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微区冲击式全等轴晶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31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44
一种熔体微区冲击式全等轴晶铸锭的制备装置,包括:设置于独立控制压力的上腔体内的熔体释放机构和设置于独立控制压力的成型腔体内的冷凝机构之间的多孔分流盘,以及控制机构,其中:控制机构分别向熔体释放机构发出上引指令,向冷凝机构发出下引指令,向上腔体和成型腔体各自连接的真空泵发出气压调节指令,从而实现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多孔分流盘产生连续或间歇的微液滴并喷至铸型内腔表面发生冲击作用冷凝后形成铸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孔分流盘使金属液产生连续或间歇的微液滴,以较大速度冲击至下方铸型中并凝固形成金属铸锭。与气体雾化喷射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合金锭的致密度,提高了铸锭的生产效率,可以快速制备合金铸锭。

Fabr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elt micro-zone impact full equiaxed ing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体微区冲击式全等轴晶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冶金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熔体微区冲击式全等轴晶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铸造法铸造金锭存在凝固的先后问题,导致很难得到全部的等轴晶组织。合金组织中总会存在一定比例的柱状晶,不利于通过后续的变形过程得到较高的合金性能。对于大型合金铸锭而言,由于主要合金元素在液固界面发生偏析,从边部到心部容易产生较大的宏观元素偏析,严重影响铸锭质量。现有技术采用喷射成形的方法可以制备无宏观成分偏析的铸锭,但该方法制备的铝锭气孔率高、组织不致密且氧化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熔体微区冲击式全等轴晶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以金属微液滴冲击的方式提高合金锭的致密度,能够快速制备全等轴晶组织且无宏观元素偏析的合金铸锭。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设置于独立控制压力的上腔体内的熔体释放机构和设置于独立控制压力的成型腔体内的冷凝机构之间的多孔分流盘,以及控制机构,其中:控制机构分别向熔体释放机构发出上引指令,向冷凝机构发出下引指令,向上腔体和成型腔体各自连接的真空泵发出气压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体微区冲击式全等轴晶铸锭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独立控制压力的上腔体内的熔体释放机构和设置于独立控制压力的成型腔体内的冷凝机构之间的多孔分流盘,以及控制机构,其中:控制机构分别向熔体释放机构发出上引指令,向冷凝机构发出下引指令,向上腔体和成型腔体各自连接的真空泵发出气压调节指令,从而实现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多孔分流盘产生连续或间歇的微液滴并喷至铸型内腔表面发生冲击作用冷凝后形成铸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体微区冲击式全等轴晶铸锭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独立控制压力的上腔体内的熔体释放机构和设置于独立控制压力的成型腔体内的冷凝机构之间的多孔分流盘,以及控制机构,其中:控制机构分别向熔体释放机构发出上引指令,向冷凝机构发出下引指令,向上腔体和成型腔体各自连接的真空泵发出气压调节指令,从而实现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从多孔分流盘产生连续或间歇的微液滴并喷至铸型内腔表面发生冲击作用冷凝后形成铸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孔分流盘为均布分流孔的圆形或多边形盘,其下方设有预热装置以使流经的金属熔体不发生凝固现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熔体释放机构包括:坩埚、上引装置和塞杆,其中:塞杆的头部与上引装置连接,塞杆的底部嵌入坩埚的底部并在处于最低位时与多孔分流盘接触,上引装置与控制机构相连并接收上引指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坩埚的顶部设有保温罩,其外部设有加热器和电磁搅拌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凝机构包括:正对多孔分流盘设置的带有冷却水管的冷凝台和带有位移控制器的下引装置,其中:下引装置通过位移控制器与控制机构相连并接收移动步幅信息和移动方式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凝台和下引装置之间设有沿竖直导轨活动设置的支撑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腔体和成型腔体均通过进气管道与惰性气源相连以向其内部传输惰性气体,该进气管道均设有阀门以控制通断。8.一种运用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装置的熔体微区冲击式全等轴晶铸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德张佼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