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控液压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624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控液压舵机,属于舵机领域。泵控液压舵机包括:机座、推舵机构、控制单元、液压站、以及第一补油单元,推舵机构包括第一柱塞油缸、第二柱塞油缸、柱塞、舵柄和舵杆,柱塞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柱塞油缸和第二柱塞油缸内,舵柄的一端与柱塞连接、且舵柄的一端位于第一柱塞油缸和第二柱塞油缸之间,舵杆设于舵柄的另一端,舵杆用于驱动舵叶旋转,液压站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液压泵和驱动阀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液压泵转动,第一液压泵包括第一泵本体、设于第一泵本体上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第一工作油口通过驱动阀组与第一柱塞油缸的无柱塞腔连通,第二工作油口通过驱动阀组与第二柱塞油缸的无柱塞腔连通。

Pump-controlled hydraulic stee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控液压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控液压舵机。
技术介绍
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能够使船舶转舵并保持舵位的装置称为液压舵机。液压舵机的工作原理为,泵在电机驱动下输出高压油驱动舵叶转动。按照舵机转向控制方式的不同,液压舵机可以分为阀控液压舵机和泵控液压舵机。两者的区别在于,阀控液压舵机是通过换向阀控制泵输出的高压油的方向,进而实现舵叶的换向操作;泵控液压舵机是通过电机控制小泵正反转调整小泵输出的高压油的方向,进而实现舵叶的换向操作。传统的泵控液压舵机一般采用拉普逊-拨叉式结构,主要包括舵柄、柱塞、油缸、变量泵及泵控装置,其工作原理包括:由操舵台发出舵角指令,通过泵控装置,使变量泵中斜盘倾斜,进而进排压力油;压力油推动油缸内柱塞平动,柱塞带动舵柄旋转运动;舵柄将转动传递给舵杆及舵叶,实现船舶的转向。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舵柄的一端通过柱塞销和滚轮与柱塞连接,另一端悬挂且舵杆固定在舵柄的另一端上,由于另一端承受舵柄和舵杆的双重重力,因此舵柄在转动时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控液压舵机,能够保证舵柄旋转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控液压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控液压舵机包括:机座(1)、推舵机构(2)、控制单元、液压站(3)、以及第一补油单元(4),所述推舵机构(2)包括第一柱塞(23)油缸(21)、第二柱塞(23)油缸(22)、柱塞(23)、舵柄(24)和舵杆(25),所述柱塞(2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柱塞(23)油缸(21)和所述第二柱塞(23)油缸(22)内,所述舵柄(24)的一端与所述柱塞(23)连接、且所述舵柄(2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柱塞(23)油缸(21)和所述第二柱塞(23)油缸(22)之间,所述舵杆(25)设于所述舵柄(24)的另一端,所述舵杆(25)用于驱动舵叶旋转,所述液压站(3)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控液压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控液压舵机包括:机座(1)、推舵机构(2)、控制单元、液压站(3)、以及第一补油单元(4),所述推舵机构(2)包括第一柱塞(23)油缸(21)、第二柱塞(23)油缸(22)、柱塞(23)、舵柄(24)和舵杆(25),所述柱塞(2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柱塞(23)油缸(21)和所述第二柱塞(23)油缸(22)内,所述舵柄(24)的一端与所述柱塞(23)连接、且所述舵柄(2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柱塞(23)油缸(21)和所述第二柱塞(23)油缸(22)之间,所述舵杆(25)设于所述舵柄(24)的另一端,所述舵杆(25)用于驱动舵叶旋转,所述液压站(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液压泵(32)和驱动阀组(33),所述第一电机(3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泵(32)转动,所述第一液压泵(32)包括第一泵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泵本体上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通过所述驱动阀组(33)与所述第一柱塞(23)油缸(21)的无柱塞(23)腔连通,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通过所述驱动阀组(33)与所述第二柱塞(23)油缸(22)的无柱塞(23)腔连通,所述第一补油单元(4)包括活塞油缸(41)、第二电机(42)、第二液压泵(43)、压力调节阀组(44)和油箱(45),所述活塞油缸(41)固定于所述机座(1),所述活塞油缸(41)内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活塞油缸(41)外且与所述舵柄(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泵(43)转动,所述第二液压泵(43)包括第二泵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泵本体上的第三工作油口和第四工作油口,所述第三工作油口通过所述压力调节阀组(44)与所述活塞油缸(4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四工作油口与所述油箱(4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控液压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阀组(44)包括:第一减压溢流阀(44a)和第二减压溢流阀(44b),所述第一减压溢流阀(44a)包括第一阀本体、设于所述第一阀本体上的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一泄油口,所述第二减压溢流阀(44b)包括第二阀本体、设于所述第二阀本体上的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二泄油口,所述第一减压溢流阀(44a)的第一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液压泵(43)的第三工作油口、所述第二减压溢流阀(44b)的第二进油口、以及所述活塞油缸(41)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减压溢流阀(44b)的第二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液压泵(43)的第三工作油口、以及所述活塞油缸(41)的无杆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红娄金凯武江勇李艳华赵治国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