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及系统、汽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29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电池充电前,所述电池在当前环境温度Wc下由当前自身温度tc升温到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时的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步骤2:获取充电枪输出功率对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负载消耗对电池充电前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步骤3:依据所述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所述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估算所述电池充电前由所述当前自身温度升温到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时实际升温时间ChrgPHeatTi。

Estimation Method of Actual Warming-up Time before Battery Charging and Its System, Automobile,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及系统、汽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及系统、汽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电动汽车多使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受电池材料因素限制,该类型动力电池充电性能无法满足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性能要求。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充电时,锂离子可能来不及嵌入石墨负极当中,从而析出在负极表面形成金属锂枝晶,这一反应会消耗电池中的可以反复充放电的锂离子、并大幅降低电池容量,析出的金属锂枝晶也可能会刺穿隔膜,从而影响安全性能。在严寒环境下,当电池本身的温度低于允许充电温度时,需要给电池充电前先将电池加热至允许充电温度。此时,电动汽车需要加热多长时间才能真正给动力电池充电是车主非常关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及系统、汽车、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电池充电前,所述电池在当前环境温度Wc下由当前自身温度tc升温到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时的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步骤2:获取充电枪输出功率对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负载消耗对电池充电前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步骤3:依据所述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所述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估算所述电池充电前由所述当前自身温度升温到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时实际升温时间ChrgPHeatTi。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1包括: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获取在多个不同预设环境温度W1、......、Wm下所述电池从至少两个不同的预设关键温度值t1、......、tn的自身温度升温至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的实测时间T1、......、Tn,其中n为自然数,且n大于等于2,m为自然数,且m大于等于2;若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等于其中一预设关键温度值ti,i为自然数,i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则估算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为所述电池在预设环境温度Wj下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对应的实测时间Ti,其中,所述预设环境温度Wj等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若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等于其中一预设关键温度值ti,设其中一预设环境温度Wv下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为基准时间T0,所述预设环境温度Wj等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时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为当前时间,所述基准时间T0与所述当前时间定义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Ti’/Ti,其中,所述基准时间T0、所述当前自身温度tc及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对应的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均预先存储于一存储装置中,所述估算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基准时间T0;依据所述当前自身温度tc及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获取所述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依据所述基准时间T0及所述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估算在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时的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T0*EnvtlF=Ti*Ti’/Ti,即RfTiTemp=Ti。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若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大于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且小于预设关键温度值t(i+1),则设其中一预设环境温度Wv下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T(i+1)构成的线性函数为基准时间函数RfTiTempWv=fWv(tx),其中tx为所述电池的自身温度变量,所述预设环境温度Wj等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时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T(i+1)’构成的线性函数为当前时间函数RfTiTempWj=fWj(tx),所述基准时间函数RfTiTempWv=fWv(tx)与所述当前时间函数RfTiTempWj=fWj(tx)定义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tx)=fWj(tx)/fWv(tx)。所述基准时间函数Ti、T(i+1)、所述当前自身温度tc及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对应的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均预先存储于一存储装置中,所述估算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基准时间Ti、T(i+1);依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获取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对应的所述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则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下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对应的所述电池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为RfTiTempti=Ti*EnvtlF及RfTiTempt(i+1)=T(i+1)*EnvtlF;根据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对应的所述电池理想基准升温时间计算所述预设环境温度Wj等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时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EnvtlF、T(i+1)*EnvtlF构成的线性函数为当前时间函数RfTiTempWj=fWj(tx)。则所述电池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与所述电池的自身温度构成的函数为RfTiTemp=fWj(tx)*EnvtlF,进而估算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为tc时的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fWv(tc)*EnvtlF(tc),即RfTiTemp=fWv(tc)*fWj(tc)/fWv(tc)=fWj(tc)。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2包括所述获取所述充电枪输出功率对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的步骤,且所述获取所述充电枪输出功率对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的步骤包括:获取给所述电池升温的加热装置的发热功率;获取给所述电池升温的充电枪输出功率;计算所述电池升温的加热装置的发热功率与所述充电枪输出功率的比值R1;若所述比值R1大于1,则所述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等于所述比值;若所述比值R1小于等于1,则所述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电池用于一设备中,所述还设备包括所述用于给所述电池升温的加热装置,所述步骤2包括所述负载消耗对所述电池充电前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的步骤,且所述负载消耗对所述电池充电前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的步骤包括:获取给所述电池升温的加热装置的发热功率;获取给所述电池升温的充电枪输出功率;获取所述设备除去所述加热装置以外的其他负载功率;计算所述充电枪输出功率与所述其他负载功率的差值,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发热功率,则所述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等于所述差值与所述发热功率的比值;若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发热功率,则所述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等于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所述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所述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电池充电前,所述电池在当前环境温度Wc下由当前自身温度tc升温到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时的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步骤2:获取充电枪输出功率对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负载消耗对电池充电前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步骤3:依据所述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所述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估算所述电池充电前由所述当前自身温度升温到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时实际升温时间ChrgPHeatT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电池充电前,所述电池在当前环境温度Wc下由当前自身温度tc升温到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时的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步骤2:获取充电枪输出功率对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负载消耗对电池充电前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步骤3:依据所述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及所述负载消耗热系数CnsF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估算所述电池充电前由所述当前自身温度升温到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时实际升温时间ChrgPHeatT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获取在多个不同预设环境温度W1、......、Wm下所述电池从至少两个不同的预设关键温度值t1、......、tn的自身温度升温至所述电池充电低温门限温度Time0的实测时间T1、......、Tn,其中n为自然数,且n大于等于2,m为自然数,且m大于等于2;若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等于其中一预设关键温度值ti,i为自然数,i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则估算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为所述电池在预设环境温度Wj下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对应的实测时间Ti,其中,所述预设环境温度Wj等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其特性在于:若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等于其中一预设关键温度值ti,设其中一预设环境温度Wv下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为基准时间T0,所述预设环境温度Wj等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时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为当前时间,所述基准时间T0与所述当前时间定义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Ti’/Ti,其中,所述基准时间T0、所述当前自身温度tc及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对应的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均预先存储于一存储装置中,所述估算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基准时间T0;依据所述当前自身温度tc及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获取所述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依据所述基准时间T0及所述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估算在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时的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T0*EnvtlF=Ti*Ti’/Ti,即RfTiTemp=Ti。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其特性在于:若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tc大于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且小于预设关键温度值t(i+1),则设其中一预设环境温度Wv下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T(i+1)构成的线性函数为基准时间函数RfTiTempWv=fWv(tx),其中tx为所述电池的自身温度变量,所述预设环境温度Wj等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时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T(i+1)’构成的线性函数为当前时间函数RfTiTempWj=fWj(tx),所述基准时间函数RfTiTempWv=fWv(tx)与所述当前时间函数RfTiTempWj=fWj(tx)定义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tx)=fWj(tx)/fWv(tx)。所述基准时间函数Ti、T(i+1)、所述当前自身温度tc及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对应的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均预先存储于一存储装置中,所述估算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基准时间Ti、T(i+1);依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获取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对应的所述当前环境系数函数EnvtlF,其中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下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对应的所述电池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为RfTiTempti=Ti*EnvtlF及RfTiTempt(i+1)=T(i+1)*EnvtlF;根据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对应的所述电池理想基准升温时间计算所述预设环境温度Wj等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Wc时的所述预设关键温度值ti、t(i+1)及其对应的实测时间Ti*EnvtlF、T(i+1)*EnvtlF构成的线性函数为当前时间函数RfTiTempWj=fWj(tx)。依据所述电池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与所述电池的自身温度构成的函数为RfTiTemp=fWj(tx)*EnvtlF,进而估算所述电池的当前自身温度为tc时的理想基准升温时间RfTiTemp=fWv(tc)*EnvtlF(tc),即RfTiTemp=fWv(tc)*fWj(tc)/fWv(tc)=fWj(tc)。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充电前实际升温时间估算方法,其特性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所述获取所述充电枪输出功率对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的步骤,且所述获取所述充电枪输出功率对所述理想基准升温时间估算影响的充电方式热系数ChrgModeF的步骤包括:获取给所述电池升温的加热装置的发热功率;获取给所述电池升温的充电枪输出功率;计算所述电池升温的加热装置的发热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起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