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OMA技术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170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NOMA技术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一个无线设备可以在具有低时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式下直接向两个内部用户发送信息。其中,两个用户均采用连续干扰消除技术来按给定的解码顺序对信息进行解码。基于给定的服务质量要求和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的约束,通过应用半正定松弛技术和拉格朗日对偶方法获得后译码信息的最大速率和相应的预编码矢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方法获得最佳预编码向量,证明了半正定松弛的紧性,从而提高无线通信传输速率,同时降低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无线通信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计算复杂度。

A Pre-coding Vector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NOMA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OMA技术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非正交多址(NOMA)是实现5G挑战要求的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通信方式,具有于大规模连接,高数据速率和低延迟等优点。事实证明,它是未来密集网络和物联网设备的可行解决方案。许多结合多输入多输出(MIMO),毫米波通信和协同中继的不同NOMA设计已经出现在最近的研究中。赵蕊通过NOMA的功分多址技术利用功率来区分用户,用户可以同时、同频传输信号,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SteliosTimotheou等学者具体研究了NOMA与单用户MIMO技术、NOMA与多用户MIMO技术结合后的相关通信资源分配算法问题。SteliosTimotheou等学者基于用户功率分配提出一种多项式算法,在求解发送用户处于瞬时信道状态和平均信道状态下的CSI来求得最优解。王茜竹等学者主要研究了NOMA下行链路的信号检测问题,通过对简单干扰消除(SIC)接收机设计、用户信号检测算法、信道编码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了接收端用户信号有效地分离,使得系统通信性能得到较好提升。随机机会波束形成是一种用于无线系统中定向通信的信号处理技术,它首先被提出用于MIMONOMA系统,发射机生成多个波束并在其中叠加多个用户。假设完整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可用于发射机,针对下行链路多用户NOMA系统提出了基于迫零的波束成形和用户配对方案。因此,NOMA和多用户波束成形的集成有可能兼具NOMA和波束成形的优点。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使得附近的用户可以直接相互通信而不用依赖于基站,因此它是一种可靠且低延迟的通讯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计算复杂度低,能够显著提高无线通信传输速率,同时降低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OMA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蜂窝网络系统下,一个无线设备在具有低延迟的非正交多址协议下向内部用户1和用户2发送消息,所述用户1和用户2按给定的解码顺序对消息进行解码,给出用户1和用户2对消息s1和s2的信干噪比;步骤2:根据解码顺序,分别给出用户1和用户2的可实现传输速率;步骤3:发射功率全部用于转发消息s1和消息s2,额外功率用于接收和放大无线设备中信息,确定发射功率需要满足的条件;步骤4:基于用户给定的服务质量要求和发射功率约束,以消息传输速率最大为目标,完成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步骤5:定义安全中断概率来分析整个系统传输过程的通信性能,同时根据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的分析结果,给出整个系统的传输中断概率的表达式,并推导出结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基于用户消息传送公平性和约定解码顺序,分别给出用户1发送s1和s2的信干噪比SINRi,1及用户2发送s1和s2的信干噪比SINRi,2:其中,分别表示用户1和用户2的复高斯信道向量,它们是独立同分布的衰落信道;σ表示高斯噪声的均方差;分别是s1和s2的预编码向量。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s2的可实现速率为:R2=min[log2(1+SINR1,2),log2(1+SINR2,2)]s1的可实现速率为:R1=[log2(1+SINR1,1)-log2(1+SINR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接收和放大所需的功率之和不能超过预设最大发射功率,即发射功率需要满足:E[xHx]=||w1||2+||w2||2≤P其中,E[xHx]表示发射功率,||w1||2表示发送信息1所需功率,||w2||2表示发送信息2所需功率,P表示预设最大发射功率。所述步骤4中,利用单目标规划,以s1的可实现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以给定的服务质量要求和无线设备发射功率为约束条件,对问题进行优化,优化算法如下:s.t.R2≥γM||w1||2+||w2||2≤P其中,Rm是s2的目标速率,满足相应的服务质量要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将目标函数改写为:同时,利用s2的信干噪比表示步骤4中的服务质量要求约束,得到如下半正定规划问题:||w1||2+||w2||≤P利用半正定松弛求解问题的最优解,算法如下:||w1||2+||w2||≤P引入参数t,得到下式:其中,对于向量A,tr(A)为向量A的秩。优选的,基于奇异值分解方法求解所述半正定规划问题:||w1||2+||w2||≤P设和表示对偶变量,对偶问题表示如下:其中,为解决对偶问题所设置的中间变量,I为单位矩阵;得到基于奇异值分解的预编码向量:其中,有益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进步1、通过优化方法获得最佳预编码向量,证明了半正定松弛的紧性,从而提高无线通信传输速率2、能够降低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3、采用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无线通信方案,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D2D通信网络通过NOMA协议向两个用户发送消息的示意图。图2为当WD天线数量N=4和N=4bps/Hz时,不同方案的最大速率性能与发射功率P的关系。图3为当WD的目标速率(即RM)为4bps/Hz和6bps/Hz时,在WD的发射功率P=25dBm的条件下,不同方案的R1的最大速率与WD的天线数量之比。图4为当WD的天线数量N=4,发射功率分别为25dBm和20dBm时,不同的方案下R1的最大速率与目标速率RM。图5为当WD的天线数量N=4,发射功率P为25dBm时,不同方案下R1的中断概率随RM的变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如图1所示,考虑一个D2D的蜂窝通信网络系统,包括基站和K个底层系统,一个基站可通过无线设备(WD)服务于一组蜂窝用户。在每个子系统中基站可通过NOMA协议向两个内部用户发送消息。其中,考虑到用户消息传送的公平性和可靠性,两个用户均采用连续干扰消除技术(SIC)来按给定的解码顺序对消息进行解码。分别用s1和s2表示用户1和用户2的消息。假设s1和s2是具有单位平均功率的任意独立随机信号,即E[|s1|2]=E[|s2|2]=1。因此,WD的复合基带发送信号可以表达为:x=w1s1+w2s2(1)其中分别是s1和s2的预编码向量。两个用户的观察结果如下:y1=h1Hx+n1=h1H(w1s1+w2s2)+n1(2)y2=h2Hx+n2=h2H(w1s1+w2s2)+n2(3)其中,分别表示用户1和用户2的复高斯信道向量,它们是独立同分布的衰落信道。n1,n2是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满足n1,n2~CN(0,σ2)。考虑两个用户通信情况,基于用户消息传送公平性和约定解码顺序,给出两个用户发送s1和s2的信干噪比:步骤2:根据解码原则,s2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取s2对用户1和用户2信干噪比中较小者作为其可实现的速率R2。R2=min[log2(1+SINR1,2),log2(1+SINR2,2)](6)事实上,预计s1将被用户1接收,因此s1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NOMA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蜂窝网络系统下,一个无线设备在具有低延迟的非正交多址协议下向内部用户1和用户2发送消息,所述用户1和用户2按给定的解码顺序对消息进行解码,给出用户1和用户2对消息s1和s2的信干噪比;步骤2:根据解码顺序,分别给出用户1和用户2的可实现传输速率;步骤3:发射功率全部用于转发消息s1和消息s2,额外功率用于接收和放大无线设备中信息,确定发射功率需要满足的条件;步骤4:基于用户给定的服务质量要求和发射功率约束,以消息传输速率最大为目标,完成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步骤5:定义安全中断概率来分析整个系统传输过程的通信性能,同时根据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的分析结果,给出整个系统的传输中断概率的表达式,并推导出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OMA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蜂窝网络系统下,一个无线设备在具有低延迟的非正交多址协议下向内部用户1和用户2发送消息,所述用户1和用户2按给定的解码顺序对消息进行解码,给出用户1和用户2对消息s1和s2的信干噪比;步骤2:根据解码顺序,分别给出用户1和用户2的可实现传输速率;步骤3:发射功率全部用于转发消息s1和消息s2,额外功率用于接收和放大无线设备中信息,确定发射功率需要满足的条件;步骤4:基于用户给定的服务质量要求和发射功率约束,以消息传输速率最大为目标,完成优化问题的数学表达;步骤5:定义安全中断概率来分析整个系统传输过程的通信性能,同时根据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的分析结果,给出整个系统的传输中断概率的表达式,并推导出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OMA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基于用户消息传送公平性和约定解码顺序,分别给出用户1发送s1和s2的信干噪比SINRi,1及用户2发送s1和s2的信干噪比SINRi,2:其中,h1,分别表示用户1和用户2的复高斯信道向量,它们是独立同分布的衰落信道;σ表示高斯噪声的均方差;w1,分别是s1和s2的预编码向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OMA的D2D通信系统预编码向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s2的可实现速率为:R2=min[log2(1+SINR1,2),log2(1+SINR2,2)]s1的可实现速率为:R1=[log2(1+SINR1,1)-log2(1+SIN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鑫梦杜毅豪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