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32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混合装置,包括:预混釜(1),其具有圆弧形底部(11)、相对的顶部(12)、位于该圆弧形底部和该顶部之间的釜体、设置在该顶部处进料口(13)以及设置在圆弧形底部(11)处的出料口(14);搅拌器(2),其具有设置在所述顶部(12)外侧的驱动电机(21)、搅拌器轴以及安装在所述搅拌器轴的位于该预混釜(1)内的一端的板式搅拌桨叶(22);循环泵(3),其位于所述预混釜的外侧并具有进口(31)和出口(32),该进口通过第一循环管(4)连接到所述出料口(14),该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5)连接到所述进料口(13);其中在该第一循环管(4)中设有第一阀(6),在该第二循环管(5)中设有第二阀(7)。这种预混合装置能够改善搅拌混合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Pre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乳液聚合生产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在乳液聚合生产中充分混合物料的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乳液聚合生产中物料的充分混合,常见的工艺流程会将反应釜与一个或多个预混釜相连,利用预混釜将反应混合物充分混合后再加入反应釜进行反应。而现有搅拌桨的桨叶与预混釜底部会存在间隙,从而导致当预混釜中的液体非常少的时候搅拌不充分。大型预混釜的底部一般是圆弧形,从而使搅拌桨与预混釜底部的间隙更加明显。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如果在添加完主要反应物之后还需要额外再加入少量的原反应物和/或其他反应物,就很容易产生搅拌不均匀的状况,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混合装置,其解决了搅拌不均匀进而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因此,在该技术的一个方案中,提供这样一种预混合装置,该预混合装置包括:预混釜,其具有圆弧形底部、相对的顶部、位于该圆弧形底部和该顶部之间的釜体、设置在该顶部处的进料口以及设置在圆弧形底部处的出料口;搅拌器,其具有设置在顶部外侧的驱动电机、搅拌器轴以及安装在该搅拌器轴的位于该预混釜内的一端的板式搅拌桨叶;循环泵,其位于预混釜的外侧并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乳液聚合生产中充分混合物料的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釜(1),其具有圆弧形底部(11)、相对的顶部(12)、位于该圆弧形底部和该顶部之间的釜体、设置在该顶部处的进料口(13)以及设置在圆弧形底部(11)中心处的出料口(14);搅拌器(2),其具有设置在所述顶部(12)外侧的驱动电机(21)、搅拌器轴以及安装在所述搅拌器轴的位于该预混釜(1)内的一端的板式搅拌桨叶(22);循环泵(3),其位于所述预混釜的外侧并具有进口(31)和出口(32),该进口通过第一循环管(4)连接到所述出料口(14),该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5)连接到所述进料口(13);其中在该第一循环管(4)中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乳液聚合生产中充分混合物料的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釜(1),其具有圆弧形底部(11)、相对的顶部(12)、位于该圆弧形底部和该顶部之间的釜体、设置在该顶部处的进料口(13)以及设置在圆弧形底部(11)中心处的出料口(14);搅拌器(2),其具有设置在所述顶部(12)外侧的驱动电机(21)、搅拌器轴以及安装在所述搅拌器轴的位于该预混釜(1)内的一端的板式搅拌桨叶(22);循环泵(3),其位于所述预混釜的外侧并具有进口(31)和出口(32),该进口通过第一循环管(4)连接到所述出料口(14),该出口通过第二循环管(5)连接到所述进料口(13);其中在该第一循环管(4)中设有第一阀(6),在该第二循环管(5)中设有第二阀(7);所述板式搅拌桨叶(22)的靠近该圆弧形底部(11)的端部构造成与该圆弧形底部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甲邢伦山刘也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