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的多光谱纳米阵列芯片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检测领域,涉及集成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的多光谱纳米阵列,还涉及检测生物传感器和应用。
技术介绍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全球每年肿瘤死亡例数约为820万,其死亡率高居常见疾病中的第二位。肿瘤的早期筛查有助于提高患者检出率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组织病理学活检和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肿瘤诊断的主要手段。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组织病理学活检因其有创性而不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影像学检查费用较高,其准确性高度依赖操作医师的个人经验。因此,研发适于推广的肿瘤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新技术对于尽早诊断和治疗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快速、简便且适合推广的特点,为早期肿瘤的大规模筛查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主要依靠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ECLIA的检测灵敏度较高,但需额外引入电化学发光剂。而ELISA检测时间较长,灵敏度仅为nM量级,难以直接实现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微量检测。因此,现有的检测方法受到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制约,难以满足 ...
【技术保护点】
1.集成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的多光谱纳米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天线和位于纳米天线表面的金纳米柱,所述纳米天线横轴能放大太赫兹波信号;所述金纳米柱纵轴能放大拉曼散射信号,通过横轴和纵轴的尺寸设计使纳米天线阵列在太赫兹波和拉曼光谱内均具有等离子体共振信号放大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的多光谱纳米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天线和位于纳米天线表面的金纳米柱,所述纳米天线横轴能放大太赫兹波信号;所述金纳米柱纵轴能放大拉曼散射信号,通过横轴和纵轴的尺寸设计使纳米天线阵列在太赫兹波和拉曼光谱内均具有等离子体共振信号放大效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的多光谱纳米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天线横轴长度大于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的多光谱纳米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天线横轴长度为10~50μm,所述纳米天线宽为30~100nm,高为10~50nm,材料为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太赫兹和拉曼光谱的多光谱纳米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柱纵轴高度为50nm,金纳米柱直径为100~200nm,间隙尺寸为100~200nm。5.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多光谱纳米阵列的生物传感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传感单元以玻璃或硅为基底,基底上设置下层纳米天线,并在纳米天线上设置金纳米柱。7.基于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多光谱纳米阵列的肿瘤标志物高通量检测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标志物高通量检测生物传感器中含有多个纳米阵列单元,每个阵列单元具有独立的反应池并串联连通;末端单元为未包被亲和受体作为空白参考,其余单元多光谱纳米阵列表面分别包被不同肿瘤标志物的亲和受体。8.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生物传感单元或权利要求7所述肿瘤标志物高通量检测生物传感器在检测肿瘤标志物中的应用。9.基于权利要求5或6所述多光谱纳米阵列的生物传感单元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采集待检生物样品,收集上清制成待检测样品;2)取步骤1)采集的待检测样品加入包被特异识别肿瘤标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翔,府伟灵,杨柯,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