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剥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44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44
骨膜剥离器,包括手持部、剥离臂、剥离头、安装口、总管、第一吸引管、第二吸引管、第一吸引孔、第二吸引孔、支架、控制按钮、弹簧、挡片、竖直滑道、螺旋滑道、连接件、滑轮,手持部与剥离臂一端连接,剥离臂另一端与剥离头连接,剥离头距离端部一定位置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吸引孔,手持部端部设有安装口,吸引器的总管通过安装口安装在手持部内部,总管位于手持部内部的部分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与第一吸引管连接,另一个支路与第二吸引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在进行骨膜剥离的同时进行烟雾去除,节省了人力,保证了手术视野的清晰度,有利于医生的身体健康,剥离头与剥离臂之间光滑过度呈一定角度,可在微创手术中灵活操作。

Periosteal str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膜剥离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膜剥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用于骨折切开复位固定的手术的技术要点是:需要将骨折断端骨膜剔除,实现骨折断端解剖复位以后,再用相应的手术器械给予固定,在这个剥离骨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不仅降低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增加手术难度,同时对医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现有的解决办法为:由专人手持吸引器将烟雾吸除,这样的弊端是:不仅增加了人力,而且由于进行吸除烟雾和进行骨膜剥离分别由两人操作,难以协调,可能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此外,现有的骨膜剥离器的剥离头与剥离臂呈直线型,在进行微创手术时,由于角度原因难以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骨膜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剥离臂、剥离头、安装口、总管、第一吸引管、第二吸引管、第一吸引孔、第二吸引孔、连接管头、支架、控制按钮、弹簧、挡片、竖直滑道、螺旋滑道、连接件、滑轮,所述手持部、剥离臂、剥离头内部均为空腔结构,所述手持部与剥离臂一端连接,所述剥离臂另一端与剥离头连接,所述剥离臂与剥离头连接的一侧为直线型或弧形,所述剥离头与剥离臂之间光滑过度呈一定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骨膜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剥离臂、剥离头、安装口、总管、第一吸引管、第二吸引管、第一吸引孔、第二吸引孔、连接管头、支架、控制按钮、弹簧、挡片、竖直滑道、螺旋滑道、连接件、滑轮,所述手持部、剥离臂、剥离头内部均为空腔结构,所述手持部与剥离臂一端连接,所述剥离臂另一端与剥离头连接,所述剥离臂与剥离头连接的一侧为直线型或弧形,所述剥离头与剥离臂之间光滑过度呈一定角度,所呈角度范围为30°‑45°,所述剥离头距离端部一定位置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吸引孔,所述第二吸引孔的数量为N个,N≥1,所述手持部端部设有安装口,所述总管通过安装口安装在手持部内部,所述总管位于手持部内部的部分分为两个支路,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骨膜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剥离臂、剥离头、安装口、总管、第一吸引管、第二吸引管、第一吸引孔、第二吸引孔、连接管头、支架、控制按钮、弹簧、挡片、竖直滑道、螺旋滑道、连接件、滑轮,所述手持部、剥离臂、剥离头内部均为空腔结构,所述手持部与剥离臂一端连接,所述剥离臂另一端与剥离头连接,所述剥离臂与剥离头连接的一侧为直线型或弧形,所述剥离头与剥离臂之间光滑过度呈一定角度,所呈角度范围为30°-45°,所述剥离头距离端部一定位置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吸引孔,所述第二吸引孔的数量为N个,N≥1,所述手持部端部设有安装口,所述总管通过安装口安装在手持部内部,所述总管位于手持部内部的部分分为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与第一吸引管连接,另一个支路与第二吸引管连接,所述第一吸引管通过单三通与第一吸引孔连接,所述第一吸引孔位于靠近剥离头位置的剥离臂上,所述第二吸引管与连接管头连接,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洪刚王冬滨李静朱德清孙忠义朱鹏志张永民张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