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照明系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眼底相机的原理是利用照明系统的均匀光照亮眼底视网膜,再通过眼底视网膜的反射光进入成像光路。照明系统的均匀性将直接影响成像系统的质量。因此眼底相机的均匀照明对眼底相机的成像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如专利号为[CN104757934A]眼底相机照明系统,利用环形白光LED和近红外LED环形灯管,实现对眼底的均匀照明的同时避免角膜反射。专利号为[CN108433698A]能够均匀地照亮眼底,但照明视场角小,大约为30°,获得视网膜信息比较少,医生进行诊断时可能存在缺漏;若提高照明视场角,光线将会经过角膜中心区域,便会有角膜反射光进入成像系统,由于角膜反射率比眼底视网膜的反射率高,角膜反射光便会形成杂散光进入成像系统,影响成像质量;同时采用的镜片数量较多,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方法及系统,实现大视场照明,将照明视场提升到45°,减少镜片的使用数量,优化系统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模块、第一透镜组、遮光板、第二透镜组、反射镜和网膜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照明模块发出的光束通过第一透镜组的会聚后,产生交错光束,所述遮光板将部分交错光束吸收后,剩余的所有光束经过第二透镜组会聚后在反射镜上完成第一次成像,经过反射镜的反射后通过网膜透镜组,网膜透镜组的透射光射入眼部,并完成第二次成像,在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在眼底视网膜形成互不重叠的光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模块、第一透镜组、遮光板、第二透镜组、反射镜和网膜透镜组,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照明模块发出的光束通过第一透镜组的会聚后,产生交错光束,所述遮光板将部分交错光束吸收后,剩余的所有光束经过第二透镜组会聚后在反射镜上完成第一次成像,经过反射镜的反射后通过网膜透镜组,网膜透镜组的透射光射入眼部,并完成第二次成像,在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在眼底视网膜形成互不重叠的光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光斑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外径小于或等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拍照时,所述照明模块发出可见光光束;照明时,所述照明模块发出近红外光光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光束的波段为780nm,所述可见光光束的波段为550-580nm。5.一种大视场眼底相机均匀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模块、第一透镜组、遮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雁雄,李建聪,廖锤,郭智元,张宏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