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仁勇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856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三预留槽、第二预留槽和第一预留槽,且第三预留槽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隔板、第三加热丝和第三扰流板,所述风机的进风端通过管道与壳体左侧的上端连通,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隔板内表面的上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壳体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了第三预留槽、第二预留槽和第一预留槽,并通过风机、管道、隔板、第三加热丝、第三扰流板、第二管道、第二扰流板、第二加热丝、第一管道、第一扰流板、第一加热丝和第四扰流板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烘干装置其烘干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烘干效率的问题。

A Drying Device for Automotive Spraying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
,具体为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汽车的种类繁多,价格相差很大,人们使用汽车的用途也很广泛,而汽车在加工过程中,会对各零部件进行喷涂处理,汽车零部件喷涂后表面会粘上涂料,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干燥处理,但现有的烘干装置其烘干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的烘干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具备烘干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烘干装置其烘干效果不理想,降低了汽车零部件烘干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三预留槽、第二预留槽和第一预留槽,且第三预留槽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隔板、第三加热丝和第三扰流板,所述风机的进风端通过管道与壳体左侧的上端连通,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隔板内表面的上端连通,且第三预留槽底部的右端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预留槽顶部的右端连通,所述第二预留槽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三预留槽(18)、第二预留槽(21)和第一预留槽(7),且第三预留槽(18)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19)、隔板(17)、第三加热丝(16)和第三扰流板(15),所述风机(19)的进风端通过管道与壳体(1)左侧的上端连通,风机(19)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隔板(17)内表面的上端连通,且第三预留槽(18)底部的右端通过第二管道(13)与第二预留槽(21)顶部的右端连通,所述第二预留槽(21)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扰流板(12),第二预留槽(21)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丝(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喷涂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三预留槽(18)、第二预留槽(21)和第一预留槽(7),且第三预留槽(18)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风机(19)、隔板(17)、第三加热丝(16)和第三扰流板(15),所述风机(19)的进风端通过管道与壳体(1)左侧的上端连通,风机(19)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隔板(17)内表面的上端连通,且第三预留槽(18)底部的右端通过第二管道(13)与第二预留槽(21)顶部的右端连通,所述第二预留槽(21)内腔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扰流板(12),第二预留槽(21)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丝(5),且第二预留槽(21)底部的左端通过第一管道(22)与第一预留槽(7)顶部的左端连通,所述第一预留槽(7)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扰流板(23)、第一加热丝(6)和第四扰流板(8),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第一预留槽(7)右侧的中端开设有出风口(9),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第四预留槽(25),且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伟谢仁勇
申请(专利权)人:谢仁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