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及其制造工艺
本申请涉及车辆饰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车辆作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需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以保障人们的行驶安全,提高人们的驾驶体验。而在车辆制造过程中,选用优良的汽车顶棚内饰板,对整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几种汽车顶棚内饰板的类型包括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板、玻纤增强聚氨酯硬质发泡复合板、麻纤维增强聚模压板等等。其中,麻纤维增强模压板具有较高的物理强度、较好的吸音隔热性能和环保性能,但是,为了保证成品板的刚度,需要增加板材的面密度,这会导致成品板变重,背离了车辆轻量化的设计理念。同时,在包含麻纤维层的复合板的成型过程中,由于麻纤维受热容易蓬松,会挤压其他板层,使成品板的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及其制造工艺,通过限定形成聚氨酯夹芯填充层的聚氨酯夹芯片材的体密度范围,以及麻纤维板的厚度与面密度范围等,有效控制了麻纤维受热膨胀率,控制了聚氨酯夹芯填充层的原材料压缩率,保证了成型的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的强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形成第一基材:将聚乙烯薄膜、防水布料、聚乙烯薄膜、麻纤维增强板、聚丙烯薄膜、聚氨酯夹芯片材、聚丙烯薄膜、麻纤维增强板、聚丙烯薄膜、无纺布料依次贴合层叠在一起,形成第一基材,所述麻纤维增强板的厚度为0.5‑1mm,面密度为400‑50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形成第一基材:将聚乙烯薄膜、防水布料、聚乙烯薄膜、麻纤维增强板、聚丙烯薄膜、聚氨酯夹芯片材、聚丙烯薄膜、麻纤维增强板、聚丙烯薄膜、无纺布料依次贴合层叠在一起,形成第一基材,所述麻纤维增强板的厚度为0.5-1mm,面密度为400-500g/m2;形成第二基材:将所述第一基材均匀加热使其软化,形成第二基材;成型成品板:使所述第二基材的远离所述无纺布料的一面与表皮料粘合并将其定义为第三基材,将所述第三基材压合成型,冷却固化,切割修整,成型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即为所述成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第一基材的步骤中,所述聚氨酯夹芯片材的密度为0.03-0.05g/c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第二基材的步骤中:将所述第一基材放置于双面加热平台的两个加热面之间进行加热,使所述第一基材受热膨胀并充满所述两个加热面之间的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第二基材的步骤中:所述两个加热面之间的间隙值比所述第一基材的厚度大0.8-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纤维增强聚氨酯夹芯复合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型成品板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德洪,王永红,李斌,赵燕琴,刘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协统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