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586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面板和线圈盘,包括主控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线圈盘NTC、温控器和引水结构,所述的主控芯片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线圈盘NTC、温控器进行连接,线圈盘NTC放置于线圈盘,温控器开设在面板上,排水结构一端延伸至温控器与面板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有效避免以往电磁炉陶瓷板破碎情况,让生产不良率降低,用户安全系数提高;实现铝箔碗加热功能,改变以往电磁炉只能加热铁质锅具,让用户能在日常生活中加热铝箔锅具。

An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电磁灶面板采用微晶玻璃面板支撑表面锅具,日常使用中,锅具经常挪放,微晶玻璃面板容易受到冲击破碎,当设备微晶板意外破裂进水时,水与感应绕组等带电部件接触产生漏电危险。同时家用电磁炉体积大而且操作按钮较多,在日常使用中无法远距离随时监控温度与烹饪进度。目前市场上使用加热的锅具材质都以不锈钢与铁质为主,日常外卖铝盒却无法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电磁炉无法加热铝箔碗同时容易发生进水漏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磁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面板和线圈盘,包括主控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线圈盘NTC、温控器和引水结构,所述的主控芯片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线圈盘NTC、温控器进行连接,线圈盘NTC放置于线圈盘,温控器设置在面板上,排水结构一端延伸至温控器与面板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底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锅具放置于面板上,设置在面板上的温控器检测锅具底部的温度。由于铝箔碗的磁导率相比于不锈钢、铁锅具的磁导率小,在铝箔碗放置于面板上加热时会导致线圈盘温度提升比加热不锈钢、铁锅具的温度提升更快,本专利技术引入线圈盘NTC,当线圈盘的温度过高时,线圈盘NTC的阻值增大,从而调节线圈盘与铝箔碗的温度相近。本专利技术设计引水结构,当锅具在沸腾状态时产生溢出情况,水能通过面板温控器的缝隙引流到线圈盘的引水结构,通过引水孔把水排到设备外面,从而防止溢水所导致的漏电情况。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面板表面设置有硅胶垫,使用硅胶垫避免了锅具与面板的直接接触。同时避免了因电磁炉面板破碎导致电磁炉进水漏电的情况。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硅胶垫为防火塑胶材料,通过使用防火塑料材料制作硅胶垫避免在加热过程中,锅底温度过高,导致塑料表面发生溶胶的现象。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面板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连接主控芯片,显示器显示温控器对锅具底部温度的读数。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的终端通过WiFi模块与电磁炉进行连接,使用终端对电磁炉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功率调整。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显示器为OLED触摸屏,电磁炉面板上的显示器使用触摸屏进行电磁炉相应的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有效避免以往电磁炉陶瓷板破碎情况,让生产不良率降低,用户安全系数提高;实现铝箔碗加热功能,改变以往电磁炉只能加热铁质锅具,让用户能在日常生活中加热铝箔锅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磁炉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磁炉的模块连接图。其中:1.温控器2.引水结构3.硅胶垫4.面板5.锅具6.主控芯片7.线圈盘NTC8.无线通信模块9.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请参考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面板4和线圈盘,包括主控芯片6、无线通信模块8、线圈盘NTC7、温控器1和引水结构2,所述的主控芯片6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8、线圈盘NTC7、温控器1进行连接,线圈盘NTC7放置于线圈盘,温控器1设置在面板4上,排水结构2一端延伸至温控器1与面板2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底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锅具5放置于面板4上,设置在面板2上的温控器1检测锅具底部的温度。由于铝箔碗的磁导率相比于不锈钢、铁锅具的磁导率小,在铝箔碗放置于面板4上加热时会导致线圈盘温度提升比加热不锈钢、铁锅具的温度提升更快,本专利技术引入线圈盘NTC7,当线圈盘的温度过高时,线圈盘NTC7的阻值增大,从而调节线圈盘与铝箔碗的温度相近。本专利技术设计引水结构2,当锅具5在沸腾状态时产生溢出情况,水能通过面板4与温控器1的连接处缝隙引流到线圈盘的引水结构2,通过引水结构2把水排到设备外面,从而防止溢水所导致的漏电情况。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面板4表面设置有硅胶垫3,使用硅胶垫3避免了锅具5与面板4的直接接触,同时避免了因电磁炉面板破碎导致电磁炉进水漏电的情况。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硅胶垫3为防火塑胶材料,通过使用防火塑料材料制作硅胶垫3避免在加热过程中,锅具5底温度过高,导致塑料表面发生溶胶的现象。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面板4还包括显示器9,显示器9连接主控芯片6,显示器9显示温控器1对锅具5底部温度的读数。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8为WiFi模块,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的终端通过WiFi模块与电磁炉进行连接,使用终端对电磁炉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功率调整。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显示器9为OLED触摸屏,电磁炉面板上的显示器使用触摸屏进行电磁炉相应的操作。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内容一致,仅对面板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面板4和线圈盘,包括主控芯片6、无线通信模块8、线圈盘NTC7、温控器1和引水结构2,所述的主控芯片6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8、线圈盘NTC7、温控器1进行连接,线圈盘NTC7放置于线圈盘,温控器1设置在面板4上,排水结构2一端延伸至温控器1与面板2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底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锅具5放置于面板4上,设置在面板2上的温控器1检测锅具底部的温度。由于铝箔碗的磁导率相比于不锈钢、铁锅具的磁导率小,在铝箔碗放置于面板4上加热时会导致线圈盘温度提升比加热不锈钢、铁锅具的温度提升更快,本专利技术引入线圈盘NTC7,当线圈盘的温度过高时,线圈盘NTC7的阻值增大,从而调节线圈盘与铝箔碗的温度相近。本专利技术设计引水结构2,当锅具5在沸腾状态时产生溢出情况,水能通过面板4与温控器1的连接处缝隙引流到线圈盘的引水结构2,通过引水结构2把水排到设备外面,从而防止溢水所导致的漏电情况。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面板4表面设置有硅胶垫3,使用硅胶垫3避免了锅具5与面板2的直接接触。同时避免了因电磁炉面板4破碎导致电磁炉进水漏电的情况。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硅胶垫3为防火塑胶材料,通过使用防火塑料材料制作硅胶垫3避免在加热过程中,锅底温度过高,导致塑料表面发生溶胶的现象。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还包括显示器,所述的显示器为OLED触摸屏。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面板4和线圈盘,包括主控芯片6、无线通信模块8、线圈盘NTC7、温控器1和引水结构2,所述的主控芯片6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8、线圈盘NTC7、温控器1进行连接,线圈盘NTC7放置于线圈盘,温控器1设置在面板4上,排水结构2一端延伸至温控器1与面板2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底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锅具5放置于面板4上,设置在面板2上的温控器1检测锅具底部的温度。由于铝箔碗的磁导率相比于不锈钢、铁锅具的磁导率小,在铝箔碗放置于面板4上加热时会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面板和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线圈盘NTC、温控器和引水结构,所述的主控芯片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线圈盘NTC、温控器进行连接,线圈盘NTC放置于线圈盘,温控器开设在面板上,排水结构一端延伸至温控器与面板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包括外壳、面板和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无线通信模块、线圈盘NTC、温控器和引水结构,所述的主控芯片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线圈盘NTC、温控器进行连接,线圈盘NTC放置于线圈盘,温控器开设在面板上,排水结构一端延伸至温控器与面板的连接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方桦黄声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