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砼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917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透水砼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检查、立模、混凝土搅拌、成品料运输、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养护、拆除模板、切缝填缝、路面喷漆罩面、产品保护等工序。透水砼配合比:针对不同道路部位,承载要求,设计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强度和孔隙率不同来确定水灰比;摊铺施工时,在结构层施工中应先确定胀缝位置,按规定尺寸每30—40m设一道,施工中往往采用小胀缝代替缩缝,常规长度5—10m应设一道小胀缝,做好标记、按照要求留置,松铺摊平后用低频平板夯夯实,夯实后表面应符合设计高程,以保证面层的施工厚度,要求平整,密实,留置的胀缝嵌入定型的橡树塑胶材料。本申请施工方法所得到的路面具有科学、合理、保质、美观、耐用的特点。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ermeable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砼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透水砼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透水砼是多孔砼的一种,常用的透水砼按照组成材料分,有水泥透水砼、沥青透水砼等。透水性混凝土按照外观效果分为普通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和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等。同时还可按功能分为普通透水混凝土路面、景观透水混凝土路面和承载透水混凝土等。透水混凝土是由一系列相连通的孔隙和实体混凝土部分骨架组成的具有透水性的多孔结构的混凝土,在施工中主要靠包裹在骨料表面的胶结材料浆体硬化后,骨料颗粒胶结在一起,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一种专用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透水砼的施工方法,所设计的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案,具有科学、合理、保质、美观、耐用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水砼的施工方法,工序如下一、透水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指透水混凝土施工前道工序完成,碎石垫层厚度及压实度达到要求、侧路牙已按要求施工结束,已通过验收,符合透水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施工步骤2.1透水砼配合比:针对不同道路部位,承载要求,设计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砼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如下一、透水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指透水混凝土施工前道工序完成,碎石垫层厚度及压实度达到要求、侧路牙已按要求施工结束,已通过验收,符合透水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施工步骤2.1 透水砼配合比:针对不同道路部位,承载要求,设计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强度和孔隙率不同来确定水灰比;按照C20~C30的设计强度,按质量比例配料:水泥358~398份;石子1650份;增强剂10~15;水130~145;2.2 基础检查:施工人员首先对基础进行检查,注意高度,密实度问题,对局部不符合要求进行处理;2.3 立模: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立模,如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砼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如下一、透水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指透水混凝土施工前道工序完成,碎石垫层厚度及压实度达到要求、侧路牙已按要求施工结束,已通过验收,符合透水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施工步骤2.1透水砼配合比:针对不同道路部位,承载要求,设计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强度和孔隙率不同来确定水灰比;按照C20~C30的设计强度,按质量比例配料:水泥358~398份;石子1650份;增强剂10~15;水130~145;2.2基础检查:施工人员首先对基础进行检查,注意高度,密实度问题,对局部不符合要求进行处理;2.3立模: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立模,如属于需要立模的情况,施工人员首先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立模工作,立模过程中须注意高度、垂直度泛水坡度问题;2.4混凝土搅拌(2.4.1)透水砼搅拌投料严格按配合比进行,第一次投料必须过磅,随后可在投料机械容器中做记号,按标准参照投料;(2.4.2)投料顺序本着搅拌机料斗中先投一部分石子,再投水泥、添加剂,添加剂指增强剂,然后再投剩下的石子,即保持水泥、添加剂放置在石子中间位置;(2.4.3)搅拌方法先在空机中放用水量的20~40%,空机搅拌,再提升料斗进料,在搅拌中分多次加水,直到水灰比完成计量,要求搅拌均匀,符合施工要求,合适的用水量搅拌的砼用手能攥成团,手松开后,手表面吸附浆体较少;(2.4.4)搅拌时间从投料到出料,SJ350型搅拌机为4分钟;SJ500型强制式搅拌机为3.5分钟;2.5成品料运输搅拌好的成品料出机后应及时运到施工现场,10分钟以内运到现场施工为宜;如遇气温高于30℃时,混凝土必须采取覆盖保持水分,防止水分蒸发,影响施工质量;2.6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由于透水性混凝土的热胀性比水泥混凝土大,在结构层施工中应先确定胀缝位置,按规定尺寸每30—40m设一道,施工中往往采用小胀缝代替缩缝,常规长度5—10m应设一道小胀缝,做好标记、按照要求留置,松铺摊平后用低频平板夯夯实,夯实后表面应符合设计高程,以保证面层的施工厚度,要求平整,密实,留置的胀缝嵌入定型的橡树塑胶材料;面层施工必须计算松铺高度,合理控制高度能够使压实后与周边的铺装材料或模版高度一致,符合道路面层的设计高程,松铺摊平后采用低频液压工作站进行滚平碾压,以保证路面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滚平碾压后及时用混凝土磨光机械磨平,周边磨光机无法磨到的地方用人工抹平,要求表面平整,石子分布均匀,无缺失石子现象,禁止有积浆现象,无液压,工作台的要求压磨平整,保证混凝土强度;2.7养护透水混凝土成型后的养护工作,是透水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由于透水混凝土内添加了有机胶结材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较快,面层完成后需及时养护,采取的方法是塑料薄膜全覆盖保护,即面层周边的塑料薄膜要大于面层50cm以上,塑料薄膜的搭接宽度满足20cm以上,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贾军熊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开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