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藻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除藻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静态水体蓝藻水华污染一直是影响城市水体景观和水生态安全的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技术有自动除藻船技术、太阳能除藻技术等,其中,自动除藻船技术通过安装在船头的自动调控的收藻勺将水层表面的藻类收集到藻类净化装置,同时,通过喷洒装置将改性土壤絮凝剂喷洒于水面,使藻类沉入水底,而后吸藻装置将沉在湖底的藻类吸到藻类净化装置,但是处理后残留的絮凝剂会影响水质,产生的藻泥也不利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太阳能除藻技术一种是利用固定在船头的传动打捞装置将水藻打捞到船上,然后脱水烘干,从而达到除藻的目的,但仅靠传送装置来打捞水面的藻类,除藻效率低,另一种常见的太阳能除藻技术利用设置在船底的电化学反应器在藻水里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气浮作用,促进藻水不断与电化学反应器发生反应,从而达到除藻目的,但反应后的藻类残渣仍残留在水中,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电化学反应发生在水中,同时会对水中的其他动植物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藻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00),包括防缠滤网(101)以及漏口(102),其中,所述防缠滤网(101)设于所述船体(100)的两侧,所述防缠滤网(101)用于过滤藻类,以使所述藻类通过;所述漏口(102)为通孔,设于所述船体(100)的底部;收藻装置(200),包括导流口(201)、导流管(202)、布水器(203)、收藻仓(204)以及收藻篓(205),其中,所述导流口(201)为喇叭形,其较大开口与所述漏口(102)匹配,并通过可拆卸装置(2012)设于所述漏口(102)的下部,其较小开口与所述导流管(202)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流口(201)和导流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00),包括防缠滤网(101)以及漏口(102),其中,所述防缠滤网(101)设于所述船体(100)的两侧,所述防缠滤网(101)用于过滤藻类,以使所述藻类通过;所述漏口(102)为通孔,设于所述船体(100)的底部;收藻装置(200),包括导流口(201)、导流管(202)、布水器(203)、收藻仓(204)以及收藻篓(205),其中,所述导流口(201)为喇叭形,其较大开口与所述漏口(102)匹配,并通过可拆卸装置(2012)设于所述漏口(102)的下部,其较小开口与所述导流管(202)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流口(201)和导流管(202)内分别设置同轴的第一叶轮(2011)和第二叶轮(2021);布水器(203)设于所述导流管(202)的另一端,其为圆柱形,内部中空,其侧表面设有多个孔(2031);所述收藻仓(204)包括喇叭形顶部(2041)以及圆柱形侧表面(2042),其中,所述圆柱形侧表面(2042)的内表面设有多个隔板(20421),以使所述藻水混合液经所述孔(2031)射出后与所述隔板(20421)碰撞产生扰流使得藻类相互碰撞进而产生絮凝,所述喇叭形顶部(2041)的内表面设有紫外线灯(20411),以照射藻类使其失去活性并产生沉淀;所述收藻篓(205)用于收集所述絮凝的藻类以及沉淀的藻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隔板(20421)的长度具有不同尺寸,且所述不同尺寸的隔板(20421)相间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421)与所述圆柱形侧表面(2042)的径向的角度大于0°。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邹兵兵,黄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