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面柱式充填开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841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面柱式充填开采方法,在采空区内,沿工作面平行设置一排柱体充填柱体,充填柱体采用方砖堆砌组成,在充填柱体最上端设有充填口,工作面采煤完毕,将多孔底卸式输送机移至充填支架后顶梁后部并使其卸料口位于充填柱体的充填口上部,打开卸料孔卸料,用膨胀性充填材料充满每个充填柱体,后关闭卸料口,将多孔底卸式输送机移至支架后顶梁前部,封闭充填柱体的充填口且前移充填液压支架割煤,进入下一循环。采空区由若干个充填柱体支点和直接顶或老顶岩体为天花板的房室空间结构。本工艺只需将10~20%的采空区充实,就能有效控制顶板不垮落和地表不沉降,使充填成本降到最低、充填作业时间缩到最短、采煤生产效率保持到最高。

A Pillar Filling Mining Method in Working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面柱式充填开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填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工作面柱式充填开采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控制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降及传统采煤方法对环境的损害,煤炭开采企业近年来选用了全采全充的充填法采煤工艺。这种充填法采煤工艺对地表沉降和环境损害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但也存在着主要不足:一是因为全采全充需要充填的空间量相对较大,充填材料供不应求的矛盾较为突出,充填工序材料成本较高;二是因为充填工作量相对较大,占用了正常采煤工序的作业时间,采煤工作面原有的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因此出现了采空区部分充填采煤方法,以减少充填工作量和充填材料使用量,降低充填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柱式充填开采属于采空区部分充填方法,目前对于柱式充填开采研究也不在少数,但其主要侧重于充填材料和充填柱体组成材料及加固方法的研究,对于具体的充填工艺及与采煤面的配合关系所述甚少,即缺乏充填支架、多孔底卸式输送机、放料口等设备的具体实施步骤及其之间的相互配合方法。在专利申请号是:201610270405.6,专利名称是:“一种垛柱式充填模板及其使用方法”中叙述了一种柱式充填方法的具体实施措施,但其主要侧重于充填材料和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工作面柱式充填开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①在采煤工作面,沿其平行方向在采空区依次布置一排长方体的充填柱体:②采用方砖和水泥堆砌组成充填柱体,且在其一侧上方设有充填口;③工作面采煤完毕,将多孔底卸式输送机移至充填支架后顶梁后部并使其卸料口位于充填柱体的充填口上部;④打开卸料孔卸料,用膨胀性充填材料充满每个充填柱体;⑤充填工作完成后,关闭卸料口,将多孔底卸式输送机移至支架后顶梁前部,封闭充填柱体的充填口,而后前移充填液压支架割煤,进入下一循环;⑥膨胀性充填材料固结时间为9~11小时,在此期间,充填体会逐渐膨胀至充分接顶,从而达到支撑能力;⑦一个采煤面结束后,整个采空区形成了由...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工作面柱式充填开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①在采煤工作面,沿其平行方向在采空区依次布置一排长方体的充填柱体:②采用方砖和水泥堆砌组成充填柱体,且在其一侧上方设有充填口;③工作面采煤完毕,将多孔底卸式输送机移至充填支架后顶梁后部并使其卸料口位于充填柱体的充填口上部;④打开卸料孔卸料,用膨胀性充填材料充满每个充填柱体;⑤充填工作完成后,关闭卸料口,将多孔底卸式输送机移至支架后顶梁前部,封闭充填柱体的充填口,而后前移充填液压支架割煤,进入下一循环;⑥膨胀性充填材料固结时间为9~11小时,在此期间,充填体会逐渐膨胀至充分接顶,从而达到支撑能力;⑦一个采煤面结束后,整个采空区形成了由若干个墩柱式固结充填体为由支点和以直接顶或老顶岩体为天花板组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张吉雄陈杨孟国豪崔志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