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387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过滤池、预处理系统以及生化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高浓度废水收集池、隔油池、中和池、铁碳微电解池及第一污泥收集池;隔油池与铁碳微电解池均与第一污泥收集池连通,第一污泥收集池连接有第一压滤机;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水解酸化池、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及第二污泥收集池,水解酸化池、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及所述好氧反应池均与第二污泥收集池连通,第二污泥收集池连接有第二压滤机,第二压滤机与水解酸化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能够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A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公开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化学制药主要采用化学法,使有机物或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所需要的合成制药。这类废水中主要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物,且生产过程本身大量使用各种化学原料,但由于多步反应原料利用率低,因此化学制药废水中通常还含有苯、苯酚、甲苯、二甲苯、硝基苯、石油类及氨氮、硫化物、各种金属离子及废酸废碱等。该类废水的COD浓度高,含盐量大,水质、水量变化大,大多含有生物难降解物和微生物生长抑制剂,大部分随废水排放,影响生态环境。针对化学制药废水,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①物化方法:混凝法、气浮法、吸附法、焚烧法等;②生化方法:SBR法、UASB法、两相厌氧处理工艺、生物流化床等;③化学方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现有废水处理装置各有优缺点,而化学制药废水处理主要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工艺,与此同时需要针对化学制药废水的特点采取一些必要的预处理措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简单,将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结合处理化学制药废水,确保了生化处理效果,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过滤池、预处理系统以及生化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高浓度废水收集池、隔油池、中和池、铁碳微电解池及第一污泥收集池;所述过滤池通过管路与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连接,且所述过滤池与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抽提泵,所述隔油池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连通的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的出泥端还连接有第一压滤机;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水解酸化池、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好氧反应池及第二污泥收集池,所述水解酸化池通过管道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及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污泥收集池连通的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二污泥收集池的出泥端连接有第二压滤机,所述第二压滤机的上端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接,且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第二压滤机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连接有第二抽提泵。优选地,所述过滤池内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板为筛网过滤板,所述第二滤板为活性炭过滤板。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滤机与所述第二压滤机下端均设有排泥口,且每个所述排泥口均通过管道与第三污泥收集池连接。优选地,所述铁碳微电解池、所述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与所述好氧反应池内均设有曝气装置。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简单,经过处理后,可脱色、脱臭,COD的去除率高,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实现了高浓度盐、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高浓度废水收集池、2-隔油池、3-中和池、4-铁碳微电解池、5-第一污泥收集池、51-第一压滤机、52-第二压滤机、6-第一抽提泵、7-水解酸化池、8-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9-好氧反应池、10-第二污泥收集池、11-第二抽提泵、12-第三污泥收集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用的各装置均为现有装置,不涉及到对其结构的改进,且本申请方案的重点在各装置的不同连接方式所带来的组合使用效果,因此在说明书中没有对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过滤池、预处理系统以及生化处理系统;化学制药废水通过过滤池一侧设置的进水管道进入所述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一滤板和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位于所述第二滤板上方,且所述第一滤板为筛网过滤板,化学制药废水经过所述第一滤板可去除掉泥沙等大颗粒物质,再经过所述第二滤板,所述第二滤板为活性炭过滤板,可脱色、脱臭去除部分氨氮、有机物及重金属等污染物质;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隔油池2、中和池3、铁碳微电解池4及第一污泥收集池5;所述过滤池与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连接,且所述过滤池与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抽提泵6,经过所述第二滤板的化学制药废水可被所述第一抽提泵6抽提至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中,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能够对排进来的废水进行均质均量,有利于下一步净化处理;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中的废水经过所述隔油池2去除浮油后,再经过所述中和池3调整pH=3-4后再进入所述铁碳微电解池4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铁碳微电解池4一方面可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除去水中重金属离子以及钙、镁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且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得到降解,COD得到降低,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提高;所述铁碳微电解池8采用新型催化活性微电解填料,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处理效果稳定,且能够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所述隔油池2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4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5连通的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5的出泥端还连接有第一压滤机51,所述第一压滤机51的上端设有排水管,滤液可从排水管排出;所述第一压滤机51型号为870-UKB,所述第一压滤机51的设置能够减少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5中污泥的含水量,方便收集的污泥被重复用作建筑材料等其他用途;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水解酸化池7、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好氧反应池9及第二污泥收集池10,所述水解酸化池7通过管道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4连接,所述铁碳微电解池4的废水进入所述水解酸化池7,部分有机物水解酸化,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出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废水的COD得到一定程度的去除;所述水解酸化池7的废水经过所述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可有效去除氨氮等挥发性气体,且部分难溶有机物得到降解,废水中的COD部分去除,厌氧-好氧组合使用可以更有效、更彻底地去除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物,提高废水的B/C比值;所述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的废水进入所述好氧反应池9中,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发生含碳有机物的氧化、含氮有机物的氨化及氨氮的硝化作用,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从而使污水处理达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的结构和期刊论文“陈曦.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J].水处理技术,2008,34(5):43-45.”中的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结构相同,因此本申请中不做具体描述。所述好氧反应池9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处理完毕后的废水经由排水管道排出装置体系。所述水解酸化池7、所述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及所述好氧反应池9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污泥收集池10连通的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二污泥收集池10的出泥端连接有第二压滤机52,所述第二压滤机52型号为870-UKB,所述第二压滤机52的上端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过滤池、预处理系统以及生化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隔油池(2)、中和池(3)、铁碳微电解池(4)及第一污泥收集池(5);所述过滤池通过管路与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连接,且所述过滤池与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抽提泵(6),所述隔油池(2)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4)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5)连通的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5)的出泥端还连接有第一压滤机(51);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水解酸化池(7)、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好氧反应池(9)及第二污泥收集池(10),所述水解酸化池(7)通过管道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4)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7)、所述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及所述好氧反应池(9)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污泥收集池(10)连通的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二污泥收集池(10)的出泥端连接有第二压滤机(52),所述第二压滤机(52)的上端还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解酸化池(7)连接,且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第二压滤机(52)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连接有第二抽提泵(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制药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过滤池、预处理系统以及生化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隔油池(2)、中和池(3)、铁碳微电解池(4)及第一污泥收集池(5);所述过滤池通过管路与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连接,且所述过滤池与所述高浓度废水收集池(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有第一抽提泵(6),所述隔油池(2)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4)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5)连通的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一污泥收集池(5)的出泥端还连接有第一压滤机(51);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水解酸化池(7)、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好氧反应池(9)及第二污泥收集池(10),所述水解酸化池(7)通过管道与所述铁碳微电解池(4)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7)、所述吹脱-厌氧-好氧串联反应池(8)及所述好氧反应池(9)的底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污泥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美琪刘通安长伟贺凤伟张丹凤刘思宇张美露冯悦石伟民周丰发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