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二次电池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971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二次电池以及制备方法,其中负极活性物质的选自如下结构式(1)~(4)中的一种:

Anode active substance, anode material, secondary batter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二次电池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命脉。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的不断消耗,目前的储能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大力开发新的储能材料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题。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在便携电子设备、动力汽车等方面普遍使用。此外,对于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商业化的电池负极材料常用的是石墨材料,然而其比容量较低。因此,选择一个有利于大量锂离子、钠离子或钾离子储蓄和快速扩散的负极活性材料对于二次电池的广泛应用和工业化生产而要尤为重要。对于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无机物类负极材料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然而其资源有限且合成过程复杂。有机化合物相对来说,具有成本较低、资源丰富、多样的化学结构以及可调节的氧化还原电位等优势。目前已研究出的有机化合物负极活性物质大多具有芳香环以及一些功能基团,例如碳-氧双键、碳-碳双键,这些功能基团可用于储存二次电池中的迁移离子。然而,现有的有机化合物在类型上和官能团上都较为单一,种类较少,应用范围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选自如下结构式(1)~(4)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选自如下结构式(1)~(4)中的一种:其中,n和m分别为0、1、2、3或4,各个取代基R1和各个取代基R2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OOM、*-C≡N、*-L1-COOM、*-L1-C≡N,M选自Li、Na、K、H中的一种,L1选自亚苯基、亚乙基、亚乙烯基或单键和双键交替排列的亚烯基;x和y分别为0、1或2,各个取代基R3和各个取代基R4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OOM、*-C≡N、*-L1-COOM、*-L1-C≡N,M选自Li、Na、K、H中的一种,L1选自亚苯基、亚乙基、亚乙烯基或单键和双键交替排列的亚烯基;其中*代表与结构式(1)~(4)的连接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结构式为下述(1’)式,其中,n和m分别为0、1或2,各个取代基R1和各个取代基R2各自独立地选自*-COOM、*-C≡N、*-L1-COOM、*-L1-C≡N,L1选自亚苯基、亚乙基、亚乙烯基或单键和双键交替排列的亚烯基,R1的取代位置是4位和/或6位,R2的取代位置是4’位和/或6’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结构式为下述(3’)或(4’)式,其中,x和y分别为0或1,各个取代基R3和各个取代基R4各自独立地选自*-COOM、*-C≡N、*-L1-COOM、*-L1-C≡N,L1选自亚苯基、亚乙基、亚乙烯基或单键和双键交替排列的亚烯基;当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结构式为(3’)式时,R3的取代位置是5位,R4的取代位置是2位;当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结构式为(4’)式时,R3的取代位置是6位,R4的取代位置是2位。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为L1中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学马超陈接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