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9072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及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为基材主体,采用发泡剂挤出发泡,并通过添加可溶性致孔剂浸渍成孔,可制备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这些微孔结构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从而有效提高材料的透气吸湿性能,且该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VOC含量低,具有类似真皮质感,使皮肤的触感更加理想。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全程无三废产生,对环境友好。

A breathable and moisture-absorbing automobile interior material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日前,汽车内饰材料多为采用PVC以及PU材料,其生产过程中会大量产生氯化氢、氮氧化合物等废气以及有机溶剂,从而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些汽车内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包括苯、甲醛、丙酮和二甲苯等大量异味,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不符合环保要求;并且这些产品不透气吸湿,司乘人员在乘座时觉得有闷热感。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汽车内饰材料的材料组成和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以使汽车内饰材料具有无毒、VOC含量低、吸湿透气性好等特点,确保其生产过程环保,全程无三废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及其生产工艺,该汽车内饰材料对环境友好,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透气吸湿性良好,且具有类似真皮质感,可以替代汽车内饰中的真皮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包括面层和发泡层,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100份蒙旦蜡0.1-5份致孔剂2-20份所述发泡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发泡层,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100份蒙旦蜡                                    0.1‑5份致孔剂                                    2‑20份所述发泡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发泡层,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100份蒙旦蜡0.1-5份致孔剂2-20份所述发泡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包括氯化钾、氯化锂、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类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类发泡剂、氨基类发泡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包括热塑性脂肪族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芳香族聚醚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芳香族聚酯聚氨酯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包括热塑性芳香族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和热塑性芳香族聚酯聚氨酯弹性体,且热塑性芳香族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和热塑性芳香族聚酯聚氨酯弹性体的重量比为40-70:30-60。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着色母料1-20份所述发泡层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着色母料1-20份。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透气吸湿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料,混合均匀后,注入多层共挤挤出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寒高展扬沈永祺莫梓健张克胜周子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