,通过设置行车轨道21,行车仪22带动重物沿着行车轨道21做往复运动,开启电机222,链条224可带动重物上下运动,拉动链条224可带动重物绕着第一立柱12旋转,从而实现重物的多方位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吊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活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二立柱,所述活动机构包括行车轨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行车轨道上的行车仪,所述行车轨道相对所述第二立柱垂直设置,所述行车轨道的底部凹陷形成有滑槽,所述行车仪的顶部设置有可在所述滑槽中滑动的滑轮,所述行车仪内设置有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卷筒以及缠绕在所述卷筒上的链条,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链条悬挂在所述行车仪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吊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活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二立柱,所述活动机构包括行车轨道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行车轨道上的行车仪,所述行车轨道相对所述第二立柱垂直设置,所述行车轨道的底部凹陷形成有滑槽,所述行车仪的顶部设置有可在所述滑槽中滑动的滑轮,所述行车仪内设置有电机、连接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卷筒以及缠绕在所述卷筒上的链条,所述电机为正反转电机,所述链条悬挂在所述行车仪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吊重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轨道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行车轨道上,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上。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佳刘展凤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骏马钢帘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