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和电池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701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34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以高水平很好地兼备Li析出耐性和高速率特性的高性能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此公开的电池组装体,是具备电极体、非水电解液和壳体的初充电前的电池组装体,所述电极体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溶剂和支持电解质,所述壳体收纳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在该电池组装体中,负极具有负极合剂层,所述负极合剂层包含非晶质碳被覆石墨制的粒状的负极活性物质,并且,在非水电解液中包含FSO3Li。而且,在此公开的电池组装体中,负极活性物质的吸油量为35ml/100g~50ml/100g,并且,非水电解液中的FSO3Li为0.65wt%~0.85wt%。由此,能够提供很好地兼备高速率特性和Li析出耐性的高性能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battery assembl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和电池组装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详细而言,涉及在壳体内收纳有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的初充电前的电池组装体、以及对该电池组装体进行初充电而成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以下也简称为“二次电池”)被优选用作为个人电脑、便携式终端等的所谓便携式电源、车辆驱动用电源。在该二次电池中,轻量且能得到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所使用的高输出功率电源(例如驱动与车辆的驱动轮连结的电动机的电源)其重要性尤其提高。该二次电池一般通过对在壳体内收纳有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的电池组装体进行初充电来构建。上述电极体具备对箔状的正极集电体的表面赋予正极合剂层而成的片状的正极和对箔状的负极集电体的表面赋予负极合剂层而成的片状的负极。另外,上述非水电解液通过使规定的锂盐(例如LiPF6)溶解于非水溶剂(有机溶剂)中来制备。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向该非水电解液中添加FSO3Li等氟磺酸盐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6-29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对于该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装体,是具备电极体、非水电解液和壳体的初充电前的电池组装体,所述电极体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溶剂和支持电解质,所述壳体收纳所述电极体和所述非水电解液,所述负极具有负极合剂层,所述负极合剂层包含由非晶质碳被覆石墨构成的粒状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非晶质碳被覆石墨是用非晶质碳被覆了石墨粒子表面的石墨,并且,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包含氟磺酸锂(FSO3Li),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吸油量为35ml/100g~50ml/100g,并且,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所述氟磺酸锂的重量比例为0.65wt%~0.85wt%。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09 JP 2018-0219471.一种电池组装体,是具备电极体、非水电解液和壳体的初充电前的电池组装体,所述电极体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溶剂和支持电解质,所述壳体收纳所述电极体和所述非水电解液,所述负极具有负极合剂层,所述负极合剂层包含由非晶质碳被覆石墨构成的粒状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非晶质碳被覆石墨是用非晶质碳被覆了石墨粒子表面的石墨,并且,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包含氟磺酸锂(FSO3Li),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吸油量为35ml/100g~50ml/100g,并且,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所述氟磺酸锂的重量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川佳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