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23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内有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与所述杆体共轴设置;一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设置在所述杆体的近端;两侧体部件,两所述侧体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的左端和右端,所述侧体部件与所述主体部件为滑动连接;一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内,所述气囊分别与所述主体部件和所述侧体部件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其优点在于,通过滑动式设计,使撑开装置展开时具有面积较大的支撑面,支撑面平坦,加强支撑作用,为不同的位置提供相同的支撑力;在收缩时,减少体积,便于从创口取出;通过多重滑动设计,能够在长度方向扩展的同时进行高度的扩展,进一步加强支撑作用。

A collapsing distraction device for spinal fr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骨损伤、骨折各种各样,其中一种是骨折塌陷,须将塌陷的骨质撑起复位,基本方法是将自身其他部位的骨头或者人造骨头填充到骨折塌陷部位。目前,骨折塌陷的撑起装置很多,但是,结构复杂,操作困难。现有的使用的一种方式是利用气囊深入塌陷内部提供撑起作用。然而由于气囊充盈时为曲面形状,无法提供平坦地支撑作用。且气囊材质较软,容易出现破裂等意外。因此,亟需一种利用微创进行骨折塌陷撑开操作,提供平坦支撑作用的骨折塌陷撑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内有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与所述杆体共轴设置;一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设置在所述杆体的近端;两侧体部件,两所述侧体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的左端和右端,所述侧体部件与所述主体部件为滑动连接;一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内,所述气囊分别与所述主体部件和所述侧体部件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内有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与所述杆体共轴设置;一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设置在所述杆体的近端;两侧体部件,两所述侧体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的左端和右端,所述侧体部件与所述主体部件为滑动连接;一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内,所述气囊分别与所述主体部件和所述侧体部件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内有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与所述杆体共轴设置;一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设置在所述杆体的近端;两侧体部件,两所述侧体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的左端和右端,所述侧体部件与所述主体部件为滑动连接;一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件内,所述气囊分别与所述主体部件和所述侧体部件连接,所述气囊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件包括第一上面板、第一下面板、第一前面板和第一后面板,所述第一上面板、所述第一前面板、所述第一下面板和所述第一后面板顺次连接形成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呈“回”形;所述侧体部件包括第二上面板、第二下面板、第二前面板、第二后面板和侧面板,所述第二上面板、所述第二前面板、所述第二下面板和所述第二后面板顺次连接形成第二框架,所述侧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侧端,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分别与所述第一上面板、所述第一下面板和所述侧面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体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与所述侧面板相对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外侧和/或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面板和/或所述第一下面板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上面板和/或所述第二下面板与所述第二框架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骨折塌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件还包括第一辅助板;所述第一辅助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上面板的前端和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萌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