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能减震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能减震墙体。
技术介绍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震频繁发生,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减少结构破坏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结构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和人们对生命财产保证需求的提高,对建筑抗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框架结构墙体多采用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在抗震防灾上还停留在“抗”上即主要依靠墙体本身的累计耗能及损坏来实现;在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通常预留较大的空间设置一些附加构件,比如悬挂巨型质量块,以抑制建筑物地震时引起的摇摆,吸引地震能量,减轻结构震动,达到提高抗震安全性的目的。上述消能抗震措施不经济或不适合大部分建筑物,如依靠墙体本身的累计耗能及损坏来实现消能抗震的目的的措施,其地震发生时墙体大面积损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很严重并不经济;通过悬挂巨型质量块的消能抗震方式又占据太多的建筑物空间也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消能减震墙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消能减震墙体,包括由梁和柱构成的矩形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能减震墙体,包括由梁(2)和柱(1)构成的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内布置有墙体(3)和嵌在墙体(3)中的消能子结构(4),消能子结构(4)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消能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能子单元包括第一消能子单元、滚珠连接装置(8)和第二消能子单元,所述的箱体包括一块外围护钢板Ⅰ(17)、四块外围护钢板Ⅱ(18)和一块外围护钢板Ⅲ(19),一块外围护钢板Ⅰ(17)、四块外围护钢板Ⅱ(18)和一块外围护钢板Ⅲ(19)组成一个方形的箱体,外围护钢板Ⅰ(17)为箱体顶面,外围护钢板Ⅲ(19)为箱体底面,所述第二消能子单元上部与外围护钢板Ⅰ(17)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能减震墙体,包括由梁(2)和柱(1)构成的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内布置有墙体(3)和嵌在墙体(3)中的消能子结构(4),消能子结构(4)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消能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能子单元包括第一消能子单元、滚珠连接装置(8)和第二消能子单元,所述的箱体包括一块外围护钢板Ⅰ(17)、四块外围护钢板Ⅱ(18)和一块外围护钢板Ⅲ(19),一块外围护钢板Ⅰ(17)、四块外围护钢板Ⅱ(18)和一块外围护钢板Ⅲ(19)组成一个方形的箱体,外围护钢板Ⅰ(17)为箱体顶面,外围护钢板Ⅲ(19)为箱体底面,所述第二消能子单元上部与外围护钢板Ⅰ(17)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消能子单元下部与滚珠连接装置(8)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消能子单元设置在滚珠连接装置(8)下方,第一消能子单元上部与滚珠连接装置(8)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消能子单元与其下部的外围护钢板Ⅲ(19)之间留有可自由滑动的空隙,所述第一消能子单元包括质量块(9)和滚动体(13),所述质量块(9)为三段贯通管体构成的梯形中空结构,中间管体为梯形的下底,两侧管体的上端向远离中间管体的方向伸出,质量块(9)管腔中设置有多块限位隔板(10),质量块(9)的管腔由限位隔板(10)分隔成多个隔腔,每个隔腔中均放置有多个所述的大小不等滚动体(13);所述第二消能子单元包括第一消能剪力键(5)、柔性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阳,郭长群,赵兴权,李秀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