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及其细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26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自右至左依次包括细拉放线单元、细拉第一加热单元、细拉第二加热单元、细拉拉拔单元、细拉收线单元,所述细拉放线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放线处理,所述细拉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一道加热处理,所述细拉第二加热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二道加热处理,所述细拉拉拔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拉拔处理,所述细拉收线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收线成卷处理,所述细拉第一加热单元与细拉第二加热单元采用相同结构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其具有效率高、升温快等优点,使得细拉过程中减少残余应力的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及其细拉工艺具有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钢丝性能、延长钢丝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优点。

Bead Wire Fine Drawing Production Line and Its Fine Draw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及其细拉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及其细拉工艺,属于钢丝加工

技术介绍
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丝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制成的再加工产品。传统的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生产效率低,制造的钢丝产品性能低、使用寿命短,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钢丝性能、延长钢丝使用寿命的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及其细拉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自右至左依次包括细拉放线单元、细拉第一加热单元、细拉第二加热单元、细拉拉拔单元、细拉收线单元,所述细拉放线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放线处理;所述细拉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一道加热处理;所述细拉第二加热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二道加热处理;所述细拉拉拔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拉拔处理;所述细拉收线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收线成卷处理。更进一步的,所述细拉第一加热单元与细拉第二加热单元采用相同结构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包括前后两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机架,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机架自右至左依次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自右至左向上倾斜布置,相邻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之间通过多个竖向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连接杆连接,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交错布置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支座和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支座,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支座的高度低于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支座的高度,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支座和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支座上均设置有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滚轮,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滚轮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多个交错布置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导向杆和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导向杆,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导向杆和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均通过垂直于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杆固定于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上,交错布置的多个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导向杆和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导向杆依次设置于相邻两个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滚轮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导向杆呈“\”倾斜布置,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导向杆呈“/”倾斜布置。更进一步的,每个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上均设置有六个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滚轮。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的细拉工艺,采用上述的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进行生产,其工艺方法如下:步骤一、将Φ2.40-4.90mm的热处理半成品放置于细拉放线单元中进行放线并输送;步骤二、钢丝进入细拉第一加热单元中对钢丝进行一道电加热处理,其电压为40-50V,钢丝温度加热至120-150℃;步骤三、钢丝进入细拉第二加热单元中对钢丝进行二道电加热处理,其电压为50-65V,钢丝温度加热至150-180℃;步骤四、钢丝进入细拉拉拔单元中对钢丝进行8-13道次细拉拔处理,即得Φ0.60-1.65mm的细拉半成品;步骤五、细拉半成品进入细拉收线单元中进行收线成卷处理。一种胎圈钢丝智能化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及其细拉工艺,具有提高生产效率、改善钢丝性能、延长钢丝使用寿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胎圈钢丝智能化生产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粗拉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粗拉放线单元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粗拉剥壳单元中剥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粗拉剥壳单元中两组剥壳组件的侧视图。图7为粗拉风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粗拉拉拔单元中集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热处理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热处理预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热处理淬火单元的正视图。图12为图9中热处理淬火单元除去罩体的俯视图。图13为图9中热处理淬火单元的侧视图。图14为图1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15为热处理淬火单元槽体和淬火作业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热处理淬火单元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热处理淬火单元散热扁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8为热处理淬火单元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图19为细拉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高锡铜复合生产线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胎圈钢丝智能化生产系统,依次包括粗拉生产线100、热处理流水线200、细拉生产线300和高锡铜复合生产线400,参见图2-图8,所述粗拉生产线自左至右依次包括粗拉放线单元101、粗拉剥壳单元102、粗拉第一水洗单元103、粗拉酸洗单元104、粗拉第二水洗单元105、粗拉热水洗单元106、粗拉硼化单元107、粗拉风冷单元108、粗拉拉拔单元110、粗拉收线单元111,所述粗拉放线单元101用于对原材盘条进行放线处理;所述粗拉剥壳单元102用于对盘条表面进行除锈处理;所述粗拉第一水洗单元103用于对盘条进行一道冷却水洗处理;所述粗拉酸洗单元104用于对盘条进行酸洗处理;所述粗拉第二水洗单元105用于对盘条进行二道冷却水洗处理;所述粗拉热水洗单元106用于对盘条进行热水洗处理;所述粗拉硼化单元107用于对盘条进行涂硼处理;所述粗拉风冷单元108用于对盘条进行风冷却处理;所述粗拉拉拔单元110用于对盘条进行拉拔处理;所述粗拉收线单元111用于对粗拉半成品进行收线成卷;所述粗拉放线单元101包括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101.1和粗拉放线单元缓冲装置101.2,所述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101.1包括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底座101.1.1,所述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底座101.1.1的左侧向上设置有竖立的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支撑架101.1.2,所述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支撑架101.1.2的右侧面向右设置有横向的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载台101.1.3,所述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载台101.1.3底部的左前段和左后段与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支撑架101.1.2的右前段和右后段之间均向下设置有一个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连接板101.1.4,所述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载台101.1.3的下方设置有呈“\”倾斜布置的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压杆101.1.5,所述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压杆101.1.5的左端通过纵向的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转动轴101.1.7与两个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连接板101.1.4连接,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压杆101.1.5的右端延伸至地面上,且其右段设置为斜面段,所述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载台101.1.3的顶面的右段设置有呈“/”倾斜布置的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弹片101.1.6,通过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弹片101.1.6和粗拉放线单元放线装置压杆101.1.5的组合使用,可有效阻碍原材盘条多圈放线,避免乱线;所述粗拉放线单元缓冲装置101.2包括粗拉放线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自右至左依次包括细拉放线单元、细拉第一加热单元、细拉第二加热单元、细拉拉拔单元、细拉收线单元,所述细拉放线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放线处理;所述细拉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一道加热处理;所述细拉第二加热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二道加热处理;所述细拉拉拔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拉拔处理;所述细拉收线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收线成卷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自右至左依次包括细拉放线单元、细拉第一加热单元、细拉第二加热单元、细拉拉拔单元、细拉收线单元,所述细拉放线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放线处理;所述细拉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一道加热处理;所述细拉第二加热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二道加热处理;所述细拉拉拔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拉拔处理;所述细拉收线单元用于对钢丝进行收线成卷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圈钢丝细拉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拉第一加热单元与细拉第二加热单元采用相同结构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包括前后两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机架,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机架自右至左依次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自右至左向上倾斜布置,相邻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之间通过多个竖向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连接杆连接,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的顶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交错布置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支座和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支座,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支座的高度低于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支座的高度,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支座和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支座上均设置有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滚轮,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滚轮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支撑梁的上方沿其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多个交错布置的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导向杆和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二导向杆,所述细拉电阻加热装置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铭周黄山王晨刚陆海钟贻星陈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胜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