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30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包括导料辊、熔断机构、插板机构和热封机构,熔断机构包括输入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输入端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设置为当第一连杆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低于导料辊;插板机构设置为导料辊的下方,设置为水平放置,插板机构包括插板,插板设置为左右运动,并且正对熔断机构的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热封机构设置垂直放置,并且与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垂直。本实新型的不停机接料装置通过对气泡膜熔断、插接和热封来保证前后物料的衔接,免去存余装置、避免人工操作,实现全自动化不停机接料。

A Bubble Film Non-stop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新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气泡膜包装袋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制袋过程中,由于手工对气泡膜进行接料,通常上料时会停机接料,但由于停机接料耗时耗力,并且容易产生废料,造成极大的浪费。现有的不停机接料装置通常设有存余机构,但需要人工进行接料操作,这依赖于员工的专业熟练度,并且容易造成接料不及时。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可以实现全自动接料,保证接料过程不停机并且不会产生报废物料,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可以实现全自动不停机接料,保证接料过程不停机并且不会产生报废物料,节省人力物力,研发了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包括导料辊、熔断机构、插板机构和热封机构,熔断机构包括输入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输入端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设置为当第一连杆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低于导料辊;插板机构设置为导料辊的下方,设置为水平放置,插板机构包括插板,插板设置为左右运动,并且正对熔断机构的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热封机构设置垂直放置,并且与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垂直。本实施例的不停机接料装置通过对气泡膜熔断、插接和热封来保证前后物料的衔接,免去存余装置、避免人工操作,实现全自动化不停机接料。进一步地,熔断机构还包括基座和导轮,基座设有滑槽,导轮设置为可以在滑槽中滑动,导轮设置为始终与输入端配合。导轮可以滑动并且始终与输入端配合,因此输入端可以由倾斜状态改变成水平状态,也可以由水平状态改变成倾斜状态。进一步地,第一连杆设置有滑槽,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的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为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由驱动装置带动从而影响第一连杆运动。进一步地,熔断机构的基座设置有电热丝。通过电热丝将即将用完的气泡膜熔融,以便插入新的气泡膜。进一步地,插板机构还包括气动装置,气动装置设置为驱动插板左右运动。气动装置作为动力源,节约能源。进一步地,气动装置设置为2个。2个气动装置可以达到良好的驱动状态。进一步地,热封机构包括热封气动装置、千斤压板和热封刀,热封气动装置设置为驱动千斤压板和热封刀上下运动。千斤压板和热封刀配合使用,保证热封位置准确,并且提高热封效率。进一步地,热封机构还包括热封底座,热封底座设置在熔断机构的第二连杆的下水平面。配合热封底座,使得热封效果提升。本技术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避免了存余装置从而避免人工操作,由熔断机构、插板机构和热封机构相互配合保证接料完整而且不停机,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的熔断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的熔断机构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的插板机构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的插板机构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的热封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包括导料辊4、熔断机构1、插板机构2和热封机构3,如图2所示,熔断机构1包括输入端11、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输入端11通过第一连杆12与第二连杆13连接,第一连杆12设置为当第一连杆12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连杆12的上水平面低于导料辊4;如图1所示,插板机构2设置为导料辊4的下方,设置为水平放置,如图4所示,插板机构包括插板,插板设置为左右运动,并且正对熔断机构的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如图1所示,热封机构3设置垂直放置,并且与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垂直。本实施例的不停机接料装置通过对气泡膜熔断、插接和热封来保证前后物料的衔接,免去存余装置、避免人工操作,实现全自动化不停机接料。以下将举一例子说明该装置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当物料充足的情况下,气泡膜的输入状态如A状,通过熔断机构1的输入端后直接通过导料辊4进入后续的工序,此时,熔断机构1、插板机构2和热封机构3均处理不工作状态。当物料接近尾声时(如称重识别、传感器识别等,此处不是该技术的重点,将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熔断机构1基座14的导轮15在滑槽16向下滑动,输入端由倾斜状态向水平状态滑动,当上一卷气泡膜的尾端开始通过输入端是,接入新的气泡膜,新的气泡膜将从B状态输入(如图1所示)。当上一卷气泡膜经过基座时被熔融,此时,插板机构气动,将熔融后的气泡膜插入新的气泡膜,紧接着,热封机构启动,下压并热封,经此接料过程完成。本实施例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避免人工接料和停机接料,免去传统的存余装置,节约空间和成本,可以在气泡膜制袋设备中起到不停机接料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熔断机构、插板机构和热封机构做了进一步地限定。如图2所示,熔断机构还包括基座14和导轮15,基座14设有滑槽16,导轮15设置为可以在滑槽16中滑动,导轮15设置为始终与输入端11配合。导轮15可以滑动并且始终与输入端11配合,因此输入端可以由倾斜状态改变成水平状态,也可以由水平状态改变成倾斜状态。进一步地,第一连杆12设置有滑槽,第二连杆13与第一连杆12的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装置(图中未显示),驱动装置设置为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由驱动装置带动从而影响第一连杆运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连杆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趋于水平运动,使得插板机构顺利进行插接工作。如图3所示,熔断机构的基座设置有电热丝17。通过电热丝将即将用完的气泡膜熔融,以便插入新的气泡膜。如图4所示,插板机构还包括气动装置21,气动装置21设置为驱动插板22左右运动。气动装置作为动力源,节约能源。如图5所示,气动装置21设置为2个。2个气动装置可以达到良好的驱动状态。如图6所示,热封机构包括热封气动装置31、千斤压板32和热封刀33,热封气动装置31设置为驱动千斤压板32和热封刀33上下运动。千斤压板和热封刀配合使用,保证热封位置准确,并且提高热封效率。进一步地,热封机构还包括热封底座,热封底座设置在熔断机构的第二连杆的下水平面。配合热封底座,使得热封效果提升。本技术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避免了存余装置从而避免人工操作,由熔断机构、插板机构和热封机构相互配合保证接料完整而且不停机,提高生产效率。以上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辊、熔断机构、插板机构和热封机构,所述熔断机构包括输入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为当所述第一连杆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低于所述导料辊;所述插板机构设置为所述导料辊的下方,设置为水平放置,所述插板机构包括插板,所述插板设置为左右运动,并且正对所述熔断机构的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所述热封机构设置垂直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料辊、熔断机构、插板机构和热封机构,所述熔断机构包括输入端、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设置为当所述第一连杆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低于所述导料辊;所述插板机构设置为所述导料辊的下方,设置为水平放置,所述插板机构包括插板,所述插板设置为左右运动,并且正对所述熔断机构的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所述热封机构设置垂直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水平面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机构还包括基座和导轮,所述基座设有滑槽,所述导轮设置为可以在滑槽中滑动,所述导轮设置为始终与所述输入端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泡膜不停机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剑初陈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励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